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4日 · 香火袋散策──拜訪神明、老廟,還有那些時光釀出的古早味. 作者已走訪31間媽祖廟,圖為其中29間媽祖廟的香火袋。. (照片提供/Hally Chen). 近年文創風潮吹進各地廟宇,販賣許多華麗的電繡香火袋,我個人偏愛比較簡樸的自取香火袋。. 我有一個「香火袋 ...

  2. 2016年11月16日 · 一例一休吵什麼?. 為什麼7天假對台灣勞工重要?. 總統蔡英文10月提出「 增特休假砍七天假 」的一例一休修法方向,希望在年底前完成修法,不過勞團並不領情,長達200多個小時的絕食抗爭,讓民進黨趕緊將法案拉回衛環委員會重審,也逼得蔡英文 日前受訪時 ...

  3. 懶人包. COVID-19. 公衛. 篩檢. 1. 2. 《報導者》是由「財團法人報導者文化基金會」成立的非營利網路媒體,致力於公共領域的深度報導及調查報導,為讀者持續追蹤各項重要議題。. 我們秉持開放參與的精神,結合各種進步價值與公民力量,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 ...

  4. 之前清明節時大家一起在活動中心包潤餅今年3月也才舉辦全院區的躲避球賽由各棟住民和員工一起組隊同樂。 」即使之前溪口院區的管理人性化但因應疫情的防疫措施下外食機會工作與活動外出及返家都宣告暫停彭聲傑觀察到住民普遍已經 ...

    • 清明節拜拜懶人包1
    • 清明節拜拜懶人包2
    • 清明節拜拜懶人包3
    • 清明節拜拜懶人包4
    • 清明節拜拜懶人包5
    • 最新修法結果:第24條、第32條之1
    • 最新修法結果:第38條
    • 最新修法結果:第34條
    • 最新修法結果:第36條
    • 最新修法結果:第32條

    休息日工資核實計算,做幾小時領幾小時。 二讀新增「第32條之1」:經勞資雙方同意後,加班時數可1:1換成補休,補休期限由勞資雙方協商。 學者擔憂,此修法將讓「休息日加班必須給高額加班費」的規定形同具文,雇主讓勞工於休息日加班,不會增加任何成本;勞工更難拿到加班費。 【一例一休修法版本】為了讓勞工休息日能真的休息,休息日工資從優計算:做1~4小時,以4小時計算;做4~8小時,以8小時計算。 【修法草案】休息日工資核實計算,做幾小時領幾小時。外界擔憂,核實計算將削弱休息日「以價制量」的效果,勞工離周休二日愈來愈遠。(一起追蹤蔡英文勞動政策。)

    特休假未休完可遞延至第二年,第二年仍未休完,雇主應折算工資給勞工。 【一例一休修法版本】特休假一年內未休完,應直接折算工資給員工。 【修法草案】特休假未休完可遞延至隔年,隔年未休完再折算工資。 特休假原先是蔡英文勞動政見中唯一完全落實的,若修法後,員工2年內未休完特休才能折算工資,恐怕無法在1年內得到充分休息。(一起追蹤蔡英文勞動政策。)

    輪班間隔時間仍以11小時為原則,但可例外放寬到8小時。條件放寬需先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商請勞動部公告,且經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30人以上事業單位須報當地主管機關備查。 2018年2月27日,因「工作特性」或「特殊原因」,由勞動部公告適用的行業為: 【一例一休修法版本】輪班需間隔11小時。(2016年12月修正後至此次修法之前,尚未生效。) 【修法草案】甲案:以間隔8小時為原則;但如果經過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可另約定超過連續8小時之休息時間。乙案:以間隔11小時為原則;但若經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可另約定時間,不得少於連續8小時。 但是,在台灣企業工會及勞資會議覆蓋率皆不到1成的情況下,勞工根本無法說不,過勞的花花班表只會愈來愈嚴重。

    「勞工每七日中應有二日之休息,一日為例假,一日為休息日」,規定不變,但經以下把關機制後,可例外放寬: 此次修法放寬原本勞基法的「七休一」規定。過去函釋規定2個例假應間隔6個工作日,但修法後,將可挪移例假,恐將造成連續上班12日的慘況。

    經工會或勞資會議協商後,勞工單月加班上限由每月48小時提高到54小時,但3個月加班總時數相加不得超過138小時,30人以上事業單位需報主管機關備查。 加班上限也不是「一例一休」修法範圍,但在資方多年遊說下,提高加班上限仍成為此次修法內容。 說到這裡,可以看出此次修法其實已經並非「修正一例一休」了,而是更動整部勞基法,及原先保護勞工的精神。 但同時,過去因應一例一休而被砍去的七天國定假日,這次修法卻隻字未提。國民黨曾在修法期間提出第37條修正草案,主張「還3天國定假日」補償勞工,但並未通過。 最後勞工得到的,只有更長的工時及更少的假日。 《勞基法》修正案的通過,代表蔡英文競選勞動政見幾乎完全破局,《報導者》仍會持續監督,請來蔡英文勞動政見平台留下你的評價,一起拒絕長工時!

  5. 2023年4月4日 · 根據 2021年南投縣消防統計年報 ,最近5年(2017~2021年)通報火災案件明顯上升,從2017年的186件暴增至2021年的1,298件。. 2021年再按起火原因分類,其中「敬神掃墓祭祖」與「燃燒雜草、垃圾」所造成的火災比例超過87%,亦即這些案件全都屬於人為事件。. 號稱 ...

  6. 2021年5月24日 · 對抗COVID-19是場長期抗戰減少移動堅守在家就是對疫情最好的防守不過在家防疫不代表必須失去生活和社交支持這則懶人包告訴你如何避免把病毒帶回家也提醒你維持身心平衡與健康的幾個撇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