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9日 · 土地的共有型態有持分共有及公同共有等二種情形,持分共有可以處分自己的持分,如果是共同共有,就必需多一個程序,才能處分自己的土地了。 個案中的土地由阿公繼承而來,阿公的四大房各繼承了阿公土地的持分1/4,前一陣子,大房的伯伯往生了,就由他的2位兒子繼承了大伯的所有權持分1/4。 由於大兒子長年在大陸經商,沒有回台灣奔喪及繼承該筆土地,小兒子就以繼承人之一的身份完成了繼承登記,也取得了土地所有權狀正本。 二房的長女得知他們完成繼承登記後,擔心該筆土地「肥水落外人田」,所以決定出資將該筆土地買回來,總價、付款方式都已經談妥,所以來電我們事務所安排簽約時間。

  2. 2011年8月11日 · 賴東鴻說如果環保局對台塑集團同一工安事故未限期改善連續三次開罰一百萬元最後都被台塑法務訴願撤銷後面的兩次處分而且環保局員工不過四十二人忙不過來委外採樣的處罰也都被駁回加上六輕採樣檢出的物種有幾百種之多超級 ...

  3. 2020年3月3日 · shutterstock. 2020-03-03 09:33. +A -A. 加入收藏. 筆者長年以來都在和投資人打交道,其中有市井小民、也有專業經理人;有剛出社會的小資族、經濟狀況良好的中產階級,也有資產破10億的大戶。 光是任職證券公司的那段時間,我手上負責服務的客戶,前前後後就超過500人。 在這500多位投資人當中,長年投資下來,有幾個人的平均報酬率是正的呢? 答案恐怕會跌破大家眼鏡,人數少得令人絕望─只有5個人... 投資獲勝的機率. 勝率,即投資獲勝的機率,是許多交易者在投資過程中,相當重視的一個指標。 甚至有不少交易者,把提升勝率和交易獲利劃上等號,他們認為只要勝率夠高,正報酬自然會水到渠成。 然而,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圖片提供:《100張圖學會外匯操作》)

  4. 2018年3月12日 · 2018-03-12 11:01. +A -A. 加入收藏. 在台灣,要有多少錢才能擠進有錢人門檻? 根據中國信託商銀調查,台灣有31萬7215名高資產族,平均每人坐擁5903.69萬元,逼近6000萬元大關,總資產規模高達18.727兆元,換句話說,要達到6000萬元身家,才能算得上有錢人。 根據聯合報報導,過往銀行對高資產族定義是存款超過100萬美元,但隨著台幣升值後,改以新台幣3000萬元為門檻標準,因高資產族多半為了分散資產,會同時跟二到三家以上銀行往來,所以對於高資產族群定義是,3000萬元乘以二或三倍以上,才是實際數字。

  5. 2024年4月30日 · 為鼓勵勞工參加個人自願提繳退休金,依照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4條第3項規定,勞工在每月工資6%範圍內自願提繳退休金的金額,不計入提繳年度薪資所得課稅。 勞保局提醒各事業單位於113年1月底前向國稅局申報員工112年度各類所得扣繳暨免扣繳憑單應將適用勞退新制勞工於該年度內個人自願提繳之退休金金額正確填報於依勞退條例自願提繳之金額欄位且給付總額欄位須全數扣除自願提繳金額。 此外,參與勞(就、職)保、農(職)保、國保被保險人,每月的保費可列入每人2.4萬元的保險費列舉扣除額中。 勞保局指出,相關保費資料都由勞保局提供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若被保險人以網路申報綜合所得稅,系統將自動顯示 112 年度可扣抵保險費總金額,無須另行檢附繳費資料。

  6. 2013年4月18日 · 盈餘分紅的方式主要分為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兩種。 而公司把現金股利配給股東的時候,股價會將配給股東的股息價格扣掉,這就叫除息;至於除權,就是公司把股票股利配給股東時,股價將配發的股票股利價值扣掉。 一般公司宣布配股時,通常會說「現金股利二元」、「股票股利二.五元」。 現金股利二元代表每一股配發二元現金,投資人若有一千股參加除息,就可以得到二千元現金股利;股票股利二.五元代表每張面額十元的股票配發二.五元的股票,也就是一千股配發二五 股,因此若投資人有一千股參加除權,就可以得到二五 股股票。 Q2:除權、除息的參考價怎麼算? 公司在除權、除息日當天,扣掉配發的現金或股票股利價值後的價格,就叫作除權、除息參考價。 至於參考價是怎麼算的?

  7. 2022年3月29日 · (2)應注意資產的傳承與保全. 實務上常見許多資產傳承的問題,例如特留分爭議、繼承人任意揮霍、繼承人尚未成年,法定監護人管理資產不當、非婚生子爭產等等問題,如果未預先建立財產分配與保全策略的方式,可能導致得來不易的財產未能真正持有並照顧到家族成員,甚至造成經營風險或家族紛爭。 因此,實務上,信託被當作資產傳承的工具之一;但不同的信託架構設計,可能產生不同的稅負負擔,因此,提醒注意,當企業主或資產擁有者想透過信託架構傳承資產時,應妥善設計信託合約相關內容並管理相關稅負成本。 鄭策允律師建議可提前從幾個方向思考: 什麼時候開始啟動財產移轉? 是生前贈與、身後繼承或是透過其他方式傳承(如信託)? 移轉給誰? 例如給小孩、照顧未亡父母、從事公益等;若是身後繼承,則須考量應繼分和特留分的問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