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樓梯防護網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1.檢視住家防墜安全. 檢查家中窗台、陽台的欄杆或圍牆是否有老舊鬆動、欄杆間隙有是否大於10 公分、窗邊或欄杆前是否擺放可攀爬的家具或物品,以及窗台、陽台的標準高度有無達到120 公分,而且窗戶開口應該要小於20公分或45度。 別忘了也檢查樓梯扶手的欄杆間隔有無大於10 公分或樓層間的階梯縫隙有無大於30 公分以上。 2.居家安全改善建議. 趕快移除窗台、陽台的家具和雜物,若欄杆或圍牆未達到120 公分也可透過加裝欄杆、強化玻璃、隱形鐵窗等方式增加防墜措施;而陽台或樓梯欄杆間太大或欄杆底部與地面間隔大於10 公分,以及樓梯間挑空處,都應加裝防護網來預防墜落意外。 至於窗戶則可裝設防墜鋁橫格條、DIY欄杆或裝設安全鎖及簡易卡榫,讓窗戶開啟在20~30公分之內。 3.建立家人防墜觀念.

    • 陽台欄杆高度、間隙應符合規定。國內規定,9樓以下的大樓,欄杆、圍牆必須超過110公分以上;10樓以上的大樓則要在120公分以上。目前新落成的大樓,都得符合此條件才行,但最大的問題在於許多老公寓、老社區,不但窗戶多,欄杆、圍牆的高度常常也不符合標準。
    • 窗戶設置防撞、防跌落裝置。家裡如果有落地窗,應做好可辨識的防撞措施,窗戶則應設置防跌落的安全裝置,窗戶、窗台的高度限制與陽台欄杆同,皆不得低於110公分,10層以上樓高則不得低於120公分,縫隙間也不得超過10公分,窗戶旁更不能放可讓寶寶攀爬的物品,如:沙發、床、椅子、桌子、矮櫃等,也不能堆積雜物,免得孩子因好奇而沿著堆積物或家具攀爬,就容易發生跌落意外。
    • 室內有樓梯,須安裝柵欄。家中若設有樓梯,應在樓梯上方加裝高85公分、間隔小於10公分,且幼童不易開啟的安全柵欄,以避免孩子接近樓梯而滾落。此外,樓梯的台階高度須一致,樓梯階應貼有止滑條或止滑設施;樓梯間的欄杆間距也應小於10公分,確保堅固,以避免孩子有鑽爬跌落的危險。
    • 不可讓寶寶離開視線之外。寶寶發生意外往往都在爸媽離開視線的幾秒鐘,所以當家中有一個大人以上在照顧寶寶時,主要照顧者應隨時確認寶寶是否在其他照顧者的視線範圍內,或是照顧者相互約定好照顧責任歸屬,例如:媽媽洗澡時,由爸爸幫忙照顧;媽媽煮飯時,請奶奶陪伴寶寶。
  2. 新北市新店寶橋路一處工地,昨天(6日)上午傳出工安意外!一名盧姓工人在拆除防護網時,不慎從41樓墜落至39樓樓板處,頭部重創當場失去生命跡象,送醫搶救後仍宣告不治,確切墜樓原因仍待釐清。

  3. 然而也有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正確解答,並解釋這個鐵片的正確名稱其實是「無障礙樓梯防護緣」,是先前「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所規範避免視障人士在使用拐杖插進樓梯空隙落空而設計,「建築法規規定的啦!

    • 爬梯機、樓梯升降椅如何選擇?爬梯機、樓梯升降椅款式多,首先評估自己或使用者的具體需求,了解使用者的身體狀況、行動能力和需求程度,以確定爬梯機和樓梯升降椅的適用範圍,並確保所選擇的爬梯機和樓梯升降椅具有良好的安全功能並符合品質標準,例如穩固的結構、防滑材料和安全帶等。
    • 汽機車改裝、租用/購置福祉車,各種產品設計和服務平台,讓交通無礙不是夢。首先評估失能家人的具體需求,了解失能者的行動能力、身體狀況和特殊需求,是否需要輪椅使用空間、行動輔助設備或上下車的輔助設施等,來選擇適合的車輛。
    • 各縣市政府有各式補助與服務喔!爬梯機、樓梯升降椅費用動輒十幾萬甚至幾十萬,讓人卻步。民眾可多利用政府補助,這些福利措施能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付款方式甚至可以分期付款來降低付款壓力;符合資格的殘障人士也可以申請補助金用於租購福祉車或支付租賃費用。
  4. 其他人也問了

  5. 研究顯示爬樓梯可以改善整體健康狀況,以及保持心血管的健康度,並降低心臟病發作、心臟衰竭、中風的風險。 帕多克表示,「即使是短暫的身體活動也會對健康產生有益的影響,而短暫的爬樓梯應該是融入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可以實現的目標」。

  6.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就分享實際案例,一位住戶家中成員符合安裝防墜設施的條件,但是管委會卻百般阻撓不讓工班上樓施工;還有一個案例,管委會打算隔天要帶人去住戶家拆除隱型鐵窗,結果同社區另一戶就發生兒童墜樓意外,嚇得管委會不敢再張揚不能裝。 新北市工務局公寓大廈管理科長蔡政勳也分享,曾碰到管委會同意安裝,但只能安裝某種款式的防墜設施,引來住戶和管委會間的矛盾。 或是管委會反映未見有老人小孩居住事實,最終只能以戶籍謄本認定。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表示,現行內政部營建署技術規則雖規定不得設計橫式欄杆,但實務上有許多設計為突出物、孔洞或鏤空雕花,導致兒童仍有攀爬墜樓風險。 (圖/翻攝自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臉書)

  1. 樓梯防護網 相關

    廣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