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急性心肌梗塞後,教授強調,抗血小板藥物、三高藥物不規律服用,抽菸、糖尿病等病人都容易復發,患者應按照醫師處方服藥,若有明顯出血徵兆,則告知醫師。 雙抗要吃超過1年嗎? 高風險患者可能3年 李政翰教授提到,反覆發作心肌梗塞、多條血管複雜病變,糖尿病患者等高復發危險族群,雙抗會建議吃超過1年。 至於到底要吃多久? 教授說,目前還沒有終生服用的研究,不過心肌梗塞3年內容易復發,若是高栓塞風險且低出血風險的上述患者,可能會建議服用至第3年。 無論是雙抗、三高藥物,患者都應規律服藥,李政翰教授說,臨床上碰過擅自 ...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2月9日 · 心肌梗塞的治療選擇非常重要,及時送醫的栓塞型病患可施打血栓溶解劑或採取口服藥治療,部分患者可能要採取心導管手術,或是外科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針對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的病人,目前主要以快速回復心肌血流灌注為主要目標,方法包含rt-PA(血栓溶解劑)的注射、心導管介入治療或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而在不穩定性心絞痛/非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則以心導管介入治療或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由於注射抗凝血劑有其風險,目前有些病患會採取口服藥治療。 在其他藥物治療方面,最主要使用的藥物為抗血小板製劑。 由於急性心肌梗塞與冠狀動脈血栓有相當程度的關係,因此預防動脈血栓的藥物多以抗血小板製劑為主。

  3. 對於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民眾,除了穩定控制三高外,現今國人迎來最大的考驗是「肥胖」問題,尤其年輕族群,無論男女的肥胖比例愈來愈高,也讓心血管疾病發生機會飆升。 民眾愛喝的手搖杯(含糖飲料),也是造成肥胖和心臟病很重要的風險因子;氣溫驟降時,愛吃鍋、進補,也容易造成身體負擔,得特別當心高血脂問題! 但是即便是沒有家族史,三高在年輕人的盛行率也逐漸提高,這些隱形的危險因素也是需要民眾提高警覺,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Q2:冠狀動脈阻塞(冠心病)是很嚴重的疾病? 有什麼症狀可以警覺?

    • 心肌梗塞可以自己吃藥嗎?1
    • 心肌梗塞可以自己吃藥嗎?2
    • 心肌梗塞可以自己吃藥嗎?3
    • 心肌梗塞可以自己吃藥嗎?4
    • 心肌梗塞可以自己吃藥嗎?5
    • 為什麼會發生心肌梗塞?天生、生活習慣都是影響原因
    • 心肌梗塞有症狀嗎?詳解發病前的 7 大前兆
    • 心肌梗塞黃金自救時間!心臟科醫師說明發作 5 分鐘內的自救法
    • 如何預防心肌梗塞?護心 5 招遠離心肌梗塞

    所謂的「心肌梗塞」,意思是心血管血流的「完全堵塞」,使得心臟失去血液、缺氧,人也就昏倒、猝死。而之所以會造成心臟血管的堵塞,有幾種原因:一個是因為血栓,另一個則是動脈的粥狀硬化,也就是血管內皮發炎、壞死後,纖維化的組織堵住血管。 而會引發血栓、動脈粥狀硬化,也有幾個原因:

    也因為心肌梗塞是心血管血流的「完全堵塞」,除了急性、突然快速堵塞的情況,一般來說,在完全堵塞之前,血流ㄧ定已經有一段時間「不是很通暢」,所以會出現種種症狀,尤其是在真正堵塞的前 5~10 分鐘,會有很明顯身體不對勁的感覺。 而一般人一想到心肌梗塞,通常都會直覺反應是「胸悶、胸痛」,事實上那是「急性梗塞」發作,也就是血管中的斑塊突然剝落導致血栓時才會出現的,有一半的人在心肌梗塞前根本不會有胸悶胸痛的症狀,反而在一個月前可能曾有胃痛、肩膀疼痛等症狀;所以如果出現下面這些症狀,而且持續 5 分鐘以上,表示血管正在慢慢堵塞,更需要特別注意才不會錯過警訊。 1. 胸口正中心疼痛,或是不舒服;也有人會是上腹痛,像是胃痛的感覺。 2. 手臂、左肩膀、左手肘、下巴、背部任何一個地方疼痛,或是不舒服(輻射性疼...

    國泰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級主治醫師陳瑞雄說,他每年幾乎都會收到 10 個「到醫院後」心肌梗塞死亡的案例,「還有很多是到院前死亡(DOA, dead on arrival),直接送到殯儀館去的,活下來的,也都可能還有其他併發症。」 而心臟完全缺氧只要超過 10 分鐘,基本上都很難救回來,所以等到倒下才叫救護車,根本來不及。陳瑞雄說,所以在第一時間,可以暫時性的先擴張血管,爭取送到醫院急救的時間,就多了一份活下去的機會。

    不過,預防勝於治療是不變的道理,與其發生症狀時慌張的手足無措,一定要平常做好護心工作!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內科部主任蔡聰聰醫師,遠離心肌梗塞,護心有這 5 大招。 1. 健康飲食:重油、重鹹、高糖的飲食,除了造成肥胖,會使血管裡的油脂增加、堆積,使血管壁越來越窄,最後形成血栓。建議平常多選擇好油、拒絕反式脂肪,並攝取足夠水分,讓血管保持暢通。 2. 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患者,比一般健康的人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因此,透過積極治療來控制病情,來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3. 規律運動:重訓、有氧能有效減少內臟脂肪,並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心肺功能達到保護心血管。但提醒平常沒有運動習慣者,或心臟不適者,不要突然進行劇烈的運動,否則會對心臟造成很大的負擔,應循序漸進運動。 4. 注意保暖:天冷時...

  4. 2009年4月22日 · 心肌梗塞病人的預防及居家照護:按時服藥、控制血壓、多採蒸、燉、烤、涼拌的方法,避免鈉量高的調味品及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採用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避免咖啡、濃茶、酒、規律生活、適度運動、情緒平穩、戒菸。

  5. 根據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表示,年輕心肌梗塞有2大原因,一是抽煙,另一項則是高膽固醇血症,都是不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造成,因此運動、減重、戒菸酒,都應自即刻做起,預防心肌梗塞實在刻不容緩!

  6.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心臟病患的主要死因——急性心肌梗塞,近年來逐漸年輕化,常見風險因素除了抽菸、高血壓之外,飲食習慣不佳也是一大原因。究竟吃什麼食物預防心臟血管阻塞?有哪些心肌梗塞飲食禁忌要特別注意?《Hello醫師》為您深入說明。

  7. 2021年12月29日 · 心肌梗塞的搶救時間可能只有10分鐘,救護人員能否及時抵達是關鍵。 若患者未攜帶硝化甘油含片,則先撥打119。 立刻坐下或躺下並且向周遭的人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