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30日 · 分享面試技巧的第一站當然就是履歷,要想拿到面試的門票首先必須過關「書面審查」,首先附上筆者的中文履歷供參。 (圖源:求職信模板示範, Ariel Chen herself, 2024) 可能有人聽過一個說法是履歷不要超過一面」,但依個人的經驗來看筆者覺得還好如果一面的A4真的塞不下你的優秀那何不再多給自己一點空間去發揮去呈現? 但還是盡可能把精華寫進履歷裡就好,其餘那些濫竽充數的經歷就不要放上來佔位子。 下面筆者將履歷簡單分成六個部分來呈現,分別為:聯絡資訊(綠)、學歷(紅)、專業技能(橘)、簡歷(藍)、工作經驗(紫)以及其他(咖啡)。 (圖源:求職信模板示範, Ariel Chen herself, 2024) 📝聯絡資料.

  2. 2022年5月4日 · 其實這個問題的完整版是請告訴我你曾經在工作上遇到過什麼困難最後是怎麼解決的? 」,面試官在面試者的回答中會觀察兩個點: (1) 什麼樣的事情對你來說是困難。 (2) 你解決問題的方式與邏輯是什麼。 這篇文章, Glints 會針對這兩點,幫助各位更加了解面試官、公司,想要聽到什麼答案。 接著,在利用3個階段來回答「遇到困難時如何解決? 」這一題! 「遇到困難時如何解決?」兩點解析面試問題. (1) 什麼事對面試者來說是難事? 這一題的答案,會對你在面試官心中原有的技術與能力有影響。 什麼意思? 如果你提出來的困難,面試官覺得不是什麼困難,或是根本是天天發生的芝麻小事,那他可能就會對你的能力產生質疑。 可能會有人覺得,這很主觀,但是面是本身其實就是一件非常主觀的事。

    • 影響公司招募流程的因素
    • 最簡易形式(無專業人資)
    • 人資負責篩選履歷與通知
    • 人資參與面試
    • 面試的形式
    • 碰到這類型面試問題要當心
    • 多做功課

    我只能說,不同公司的面試流程都不同,大概會有以下幾點因素: 1. 不同企業文化對招募的重視程度。 2. 公司規模大小和產業類型,會影響面試過程的層級、次數、簽核流程。 3. 應徵職位高低、重要性。 4. 有無專職負責招募的人員,及其性格。 5. 需求人才的數量和頻繁程度。

    有些公司規模小,沒有專職負責招募人員,有需求才透過人力銀行或別的管道開職缺。通常是老闆自己看履歷,看到適合的人選就找助理、其他員工(非人資)或是自己連絡。 在這種狀況下,通常就是老闆自己面試,不要太奢望老闆會太一本正經詢問,不過企業經營者往往閱人無數,常常會從隨口閒聊中,自行判斷是否錄取。 這種情況的錄取速度通常會比較快,除非老闆已約了好幾位要整體評估,否則有時候可能看到適合的人選會當場決定。

    這種狀況其實最多,通常老闆或各部門有需求,往往是要求人資(不管專職或兼職)負責去找人,找到人選後,先提供給需求部門的主管,主管再挑出人選,要求人資去約來公司面試。 以前我們人資常常碰到的是主管一直催著要人,但是挑選了履歷給主管後,主管又都不回應,經常要三催四請的。 還有例如挑了十份履歷,主管看中三份,結果人資打電話去約,不是打不通、找到工作了,或是沒立刻答應。導致又要重新挑履歷,可是最適合的人選可能在第一輪的十份就挑過了,又要再找新的、沒看過的,有時候真的很困難。 人選到公司之後,一般會被要求先填公司版本的面試資料表,接著有的公司可能有筆試,常見的有適性測驗、英文測驗、專業考題測驗。 也有的沒有任何筆試,人資負責聯繫接待,就直接請負責的部門主管或相關的人來面試。 負責面試的人,可能是直接需要...

    也有的公司,人資除了挑選履歷、安排面試,其實人資自己就是第一關。通常人資會詢問的,除了履歷上各項資料的正確性,也會透過測驗或是面談的方式,了解人選是否符合公司的企業文化,若是人資人員對公司業務有一定熟悉度,也可能詢問專業性的問題,來判斷人選是否適合,或是依專業程度判斷是否適合較低或較高的職位,應該引薦給哪位主管面試等等。 有的時候是分為兩次以上,人資談完第一次之後,覺得不適合,就不用浪費用人單位主管的時間了;覺得適合的,就再進行內部程序,徵詢主管可以面試的時間,再由部門主管進行第二次專業部份的面試。 有的公司則是幾位主管一起參與面試,人資也直接參與,就不分兩次。在這種狀況下,通常參與的人資主管也會有用人的建議權。 有的公司到第二次部門主管面試後,大概就確定了,不過部門主管未必有最終的決定權,...

