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係定位為幫助教師專業成長的形成性教師評鑑,期待透過自評與他評,提供教師自我反省教學以及與同事專業對話的機會,並輔以教學輔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機制,促進教師同儕合作,進而提升教師的教學品質,其實其本質便是一種強調教師在教學現場的實踐反思對話與學習,進而提升教學的成效以下就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規準與工具評鑑方式結果處理與運用實施成效實施問題等五個方面來加以說明: 一、評鑑規準與工具. 教育部對於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評鑑內容訂為「課程設計與教學」、「班級經營與輔導」、「研究發展與進修」、「敬業精神及態度」等四個層面,由學校根據需求,自訂校本的評鑑規準。

  2. 內湖高中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心得分享. 臺北市內湖高中校長 吳正東. 壹、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已經是必頇的走向. 一、時代趨勢. 在儒家文化思潮下,我國教育界當中「老師」一直是最受敬重的人物,鮮少被質疑。 然而東西文化交流,地球村形成後,人類觀點轉移之間,老師不再有神聖不可冒犯的地位。 「老師是怎麼教的?孩子愈來愈學不好。 」、「老師的能力是不是夠資格當一個老師」、「這是一個專業證照的時代,老師夠不夠專業?」......許多聲音在多元快速變化的時代要求老師必頇是專業人士。 二、老師的自覺與價值認同. 身為老師常常會自問:「怎麼樣才是稱職受學生歡迎的老師?」,老師也會認同:「教學是促進學生認知、技能與情意的發展,同時能幫助學生充實心靈與探索生命。 教學是建立在良好的互動關係之上。

  3.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徵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丁一顧* 摘 要. 本研究旨在進行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徵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究方法採內容分析法,分析資料為235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實徵性研究,包括碩博士論文203 ,期刊論文32篇本研究之主要研究結果為:在研究數量上,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在研究主題上,態度或認知」、「變項關係探究」、「實施成效或困境等數量較多,其中,「關係變項探究教師變項較多,學生變項較少;「實施困境則以時間」、「規準」、「意願」、「專業較常被提及;在研究對象上,以國小較多,但相較於參與學校數而言,以高中職為研究對象之研究則可再加強;在研究方法上,以採取問卷調查與訪談者較多,且以使用單一種研究法者最多。

  4. 具體而言,本文首先說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發展與現況;其次,分析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的成效與困境;再者,針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進行省思;最後,作出結論並提出未來實施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展望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發展與現況. 一、發展歷程. 臺灣自1980年代所倡導的臨床視導與教學視導,可說是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濫觴,不過,真正以評鑑一詞為主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相關概念,則出現於1996年行政院公布的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建立教育評鑑制度」(丁一顧,2013:34)。

  5. 教育部刻正研議自106學年度起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以下簡稱教專評鑑)將轉型為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從中央地方學校教師發展共好的夥伴關係攜手研商解決教育問題的策略並以系統思考盤點統整的概念實現教育價值並給予教師專業支持情感支持與共同面對問題的支持提供更貼近現場教師專業成長需求把教師專業自主權真正還給教師促進臺灣的教育品質更加提升規劃中的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將以自發互助共好之概念給予教師專業成長支持針對實習生和初任教師提供系統化之教學領導教師機制打造客製化的服務協助增進教學通識技巧並透過教學領導教師帶領校內教師學習社群進行備課觀課議課帶動新進同儕教師專業成長。

  6. 其他人也問了

  7.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是一項國內近年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形成性評鑑,屬於教師評鑑教師評鑑是針對教師所做的人員評鑑;依據評鑑目的,教師評鑑分為全面性的檢核教師表現以做為聘用安排依據評優汰列的總結性評鑑,以及幫助教師改善教學專業成長的形成性評鑑在教專評鑑推動之前,臺灣長期以來以公立學校教職員成績考核辦法考核中小學教師的工作表現,較流於形式且未能有效提升教師績效與幫助專業成長。 國內自90 年代起陸續推動教育改革,2001年開始逐年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教育改革與課程改革使得教師專業的需求隨之提高。

  8. 我國自95學年度起推動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探討該計畫的核心理念與作法,一方面鼓勵學校和教師自願參與,另方面採形成性評鑑目的,希望教師在評鑑過程可以肯定自我優點並瞭解教學上的不足處,然後尋求適當的專業成長途徑並提升教學品質幾年下來,許多教師逐漸瞭解評鑑的意義與重要性,也在過程中獲得一些教學上的幫助及教學省思回顧國內以往教師評鑑的相關研究,較偏重於探討政策試辦的推動或實施,以及瞭解教師對於教師評鑑的態度或認知(張素偵,2006 ;潘慧玲,2005),鮮少關注教師評鑑與教學改進兩者間的連結,就連國外學者也指出評鑑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學術與實務是經常被忽視的(Guskey, 2000; Mosca, 2003; Spark,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