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25日 · 在被稱為日本治安最差的大阪西成區許多無家者聚集在釜ヶ崎攝影師高仲明長期前往記錄他們的故事近年來大型酒店唐吉訶德進駐不少YouTuber背包客更將西成區當成深度遊熱點這些人事光景會怎麼變化呢

    • 美國:「居住優先」策略有顯著成效
    • 台灣:3大原因讓政府和社會不去正視無家者居住需求
    • 關注無家者權益的公民團體角色

    事實上,已有眾多證據顯示,積極且優先解決無家者住宿需求的居住優先(Housing First)策略,能十分有效且節省開支地緩解無家可居的問題,尤其是針對長期無家可居者更為有效。在此僅舉兩例:美國猶他州自2005年起,運用居住優先原則推動的相關措施,到了2015年已使長期無家可居的人數從2,000人變成不到200人。北卡羅來納州的夏洛特市在2012年推行此策略為主的方案,參與方案者不但相較於沒有穩定住所前有更多收入、更多社會支持、較少被逮捕,而且一年就共省下180萬美元的大筆醫療支出(每位參與者約省下2.9萬美元),其中包括醫院與急診室使用狀況減少70%。 這種始於美國紐約的方案,不以處遇或工作等條件為前提,先提供獨立生活住居,尊重無家者意願,以社區為基礎提供可及性高的支持性服務。在隨機控制設...

    無家者居住需求得不到回應,問題主要出在台灣遊民政策始終被界定為社會救助問題,而非居住問題。政府雖構建一套相對完整、涵蓋廣泛的社福體制,保障極端缺乏維生能力無家者的生命權,但卻無法有效回應所有無家者最迫切的居住需求,而主掌國家居住相關政策的中央營建署與地方都發局,在遊民政策上並未扮演任何角色,甚至也未意識到有此需要。這與國外處理無家可居問題時以「住宅」與「經濟安全」雙軌並重的狀況相去甚遠。學者雖以跨國比較為例提醒政府,但卻不見改善。 現行體制對無家者被剝奪適足住房的基本權利的現象,是消極以對的。個別地方政府雖積極協助租屋並申請補助,但這種協助的前提是穩定就業或具備老人、身障之福利資格,也常限於量能不足與制度排除的問題,而使成效備受質疑。接觸無家者的遊民工作者絕非未體察到此住宿需求,然而,他們努...

    以往,協助無家者的民間力量主要是具宗教色彩或素樸助人觀的慈善團體,團體運作的主力放在提供無家者實質服務或物資,以及驅使他們找工作、住屋以脫離街頭。在過程中,「助人—受助」連帶如本書第五至七章的描繪,不但危殆且對無家者自我形象、尊嚴、彼此信任,產生明顯負面後果。這並不是說外界不需要協助這群身處社會邊緣且經濟極弱勢的群體,但確實應思考如何讓打造的「助人—受助」連帶更為平等、正向且穩定,而你我皆可參與的公民團體在此過程中即扮演關鍵的角色。藉由關注或參與這些公民團體,將能凝聚民眾的進步力量,帶領台灣在無家者權益改善上進入下一階段。公民團體將在以下3個具體面向上起到實質作用: 第一,督促政府採取積極作為,保障無家者權益。 台灣包括中央及地方政府之所以無法採取積極且適切的作為,究其因在於迎合整體社會保守...