    有可能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等等,依每間公司狀況不同而定。 有時多對多的場合,是希望透過直接比較,且在有點壓力的環境下,挑選較適合的人才。不過有些也未必如此,有些公司是因為要約齊各主管的時間不易,就一次把大家集中,統一面試,這種時候未必只挑一位,所以不用太緊張。 面試的次數上,每間公司的做法也不盡相同,最簡單的就是一次,也只跟一位面試主管或雇主談。 有的可能會安排在同一天,先與第一位主管談,之後立刻再安排與更高階主管談。當然有不少高階主管時間較緊,而且若是人選不適合,也不好直接送給高階主管面談,這種時候就可能會分兩次以上。 還有比較特別的是第一次面試談過之後,公司說明需求職位的要求與條件,人選回去要做點功課,例如針對所要應徵的工作進行簡報,再安排下一次複試。 我曾碰過最特別的是我在做...

    (一)詢問或要求提供非屬就業所需之隱私資料。 依《就業服務法》第五條第二項第二款規定,雇主要求這些資料是違法的。包含: 1. 生理資訊:基因檢測、藥物測試、醫療測試、HIV 檢測、智力測驗或指紋等。 2. 心理資訊:心理測驗、誠實測試或測謊等。 3. 個人生活資訊:信用紀錄、犯罪紀錄、懷孕計畫或背景調查等。 (二)問到個人感情或家庭生活方面的問題 懷孕計畫是被禁止詢問的,有些老闆會繞彎詢問有沒有男女朋友、結婚沒,或是詢問有沒有經濟壓力或負債等等,背後的目的可能是想了解這位求職者之後可不可能在公司待很久。 類似的問題還有詢問居住地離公司近不近,因為真的碰過有些人選,一開始以為自己可以遠距通勤,但是上班上一陣子就受不了而離職的。 (三)歧視問題 《就業服務法》規定的就業歧視項目共有18項,常見的...

    去面試前,務必要了解該公司風評、產品,這些已經一提再提。如果可以的話,特別去蒐集該公司或該產業的面試經驗會更好,幾個網站供參考: 1. Dcard:多數在工作板,搜尋#面試 #面試經驗 #面試分享 或 #公司名。 2. PTT:在Salary板、Tech_Job板、Soft_Job板或相關看板,打上「?」可以搜尋標題列,關鍵字可以參考上述。 3. 面試趣:可以先自己打面試經驗賺點數,或是直接購買福袋,就可以解鎖看別人的面試經驗,不過如果是自己辛苦賺的點數,要留意解鎖到比較雷沒幫助的文。 4. Goodjob職場透明化運動(好工作評論網):這網站稍微好一點,只要留下資料就可以解鎖。 5. 1111的「面試經驗暨工作甘苦談」:有不少面試資訊,也有相關工作的甘苦可以參考,好處是這些都是全公開的,若...

  3. 2023年9月6日 · 面試經驗談. 評價: 0 回應:0 閱覽: 1165. 文字放大. 知名企業工程師面試揭秘! 台積電、鴻海、新鉅、華碩等 7 家公司面試經驗|面試經驗分享. 職務:電腦硬體研發工程師 行業:半導體業. 論壇發文 4421. 發表 2023-09-06 10:55:32. 圖片來源: freepik. 文/ DCARD 網友. 我在找工作的過程中也上網爬了不少資料與資訊,既然我也成功上岸了就來跟大家分享。 背景是四中光電學四大光電碩,大家所謂的偏門電資,多益850,去年九月畢業,兵役卡到三月中才開始找工作,在找工作的同時六月有補充兵十二天要當。 這段期間找工作的過程真的蠻不容易的,祝還在找工作的人早日上岸。

  4. 2022年7月6日 · 科技業主要還是看年終和績效獎 (年兩) 華碩是看年薪, 保障14個月, 再加年中/終bonus, 所以看月薪可能不準 調薪幅度:平均幅度大概3%,每年都會調。. (五)簡述面試過程: 因為之前是華碩的實習生,剛好這次有空缺,之前的大主管私訊我要不要回去同一個部門 ...

  5. 2023年11月7日 · 最後一階段有兩場一場 System Design Interview 一場 Behavior Interview,System 大概問 DB 的 access 設計與 metrix 的設置衡量,由於沒有準備與經驗,我是真的面的蠻差的。

  6. 2024年1月23日 · MaiCoin 後端工程師面試心得分享 |面試經驗分享. 公司:MaiCoin 職務:後端開發工程師 行業:軟體╱網路. 論壇發文 4421. 發表 2024-01-23 09:34:28. MaiCoin 後端工程師面試心得分享 ,圖片來源: freepik. 文/ 謝宗晅. 把 MaiCoin 分出一篇的原因是,以整個面試流程來說,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