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7月11日 · 許多人把上述症狀稱做「自律神經失調」,事實上,自律神經失調只是廣泛性焦慮症主要症狀之一,其他症狀還包括自主神經肌肉緊繃、睡眠障礙、情緒及認知困擾等,都是因為腦神經緊繃而引起擔心、焦慮;因此,別把自主神經系統的肌肉緊繃(如緊繃型頭痛)或情緒問題、失眠都歸咎於自律神經。 有些醫師習慣把廣泛性焦慮症稱為「身心症」(Psychosomatic Disorder),不過,傳統上,身心症是指情緒、心理造成的身體狀況,例如緊張與誘發氣喘、胃潰瘍有關,性子急、求完美與心肌梗塞、換氣過度有關。 我認為,這是舊名詞、舊觀念,造成大眾對精神疾病的誤解。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推薦閱讀:焦慮症症狀分8型,焦慮症發作4招改善,治療法一次看. 廣泛性焦慮症的診斷.

  2. 2018年7月4日 · 2018-07-04. .文 / 日心.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當生病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會想要除去、減輕,或者控制疾病的進展。 這時候就需要醫師診斷、治療疾病,同時支撐你的心理,以免疾病縮短你的生命,並且造成心靈的受苦。 無庸置疑地,選對的醫師就是首要之務,而如何選對的醫師,更是需要深度思考的課題。 如同經驗的累積,一個人多生幾次病、看了很多的醫師,就會擁有一些選擇對的醫師的知識與能力。 一般內科醫師或家庭科醫師,是公認的第一線醫師,他們經過多科醫學的學習,擁有的醫學知識會比專科醫師更寬廣、更多面向。 這些醫師比較熟悉一般的疾病,如有需要,會介紹你去看有專業技術與知識的專科醫師。

  3. 2021年11月2日 · 2021-11-02. .文 / 黃俐. .責任編輯 / 劉妤葶.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xFrame. 字級. 收藏. 分享. 主管動不動歇斯底里罵人,搞得我超煩躁、夜夜失眠. 「醫師,我的上司一天到晚愛罵人,不照她的意見,鐵定大發飆;聽她的,事情會搞砸,就罵我們能力差。 每天都被搞得超生氣,回家還要整理情緒照顧老公、小孩,晚上根本睡不著。 這個病人吃的藥超重,不管我怎樣調整都沒用,直到有一天她終於請調成功,新的主管是個「正常人」,她的藥立刻減少了一半以上。 老闆早晚緊迫盯人,凡事不放心、半夜LINE個不停. 「醫師,我的老闆沒事就站在我後面看著我工作,老是說我做的不對,弄到我神經兮兮,很想跟他發脾氣。

  4. 2022年2月21日 · 胰臟癌分四期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廖偉智說腫瘤侷限於胰臟不超過4公分為第一期其餘依散布淋巴節的數量是否侵犯血管以及轉移程度劃分二四期胰臟癌早期通常是指第一期還能開刀乾淨清除腫瘤獲得生機但只有少數病患能幸運早期發現胰臟癌。 胰臟癌為什麼難早期發現? 胰臟癌為什麼難早期檢查出來? 「沒有明顯危險因子、早期沒有特殊症狀或根本無症狀,以及欠缺有效篩檢工具,都讓胰臟癌難早期發現。 」林肇堂說, 林肇堂說,目前已知的明確危險因子就是直系親屬曾罹患胰臟癌,但跟家族史有關的胰臟癌僅占約10%。 另一個胰臟癌危險因子是有慢性胰臟炎病史,尤其找不到原因的胰臟炎,可能是早期胰臟癌阻塞了主胰管,造成胰臟發炎。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5. 2022年9月7日 · 妥瑞症(英文 Tourette syndrome)被認為是一種慢性腦部神經疾病,臨床症狀會有突然的、重複性的但又不規律的身體動作或聲音。 精神醫學會診斷統計手冊的資料表示,妥瑞症症狀包含以下情況: 簡單動作型抽動:眨眼睛、翻白眼、噘嘴、聳肩、頭部或四肢抽動、跳躍、旋轉等較無意義的行為。 複雜動作行抽動:反覆的抽動、觸碰、敲打、壓手指關節等強迫行為,時間較久且看似有目的。 簡單聲語型抽動:咕噥、清嗓子、吹口哨、咳嗽、彈舌音、類動物叫聲等。 複雜聲語型抽動:使用較有意義的語句、多元的音節、重複他人書畫或穢語症。 臨床診斷妥瑞症須符合: 多種動作型抽動搭配1種或1種以上的聲語型抽動。 抽動症狀持續出現超過1年,其中沒有超過3個月以上無抽動。 18歲以前出現症狀。 抽動非其他疾病造成。

  6. 2023年10月20日 · 專家全解析。 2023-10-20. .文 / 謝佳君. .諮詢專家 / 志勛皮膚科診所副院長陳迪. .責任編輯 / 黃玟綺.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玻尿酸注射功效是什麼? 玻尿酸又稱透明質酸,在皮膚真皮層的結締組織中,原本就有這樣的透明膠狀物質。 由於玻尿酸是由黏多醣所組成,玻尿酸的結構可以與水產生許多氫鍵,因此有很好的保水能力、高度黏彈性與潤滑作用,1分子的玻尿酸可吸水500~1,000倍,保濕效果極佳,在皮膚和關節囊都扮演重要角色,讓皮膚水嫩、關節活動也能得到潤滑作用。 但隨著年紀增加,皮下的膠原蛋白、玻尿酸、皮下脂肪及 骨質 等會漸漸流失,慢慢產生皺紋、鬆弛等老態。 推薦閱讀:膠原蛋白6功效怎麼吃? 何時吃?

  7. 2022年4月12日 · 精神科醫師陳豐偉是知名醫師作家。. 46歲時,他發現自己有亞斯特質。. 最終,他不僅更認識自己,更寫出台灣第1本探討成人亞斯的科普書。. 陳豐偉說,發現自己是亞斯,是一條和解之路,讓生命中錯失的、被傷害的一切,有了解釋。. 2022-04-12. .文 / 親子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