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台灣歷年來發生大地震均有地裂山崩、 斷層 等地殼變動之狀況,如1906年3月17日 嘉義大地震 ,產生 梅山斷層 ,長達13公里,水平變位最大為240公分,垂直變位最大為180公分,並有顯著之地裂及噴泥等現象。 1999年9月21日 集集大地震 ,由 車籠埔斷層 造成約100公里長之地表破裂,水平最大變位7公尺,垂直最大變位達4公尺,多處有噴沙、噴泥現象 [4] 。 然而也有地震起因於未破裂到地表上而無法用肉眼判斷之盲斷層所致,例如2013年3月27日於南投县仁爱乡发生之 南投地震 以及2016年2月6日於高雄市美濃區發生之 台南地震 即是。 災害性地震列表. 資料來源: 中央氣象局「地震百問」Q69:臺灣之災害性地震的災害情形如何? (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 互联网档案馆 )

  2. 2024年4月3日 ·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稍早在記者會中說明此次地震為921地震發生25年後規模最大的地震從中央氣象署已公布的歷史資料來看台灣自1990年觀測紀錄以來總共發生過9次規模7以上地震其中以1999年的921地震規模7.3最大震央位於南投縣集集鎮 ...

  3. 2015年6月16日 · CT、Jennifer. 地震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震動,可能引發山泥傾瀉甚或火山活動。 如地震在海底發生,海床的移動甚至會引發海嘯。 地震是地球主要的自然災害之一。 地球每天都在發生地震,其中大多數震級較小或發生在海底等偏遠地區,大部分的人們感覺不到。 在防震性能比較差且人口相對集中的區域,芮氏5級以上的地震可能造成人員傷亡。 字級設定: 小...

    • 歷史上有地震徵兆嗎?1
    • 歷史上有地震徵兆嗎?2
    • 歷史上有地震徵兆嗎?3
    • 歷史上有地震徵兆嗎?4
    • 台灣日本多地震,這一定有什麼巧合
    • 我還以為誰又跌倒了,原來是動物翻身啊!
    • 清末大地震,台灣震出新化18嬈
    • 安政大地震,日本繪出藝術創作
    • 古人不po文,用繪圖、音樂記錄地震

    如果你是地科人,可能一到展區入口一看錯誤的板塊邊界線,會想掉頭就走。但請先留步啊!雖然這張圖有些問題,但我們不是來看地震科學的啊(笑),此時我倒是反思:如果人人在國中畢業後,不會客氣的把板塊運動知識送還給老師,或許不管是文組理組,都能正確理解臺灣附近的板塊環境與地震的關係,自然就不會畫錯邊界了。 回到正題,臺灣和日本地質環境有一個共通點:同樣處在板塊聚合的邊界上,有著地震災害頻繁的宿命。而在歷史洪流中,又有五十年日治時期的交集,在這交集間也發生了上個世紀傷亡最為慘重的地震,譬如:1923 年的關東大地震、1935 新竹—臺中烈震。這些歷史與自然的巧合,或許就是這個展的發想緣起吧? 不過只講臺日交集的地震,故事未免太短,所以展區還是有稍稍拓展時間軸,臺灣的部分就追到了上世紀的清領後期,而日本則...

    以前阿樹在演講分享時,總會舉幾個不同國家見過的地震傳說意象,不過我大多是舉「動物靈」的傳說為主,譬如大家熟知的月月(即哈士奇,來自西伯利亞的傳說)。 有趣的是,在臺灣的原住民傳說中三者都兼具,分別在不同族中。至於我們常聽到「地牛翻身的說法」,其實是「現代」才流行的[註2]!那麼以前居住臺灣的漢人說法多是什麼? 特展中有提到「陰陽調合」的說法,似乎頗接近道教融合民俗的觀點,當然常見的還有「上天示警」,甚至會涉及政權轉移等等,大地震的週期也接近數百年,而多數的政局更迭週期也差不多,拿來作為聯想也不令人意外,畢竟當時還不知道地震的成因。 至於日本,或許有些人較常聽到以「鯰魚」為地震靈的說法,不過就像前面地牛的例子一樣,這傳說也是「進化」而來的,更早的時期早就有人直接拜「地震神」。而鯰魚「大紅特紅」...

