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5月2日 · 魯拉生於 巴西 欠發達的 伯南布哥州 的一個小村莊。 1952年,母親把他和他的7個兄弟姐妹帶到 聖保羅州 港口 城市 桑托斯 。 由於在桑托斯容易找到就業機會,席爾瓦12歲時輟學工作。 17歲時,他在一家工廠做門把手。 21歲的時候,正在 工廠 工作的魯拉由於一次意外割斷了一個手指;大約在這個時候,魯拉開始投身 工人運動 ,這時期的工會受到 右翼 軍政府 的大力壓制和政治打壓。 23歲時,魯拉娶了鄰居瑪麗亞·德洛德斯,兩年後已有8個月身孕的妻子死於肝炎,腹中胎兒也因此死亡。 [2] 1970年代,魯拉協助組織多次的工會運動包括幾次大規模的罷工,曾被逮捕拘禁一個月但由於抗議示威活動很快被釋放。 從工會積極分子開始,魯拉漸成為個人運動領袖並轉入政壇。

  3. 2022年11月1日 · 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 更新時間: 2022年11月1日. 魯拉確定當選巴西新任總統在日前進行的總統大選第二輪決選投票以50.9%得票率險勝尋求連任的 波索納洛 49.1%。 魯拉是誰? 除了三度贏得總統大位,魯拉還寫下哪些政壇傳奇? 魯拉當選巴西新任總統,三度入主晨曦宮。 圖片來源:AFP. 「政壇不死鳥」VS「巴西川普」魯拉總統得票率險勝波索納洛....

    • 2 分鐘
    • 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
  4. 2011年4月13日 · 七年前的十月二十七日代表工黨的魯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當選巴西總統當天正好是他五十七歲生日。 接下來的七年,巴西在他手中,脫胎換骨。 魯拉的出身,只能用「赤貧」形容,被父親拋棄,母子八人棲身酒吧後一間斗室。 魯拉十歲前大字不識一個,入學後兩年又輟學擺攤擦鞋養家。 十九歲在車廠當模板工時,不慎切斷左手小指,跑了好幾家醫院都沒人理他。 這些經歷,對他後來致力於除貧、提升勞工權益和改革醫療體系有很大影響。 魯拉八 年代在軍事獨裁政權下整合巴西全國各工會創建工黨。 四年前,巴西前財長俄南尼(Ernane Galveas)接受記者專訪時說魯拉是「最了解巴西的總統。 」因為他從事工運期間,走遍巴西每一個角落,厚植了他的政治實力,最後將他送上總統寶座。

  5. 卢拉生于 巴西 欠发达的 伯南布哥州 的一个小村庄。 1952年,母亲把他和他的7个兄弟姐妹带到 圣保罗州 港口 城市 桑托斯 。 由于在桑托斯容易找到就业机会,席尔瓦12岁時辍学工作。 17岁时,他在一家工厂做门把手。 21岁的时候,正在 工厂 工作的盧拉由于一次意外割断了一个手指;大约在这个时候,卢拉开始投身 工人运动 ,这时期的工会受到 右翼 軍政府 的大力压制和政治打壓。 23岁时,卢拉娶了邻居玛丽亚·德洛德斯,两年后已有8个月身孕的妻子死于肝炎,腹中胎兒也因此死亡。 [2] 1970年代,卢拉协助组织多次的工会运动包括几次大规模的罢工,曾被逮捕拘禁一个月但由于抗议示威活动很快被释放。 从工会积极分子开始,卢拉渐成为个人运动领袖并转入政坛。

    • 魯拉是誰?
    • 巴西人為什麼挺魯拉?
    • 對拉丁美洲未來的影響

    今年76歲的魯拉來自巴西東北的貧困家庭,擦鞋童背景出身,19歲時,因為一次工廠事故失去一根手指。後來,他成為工會領袖和左翼工人黨的聯合創辦人,並於2002年贏得他的第一個總統任期。 其實在當時,魯拉的左翼背景,不免讓人們有些擔心他會帶國家走向貧困。但作為時任總統的魯拉,成功使數百萬巴西人脫貧、振興石油業、讓窮困家庭的孩子上大學、舉辦奧運增加巴西能見度。因此在2011年卸任時,他的支持度超過80%,讓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都稱讚其為「地球上最受歡迎的總統」。 然而,他領導的政黨飽受政治醜聞影響,調查工人黨收賄的「洗車行動」(Operation Carwash)一直糾纏著他。2018年,魯拉以收受建築公司的賄賂之罪名入獄,儘管他長期以來都堅稱這些指控是子虛烏有。那年,人們普遍認為這位「拉丁美洲左翼雄獅...

