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6日 · 馬偕墓園. 更新日期:2023-11-06. 1.3萬. 景點介紹. 偕叡理傳教士 (Dr. George Leslie MacKay),就是我們廣為所知的馬偕博士於1872年抵達淡水後從此積極投入傳教醫療以及教育活動受到當地居民的推崇與愛戴在1901年6月2日因喉癌病逝於淡水葬在他深愛的淡水土地上馬偕墓園位在淡江中學的角落原為淡水外僑墓園但依其遺囑用一堵圍牆將其墓與其他洋人的墓隔開用以表明馬偕為臺灣人。 馬偕的墓碑據文獻所載,為其門徒所捐建,墓全用石材建成,依石質判斷,應屬於觀音山石,質地堅硬,色澤呈青灰色,經過近百年仍十分完整,石碑上陰刻雕紋十分清晰,字字可辨。 馬偕墓的方位坐東南朝西北,大約對著他所創建的牛津學堂。 照片. 如何到達.

  2. 馬偕墓 位在 新北市淡水區 文化里真理街26號 淡江中學 後方,建於西元 1901年 (清光緒27年) 馬偕 辭世時,至今已有一百餘年歷史,於 1985年 (民國74年8月19日經公告為第三級古蹟馬偕墓園現由淡江中學管理。 馬偕 博士是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左拉村(Zorra)人,神學院畢業後不久, 馬偕 向長老教會申請海外宣教獲准,於 1871年 (清同治10年)奉派來臺。 馬偕 來臺後先在臺灣南部學習閩南語,次年3月9日乘輪船北上抵達當時的滬尾(現今 新北市淡水區 ),並以淡水為根據地對臺灣北部開始進行佈道、醫療與教育等多項事業,並著有貢獻成為近代北部臺灣史上具有極重要地位的外國人士。

    • 簡介
    • 參考資料與來源
    • 相關頁面
    • 相關新聞
    • 相關連結

    淡水外僑墓園又稱馬偕墓園,位於淡水真理街3巷,與馬偕墓園以一牆隔開,於民國87年(1998年)8月29日公告為縣定古蹟。自從1860年(咸豐10)開港通商以後,淡水成為國際港埠,清廷又准許外國人得於此地傳教、居住、購地、埋葬等,因此來臺經商、傳教的外國人不少,這些途經淡水的外國人或居住此地的外國人當中,有不少人因故客死淡水的時候,就很自然地埋葬在淡水。 墓園裡最早的一座墳墓是在西元1867年(同治6),英國領事館則從1870年(同治9)開始管理墓園。但是,經過臺灣與英國間的公文往返,英國領事館遲至1890年(光緒16)才真正擁有第一本的「帳冊」(當年為了管理墓園所需的經費,有一筆向淡水海關募來的「208英磅」之收入費。到了西元1909年(明治42)9月『英國人共同墓地管理者、大不列顛領事代理...

    《淡水鎮志》,(淡水區公所,2013)。
    《臺北縣縣定古蹟淡水外僑墓園調查研究及修護計劃》,(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3)。
    周宗賢《淡水輝煌的歲月》,(臺北:臺灣商務,2007)。
  3. 21 °C. 體感溫度:22°C 降雨機率:45% 風速:26 公里/時. 馬偕墓園. 台灣-新北市.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偕叡理傳教士 (Dr. George Leslie MacKay),就是我們廣為所知的馬偕博士,於1872年抵達淡水後,從此積極投入傳教、醫療以及教育活動,受到當地居民的推崇與愛戴,在1901年6月2日因喉癌病逝於淡水,葬在他深愛的淡水土地上,馬偕墓園位在淡江中學的角落,原為淡水外僑墓園,但依其遺囑用一堵圍牆將其墓與其他洋人的墓隔開,用以表明馬偕為臺灣人。 馬偕的墓碑據文獻所載,為其門徒所捐建,墓全用石材建成,依石質判斷,應屬於觀音山石,質地堅硬,色澤呈青灰色,經過近百年仍十分完整,石碑上陰刻雕紋十分清晰,字字可辨。

  4. 馬偕墓園. 景點敘述. 偕叡理傳教士 (Dr. George Leslie Mackay),就是我們廣為所知的馬偕博士於1872年抵達淡水後從此積極投入傳教醫療以及教育活動受到當地居民的推崇與愛戴在1901年6月2日因喉癌病逝於淡水葬在他深愛的淡水土地上馬偕墓園位在淡江中學的角落原為淡水外僑墓園但依其遺囑用一堵圍牆將其墓與其他洋人的墓隔開用以表明馬偕為臺灣人。 現在馬偕博士的家族墓園,列為市定古蹟。 交通方式. 無. 注意事項. 無. 景點地址. 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26號. 電話號碼. 886-2-26203850. 景點分類. 古蹟類. 淡水外僑墓園. 距離0.007公里. 與馬偕墓園僅有一牆之隔的外僑墓園,安葬了早期淡水開港通商後來自11個國家的76位外籍人士。

  5. 馬偕墓園簡介. 偕叡理傳教士 (Dr. George Leslie MacKay),就是我們廣為所知的馬偕博士於1872年抵達淡水後從此積極投入傳教醫療以及教育活動受到當地居民的推崇與愛戴在1901年6月2日因喉癌病逝於淡水葬在他深愛的淡水土地上馬偕墓園 位在淡江中學的角落原為淡水外僑墓園但依其遺囑用一堵圍牆將其墓與其他洋人的墓隔開用以表明馬偕為臺灣人。 馬偕的墓碑據文獻所載,為其門徒所捐建,墓全用石材建成,依石質判斷,應屬於觀音山石,質地堅硬,色澤呈青灰色,經過近百年仍十分完整,石碑上陰刻雕紋十分清晰,字字可辨。 馬偕墓的方位坐東南朝西北,大約對著他所創建的牛津學堂。 地址: 新北市251淡水區真理街26號. 連絡電話: 886-2-26203850. 開放時間:

  6. 馬偕的墓碑據文獻所載為其門徒所捐建墓全用石材建成依石質判斷應屬於觀音山石質地堅硬色澤呈青灰色經過近百年仍十分完整石碑上陰刻雕紋十分清晰字字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