    在展區中的歷史地震開端是 1839 年的嘉義地震,接著是 1845 臺中地震、1848 彰化地震、1862 臺南地震。並非早期完全沒有史料或沒有地震,詳情可看臺灣地區歷史地震文獻資料庫中的資料,或許是受限於展區空間,僅選了數次代表性的地震來展示。而這些地區為當時臺灣主要的行政區,傷亡也較為慘重,歷史與故事的可著墨之處也相對較多,展示品中包括了廟誌的拓印,寫著民眾的重建善款,還有官員們上報朝廷的奏褶,以及政府的告示等等。 由過去的史料可以發現,地震多少會對政治、經濟、民俗等發生影響,而地震造成的影響除了跟它的規模、地點有關,也會因當時的背景而有不同的變化。譬如「新化十八嬈」的習俗出現,就與 1862 的台南地震有關,有人考究傳說中的說法是,或許是因為地震的搖晃劇烈,八卦蜘蛛穴中的蜘蛛精被「震」...

    比起清領時期的臺灣地震,日本安政年間的大地震在特展中的史料,明顯多出許多,一部分是這三次地震真的都很大、影響也深遠(包括美國的黑船來敲門等事件,因認為不吉利而在 1854 年改了年號「安政」,不然其實原來是「嘉永」年間的地震,但沒想到改完後 1855 又大地震),一部分是當時的日本史料對於天災的紀事已經頗有經驗,過去長期的與災共生,雖然不明白地震成因,但對於災情的記載仍十分豐富。 科學面來談,1854 年的安政地震算是一個接連兩個大地震的地震序列,包括較北邊的「東海地震」和稍微南邊一點的「南海地震」(日本的東海、東南海和南海指的是日本本州中部到四國的南側海域,見下圖)。 1854 年 12 月 23、24 日相鄰的 2 天、不到 36 小時接連發生了兩次規模約 8.4 的地震,也造成了嚴重的...

    或許大家會覺得,怎麼日本保存的東西好多好精美,我們臺灣都沒多少?是我們比要沒有努力嗎?這方面阿樹倒有不同的想法,試想一下,如果是像前述的廟會文化,或是其它口耳相傳之事,許多事情經過多人的傳播情況下,已不知加了多少油添了多少醋,就像我們已難以揣測新化十八嬈中的諸多疑點。 另一方面,其實臺灣還有一種獨特的記載媒體,那就是「音樂」,像是我們曾介紹過林占梅的「地震歌」,便是一例,然而現在僅能留下古詩文字,譜曲就少了許多。此外,經過考證,也發現了許多地震的文獻記載,只是文字的傳播多少受限於知識水平的落差,沒辦法像鯰繪般有兼具渲染、傳播與保存之功效。但古人也應該不懂多媒體傳播的理論,他們只是用最習慣的方式,將記憶流傳下去罷了。 至於歷史中的地震災害有什麼差別?像前述安政年間帶來大海嘯的東海、南海地震的類...

  4. [3] 歷史記錄中 傷亡最嚴重的地震是1556年1月23日發生在 中國 明朝 陝西 的 嘉靖大地震 ,現代考證當年死亡45萬人。 [4] 1920年 甘肅 海原大地震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原縣)、1303年 山西 洪洞趙城地震 、1688年 山東 臨沂大地震 、四川 汶川大地震 都造成了數萬至數十萬人死亡。 2015年沙巴地震 後的 京那巴魯山. 地震的原因 [ 編輯] 構造地震 [ 編輯] 由於 地殼運動 引起地殼岩層斷裂錯動而發生的 地殼 震動 ,稱為地震。 由於地球不停地運動變化,從而從地殼內部產生巨大地應力作用。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19年3月25日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歷史地震資料中最重要的科學用途就是幫助我們推估震度雖然古代沒有強震儀但震度除了科學資料外還會附帶一個情境描述如果將當時所載的資訊套用到地震分級的情境描述中我們就能知道大略的震度分布阿樹(《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副總編輯歷史地震既然是歷史那麼應該是歷史學家的事啊為什麼地震學者要關心這個? Tags: 地震. 歷史地震. 地震資料. 斷層. 震央. 地震歌. 廟誌石碑. 歷史地震資料中,最重要的科學用途就是幫助我們推估震度。 雖然古代沒有強震儀,但震度除了科學資料外,還會附帶一個情境描述,如果將當時所載的資訊,套用到地震分級的情境描述中,我們就能知道大略的震度分布。

  7. 因應中央氣象局改制為中央氣象署,本網站網址自112年9月15日起調整為 ,舊網域 https://scweb.cwb.gov.tw/ 後續將停止使用;敬請替換為新網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