    魯拉能再次上位的原因有很多,包含他能聯合左中右翼組建聯盟、他老派謹慎的選舉風格,但現任總統博索納羅絕對功不可沒——民調顯示,大約一半的巴西人永遠不會支持博索納羅,他也成了巴西唯一沒有取得連任的總統。 博索納羅任期內的瘋狂言行嚇壞了大家。例如他稱Covid-19只是「小流感」,並說疫苗會導致愛滋病;當女記者詢問他巴西疫苗接種率時,他答道「我想妳會想著我入睡」;他也時常在社群媒體污辱女性、有色人種與LGBTQ族群。更讓巴西人擔憂的是他對自然環境的態度,博索納羅不斷加速砍伐亞馬遜雨林,同時削減保育雨林的機構資金與人事。 魯拉承諾,在他重回總統之位後要解決疫情後的貧困、擴大安全網、提高最低工資、降低通膨,並強調會捍衛民主、拯救雨林,因而獲得選民力挺。值得關注的是,支持者對魯拉的愛戴較靠近個人崇拜,而...

    專家指出,週日的選舉是拉丁美洲政治版圖的重要風向球。自2018年以來,該地區最大的7個國家中,有6個已經選出了左翼領導人。如今巴西往左走,意味著推動博索納羅先生的右翼民粹主義已式微,左翼力量將更為鞏固。 此外,巴西與鄰國的關係預期將會增溫。過往,博索納羅指責阿根廷左翼政府對該國經濟管理不善,辱罵智利新任左翼總統,並敦促選民拒絕魯拉,以防止巴西「變成委內瑞拉」。 簡單來說,他將拉丁美洲國家視為左派退步的象徵。並表示要「巴西優先」,採取更多孤立主義的行動、減少區域結盟。 如今,分裂的選戰終結後,魯拉如何團結彼此仇視的光譜兩端選民、讓巴西經濟走出疫情與全球衰退的陰霾、坐穩拉丁美洲大哥之位,都是這位老先生逃不掉的難題。不過,至少博索納羅在掙扎後似乎已放棄模仿川普抗議選舉不公,魯拉事隔12年入主黎明宮...

  6. 2019年11月9日 · 巴西前總統盧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2018年4月5日因涉嫌貪污被判處12年監禁。 巴西最高法院在2019年11月7日做出裁決,推翻過去的判決,令盧拉在8日重獲自由,結束超過1年半的牢獄生活。 盧拉1945年10月27日出生在巴西東北部伯南布哥州(Pernambuco)一個農民家庭。 他7歲隨家人移居至聖保羅(São Paulo),10歲便輟學並外出工作幫補家計,那時候他剛剛讀完四年級。 他12歲就到街上擦皮鞋,14歲正式成為一間銅加工廠的工人。 盧拉的從政之路源於一宗工業意外。 他19歲工作時因意外失去左手尾指,這令他不得不四處求醫。 他在此段期間提起對工會興趣。

  7. 2024年3月17日 · 维基百科,自由百科全书. 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 (葡萄牙語: 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 , 巴西葡萄牙語: [luˈiz iˈnasju ˈlulɐ dɐ ˈsiwvɐ] ( ⓘ ) ;1945年10月27日 — ),通称“ 卢拉 ”( Lula ),是 巴西 左翼 政治家 , 巴西 第35任(2003年—2010年)及第39任(現任) 总统 , 巴西劳工党 创始成员。 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工人出身总统、第二位通过直接选举获得连任总统。 卢拉出身贫穷,是一名冶金工人和工会成员,1980年代中期担任冶金工人工会主席。 他也是 军事独裁 时期最大规模罢工主要组织者之一,这些罢工使政府陷入困境,并加速了军政府垮台。

  1. 相關搜尋

    巴西總統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