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劇情簡介. 角色. 獲獎.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愛情萬歲 (臺灣電影) 臺灣正體. 工具. 《愛情萬歲》 (英語: Vive l'Amour )為臺灣 導演 蔡明亮 所執導的電影,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本片是蔡明亮的第二部電影,以最擅長的 都市 觀察,生動且貼切地展現了90年代台北年輕都會男女對愛情的渴望與家庭意義的蕩然無存。 同時,本片的電影風格表現更加大膽,只用了三個主要演員。 片中極度簡約而低限的電影語言,以不到一百句的對白和捨棄嘈雜的配樂,深刻反映出 台北 人心靈寂寞、精神空虛的生活。 《愛情萬歲》讓蔡明亮奪下第一座 威尼斯電影節 金獅獎 ,以大膽接近角色的長鏡頭捕捉細節,從本片開始建立獨特的「蔡明亮風格」,也開始吸引歐美影迷走入蔡明亮孤獨的世界。

  2. 2009年10月8日 · 愛情萬歲表面上是中古屋銷售小姐楊貴媚飾 )、納骨塔推銷員李康生飾)、賣女用成衣的流動攤販陳昭榮飾),陰錯陽差地聚在 台北東區的一間空屋我們看見三個孤獨的都會人日常生活的種種細節似乎瑣碎而無目 的,有些觀眾恐怕會 ...

  3. 2023年12月28日 · 愛情萬歲是蔡明亮的第二部長片作品描述三個原本毫無關係的陌生人賣二手屋的售屋小姐美美楊貴媚 )、推銷靈骨塔的小康李康生 以及地攤老闆阿榮陳昭榮 ),在因緣際會之下產生交集。 電影分別聚焦在三人的日常生活片段,完全沒有配樂、極少數的對白貼切描寫 1990 年代的台北年輕男女對愛情的渴望、家庭意義的變質以及同性情感的慾望壓抑,深刻反映寂寞而空虛的都會生活。 其實《愛情萬歲》原本的結局不是這樣. 電影原本的結局是當美美看到大安森林公園的花草和陽光後幡然醒悟,決定找回阿榮訴說愛意,並圓滿收場。 不過,當時的大安森林公園尚未完工,髒亂又淒涼的景象實在不適合蔡明亮原先想像中的浪漫大結局,於是就改成讓楊貴媚獨自一人坐在長椅上無助地大哭啜泣。

  4. 2024年1月13日 · 30年前電影愛情萬歲裡楊貴媚獨自在興建中的大安森林公園長椅上流淚成為台灣影史最經典的一幕30年後因一個臉書活動呼籲長椅上不再只有孤單一個人雖然寂寞難以簡單退去但多一個人是否至少溫暖一些

  5. 臺灣正體. 楊貴媚 (1959年9月6日 — )出生於 台灣 台北 ,是 台灣 著名 女演員 、節目主持人,曾得 金馬獎 、 金鐘獎 [1] 及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 最佳女主角獎,她是台灣第一位有主演的影片在 奧斯卡金像獎 、 坎城影展 、 威尼斯影展 和 柏林影展 入選或得獎的演員,她常和大師級或知名導演合作如 蔡明亮 、 李安 、 吳宇森 、 李行 、 林正盛 和 王童 等。 2022年10月,與 施名帥 、 溫貞菱 、 林柏宏 等一起以《阮三個3》獲得「第57屆 金鐘獎 益智及實境節目主持人獎」 [2] 。 簡介 [ 編輯] 1979年參加 台視 《新人獎》節目,以歌手身分考進台視,當時與 李烈 、 邵佩玲 並稱「台視三小」。

    年份
    頻道
    劇名
    角色
    1979年
    台視
    聰明
    1981年
    台視
    小楊桃
    1983年
    台視
    春繁
    1984年
    台視
    郭玉春
  6. 劇情簡介. 角色. 獲獎.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愛情萬歲 (臺灣電影) 《愛情萬歲》 (英語: Vive l'Amour )為臺灣 導演 蔡明亮 所執導的電影,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本片是蔡明亮的第二部電影,以最擅長的 都市 觀察,生動且貼切地展現了90年代台北年輕都會男女對愛情的渴望與家庭意義的蕩然無存。 同時,本片的電影風格表現更加大膽,只用了三個主要演員。 片中極度簡約而低限的電影語言,以不到一百句的對白和捨棄嘈雜的配樂,深刻反映出 台北 人心靈寂寞、精神空虛的生活。 《愛情萬歲》讓蔡明亮奪下第一座 威尼斯電影節 金獅獎 ,以大膽接近角色的長鏡頭捕捉細節,從本片開始建立獨特的「蔡明亮風格」,也開始吸引歐美影迷走入蔡明亮孤獨的世界。

  7. 愛情萬歲 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於1994年9月2日推出的劇情類型電影,由 蔡明亮 執導, 李康生 、 陳昭榮 、 楊貴媚 主演。 該片主要講述了地攤小販、售樓員和推銷員三人在同一公寓感情追逐的故事。 基本介紹. 導演 :蔡明亮. 編劇 :蔡明亮、楊璧瑩. 主演 : 楊貴媚 , 陳昭榮 , 李康生. 出品公司 : 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對白語言 :國語. 中文名 :愛情萬歲. 外文名 :Vive L'Amour. 其它譯名 :Aiqing wansui. 出品時間 :1994. 製片地區 :台灣. 類型 :愛情. 片長 :118分鐘. 上映時間 :1994年9月2日. 色彩 :彩色. 主要獎項 :第51屆 威尼斯電影節 金獅獎. 第3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錄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