  2. 2024.2.3. 人權. 無家者. 交通. 社會福利. 社會觀察. 民俗. 照護. 台北. 影像. 高仲明/在城市中背著光──大阪西成區無家者. 在被稱為日本治安最差的大阪西成區許多無家者聚集在釜ヶ崎攝影師高仲明長期前往記錄他們的故事。 近年來大型酒店、唐吉訶德進駐,不少YouTuber、背包客更將西成區當成「深度遊」熱點,這些人事光景會怎麼變化呢? 2023.11.25. 血汗勞工. 勞權. 日本. 無家者. 圖文故事. 社會觀察. 攝影. 旅遊. 評論. 為何他們在吸毒環境裡生小孩? 一段90年代版的西城故事:在集體毀滅中尋找個人尊嚴. 我們再一次看到,導致母親拋棄孩子或毒害胎兒的原因顯然不是「女性主義」或「女性賦權」。

  3. 2020年6月21日 · 長年研究開發與環境問題的日本亞洲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寺尾忠能表示:「在日本農地或住家周邊設置工廠所衍伸的諸多弊病被標示為住工混合問題』,其理想解決方向即為住工分離』,而它通常被包裹在公害防治裡面解決。 跨部會設立住工混合與公害防治專責機構. 1965年,日本政府設立特殊行政法人「公害防止事業團」(以下簡稱事業團),其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協助工廠集體搬遷。 這個由日本國會通過法律,要求經濟產業省與厚生省(註)共同成立的組織,主要透過資金與技術援助,來協助企業減低汙染。 曾經在事業團工作33年的廣島修道大學名譽教授森嶋彰告訴我們:「在那個年代,汙染防治設施的社會認知度低,而且無法生財,對銀行來說那不屬於投資,因此多半不願貸款給中小企業,所以官方必須扮演帶頭的角色。

  4. 2020年11月22日 ·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無差別殺人事件後的日本之2. 復歸社會取代危險迷思日本精神障礙觸法者處遇制度如何誕生20世紀末以來日本一再發生無差別殺人事件社會面臨極大恐懼與焦慮各界紛紛從精神醫療到司法處遇尋思解決之道。 圖為2016年「津久井山百合園」發生大規模殺傷事件,警方在事件園區周圍進行封鎖管制。 (攝影/REUTERS/Issei Kato/達志影像) 因為地理位置與文化相近,日本長年以來都是台灣從政府與民間在各方面取經的對象,連帶地,其社會所發生的現象對於台灣也有著切身相關的啟示。 20世紀末以來日本一再發生的 無差別殺人事件 ,近10年來在台灣也愈趨頻繁,使整體社會面臨極大恐懼與焦慮,各界紛紛從精神醫療到司法處遇尋思解決之道。

  5. 2018年11月23日 · 野島剛3個原因讓日本史無前例關注台灣地方大選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野島剛曾任朝日新聞駐台記者長期觀察東亞的政治歷史發展在台灣採訪過各大黨領導人2017年出版台灣十年大變局》(日本版書名為台灣是什麼》)。 這次九合一大選野島剛也來台觀選,《報導者特別訪談了這位日本知台記者由他的視角觀察此次選舉對台灣及日本的影響。 以下訪談以第一人稱方式表述。 野島剛。 (攝影/余志偉) 這次台灣的九合一選舉,大批日本記者都進來關心。 我之前外派台灣時,日本社會對於台灣縣市長選舉與地方選舉都不太關心,頂多是報紙上出現一小塊新聞。 但過去3週,日本的大媒體都有報導,從來沒有像這次,台灣地方選舉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6. 2019年5月16日 · 書評. 米果夾在水俁病受害者跟政府之間無人知曉的原點. 日本熊本縣水俁市1956年爆發大規模的汞中毒水俁病」,被視為日本公害的原點」。 (攝影/REUTERS/Kim Kyung-Hoon/達志影像) 「也許我做的事情很過分。 要一位剛失去老伴的女士在攝影機前面訴說先生過世當天的情況,恐怕是很不體貼的要求⋯⋯3小時後離開她家時,我手上除了山內先生留下的詩與文章外,還多了4顆橘子。 那是在玄關時,夫人說『我先生也是一樣。 像你們這些做事的人,水果總是攝取不足』硬塞給我的。 我可以接受她如此溫馨的對待嗎? 懷抱著既高興又悲傷的複雜心情,在走向公車站牌的夜路上,暗自立誓要做出一個能夠報答這份溫馨的節目。 」 ──是枝裕和《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