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2日 · 成大醫院腎臟科醫師凌采絜表示,尿液的外觀會反映部分身體狀況,尿液中出現泡泡或顏色異常等,可能隱含潛在健康問題。 正常功能的腎臟會攔截和再吸收蛋白質,尿液中幾乎不會有蛋白質;當尿中出現泡泡,尤其多層、久置不會消失、細緻的小泡泡,通常皆由尿蛋白造成。 以下4種病態情況,尿液就可能出現蛋白:1.腎絲球過濾屏障異常:腎絲球疾病導致大量蛋白質由尿液流失,伴隨水腫,確診後可視情況使用免疫抑制藥物治療;2.血中蛋白過多:體內產生蛋白的量超過腎小管再吸收的極限而漏出,如多發性骨髓瘤;3.腎小管再吸收功能異常:先天或後天的疾病導致腎小管異常;4.泌尿道產生免疫球蛋白:感染或結石時,尿路分泌少量蛋白至尿液中。

  2.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上完廁所後尿液上出現泡泡是常見的現象。 醫師指出,若尿中泡泡的數量變得很多、或是過了很久泡泡都不會消散就可能是蛋白尿;若合併其他如下肢水腫等症狀,恐代表腎臟已出問題,建議就醫診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腎臟內科主任謝至同表示,腎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過濾血液、產生尿液,把血液中不需要的廢物以及多餘的水分排到尿液。 同時,腎臟會把重要的營養素像是蛋白質,保留在血液中不讓它從尿液流失到身體外。 在正常的情況下,尿液中只會有極少量的蛋白質;如果尿液中的蛋白質異常增加,就會容易讓小便產生泡泡,也就是所謂的蛋白尿。 謝至同說,大量的蛋白尿除了會讓小便的泡泡增加外,也會導致下肢水腫,且手壓下去會凹陷無法馬上回彈;另也可能會合併高血壓及高膽固醇。

  3. 尿尿會有泡泡,是因為排尿時空氣與水攪動所致,所以不一定是生病的人,才會尿裡有泡泡。 而排尿是為了排除體內廢棄物,所以尿裡包含很多成分,這些成分會造成表面張力的增加,讓泡泡更容易產生;因此,如果是腎臟生病了,腎臟濾除毒素的同時可能會有蛋白質漏到尿中,也就是所謂的「蛋白尿」,這才是腎臟科醫師非常在意的狀況。 劉冠宏指出,研究發現,蛋白尿病患尿的泡泡看起來會比較綿密,像是啤酒泡泡,而且會持續比較久。 一般來說,尿尿後等5分鐘後再觀察,大多數健康大眾的泡泡多已經不見,但是蛋白尿病患的卻可能持續,甚至15分鐘後都還會存在。 許多因素都可能讓尿的泡泡看起來變多,像是尿液衝擊水面的角度、當天喝多少水、馬桶水中是否有清潔劑等,都有可能影響泡泡的行程。

  4. 醫師表示,多種情況都會造成泡泡尿,雖不需過度擔憂,但若靜置10分鐘仍沒有消散,就有可能是「尿蛋白」增加,建議進一步就醫檢查。

  5. 5 天前 · 日前一名傅先生因身體不適在家中暈倒,由太太緊急送至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後,診斷出他患高血糖、高血壓及蛋白尿,並且腎功能已進入第五期的末期腎臟病。 部桃提到,據傅太太表示,2至3年前她注意到先生解尿尿大量泡泡,且周圍聚集許多螞蟻,便感覺事蹊蹺,勸先生就醫檢查,但 ...

  6. 56歲楊姓男子患糖尿病逾10年,長期以口服藥控制,於診所定期追蹤;最近出現尿液中泡泡增多及雙腳水腫,轉至大醫院就醫,診斷為糖尿病腎病變合併慢性腎臟病第4期。 藉由飲食調整、新藥物治療,水腫情況逐漸改善,腎功能也未再持續惡化。 成大醫院腎臟科醫師林威任表示,據統計,台灣第2型糖尿病患者由2011年時的166.5萬人,增加至2021年的245.7萬人,預估2030年將增加至300萬人。 高血糖對血管造成傷害,導致各種大小血管病變,包括心血管疾病、周邊動脈病變、中風、視網膜病變、周邊神經病變和糖尿病腎病變等。 糖尿病患者約有20~40%會發展成糖尿病腎病變;而糖尿病腎病變則是導致洗腎的主要原因之一,約占40~50%。

  7. 「泡、水、高、貧、倦」是台灣腎臟醫學會的5字訣,當發現「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不明倦怠」等五大狀況,很可能是腎臟出現問題,需就醫檢查。 在台灣,導致洗腎最大的原因是糖尿病,占4成以上;第二是高血壓。 一旦腎臟出現問題,千萬不要隨便使用來路不明中草藥,尋求合格醫師諮詢診治開藥才能確保安全。 而且,中藥與中草藥並不相同,中藥係經過炮製,毒性已經去除,且科學中藥粉都是來自GMP合法藥廠,藥品檢驗合格才能出廠,安全性高不傷腎。 此外,台灣已於2003年禁用會造成腎傷害的含馬兜鈴酸類中藥。 (作者∕台南市長安中醫診所醫師莊嘉豪) Previous article. 劑量不足恐影響藥效 安沛穩膜衣錠 回收30萬顆. Next article. 入宅行竊轉性侵 惡狼判26年8月. 即時. 健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