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8月24日 · 台灣最負盛名的 「搶孤」 是宜蘭頭城與屏東恆春的搶孤活動,架設十幾公尺高的孤棚,並在最上方擺放供品和旗幟,而棚柱上塗滿牛油,靠著團隊的合作要爬到最上方奪下旗幟。 隨著近年來越來越多人知道「搶孤」活動,也有越來越多隊伍參加。 依照民俗傳承,攻旗手必須將臉塗黑,因為是在和「好兄弟」競爭,所以要把臉塗黑避免被認出,而流年不利。 而搶孤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為普渡結束後會有大批民眾衝上前去搶剩下的供品,常常發生碰撞、踩踏的受傷事件,之後為了避免這種受傷事件,則架立了孤棚讓人組成團隊和平競爭。 另外一種說法則為──怕好兄弟聚集流連不肯離開,因此要展現凶狠的氣勢,讓好兄弟看到而退縮不敢再流連。 搶孤的比賽怎麼比呢?

  2. 2016年5月9日 · 9 5 月, 2016. 食品知識. Home - 食品知識 - 壽麵的由來-2. 【壽麵的由來-2】 《人日節》 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七,又稱為「人勝節」、「人慶節」、「七元節」、「人口日」或「人七日」,傳說在盤古開天時,女媧創造蒼生,從第一天到第六天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第七天依據自己的模樣創造出人來,後人為了感念女媧的貢獻,故訂正月初七為人的生日。 這天古人會戴上「人勝」 (傳統頭飾),登高賦詩,食用「芹菜、薺菜、菠菜、青蔥、大蒜、蒿菜、芥菜」等七種蔬菜,或煮成七菜粥、七菜羹,相傳可以去病避邪、代表好兆頭,後來改成吃麵條、 麵線 ,則是祈求長壽;家中有供奉祖先、神明,可在神祇前點七支蠟燭,供奉生果、 麵線 祭拜祖先、神明,祈求全家長壽健康。

    • 油麵
    • 米類麵食
    • 在地麵食推廣

    油麵屬於鹼水麵,起源於福建與廣東一帶,後流傳到東南亞,華僑稱之為「福建麵」,臺灣則稱之為「切仔麵」。煮麵時,需用竹網篩「切仔」 在沸水中煮麵,加入調味料等即完成。臺南擔仔麵源自臺南,是將煮好的細條含鹼湯麵,加入特製肉臊、豆芽菜、青菜、與滷蛋,獨具其風格。

    源自福建的米粉、廣東客家的米苔目與粄條,都是以米為原料製成的麵條,在過去農業社會農忙之時,成為最受歡迎、補充體力的點心。 1949 年之後的白麵文化,包括一般家常麵、刀削麵、陽春麵等,近年來引領臺灣麵食風潮的牛肉麵便是使用家常麵來製作。上述曾提到麵食在漢人移墾時期多被視為點心類食物,但麵食在1960 年代之後逐漸成為臺灣人民的主食之一,可歸咎以下幾項因素(陳美慧,2013):

    電視媒體與廣播節目紛紛推出製作麵食之節目。農會體系的「家事改進班」在1950 年代亦推廣中式北方麵點,成功教導農村婦女學習中式麵點。此外,二次戰後的學童營養午餐與軍隊團膳多以外援麵粉供應營養午餐當中的主食,包括饅頭、包子、麵條、麵包等,這類麵點逐漸深入臺灣人民日常飲食生活。 近幾年來,義大利麵、日本拉麵、烏龍麵等席捲臺灣餐飲市場,造成另一波的麵食文化交流與衝擊,韓國的「辛」拉麵更是硬生生搶奪臺灣泡麵王國的市場。不過,從整個臺灣麵食發展史,卻能清晰見到臺灣麵食發展的多元、多樣、與國際化風貌。 1. 拔林(2014)。台麵魂。新北市:幸福文化。 2. 林怡潔(2013)。小麥練習曲 — 與臺灣人共同練習糧食自主的序曲,料理‧ 台灣,9,102-107。 3. 陳美慧(2013)。政治環境異動下的...

  3. 2018年4月3日 · 培墓是指修墓與祭拜是較掛紙更隆重的掃墓儀式一般新墳前三年撿完骨或家裡娶媳婦添丁生男孩才會培墓於培墓時需先清除祖先墳墓上的野草之後以石頭壓上五色墓紙(紅黃青白黑)以示替祖先整修屋瓦房子之意若子孫發現墳土流失或墓碑上的字體

  4. 2015年9月12日 · 韓國的中秋節習俗. 韓國 的中秋節又稱為『 秋夕節 』,從農曆八月十四日開始全國上下會接連放假3天,慶祝中秋佳節,而在韓國中秋節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全家人團聚到爺爺奶奶家,祭拜祖先一起喝酒、打麻將、跳舞、賞月;而韓國在中秋節會互贈 松糕 ,松糕 ...

  5. 2022年8月12日 · 讓懶人包一次告訴你. 中元普渡在台灣是重要的節日之一,農曆七月在各地都可以看到相關的民俗活動,像是宜蘭頭城的搶孤、基隆放水燈等。. (推薦閱讀: 台灣中元節民俗活動介紹!. 恆春頭城搶孤、基隆放水燈、嘉義火燈夜巡) 除了民間的活動外,每到農曆 ...

  6. 2016年3月1日 · 讚讚讚!!我要中大獎『三風麵館現金折價券』得獎名單:. 陳 玉鈴、謝 宗婷、潘 孟彤、吳 峯昇、楊 淑惠、邱 雅蓮、吳 美珠、陳 玉慧、黃 琮煜、林 秀雅、林 怡婷、洪 若菊、國勝 徐、余 曉娟、顏 玉婷、練 瑾誼、陳 小文、杜 玉宣、王 貞茹、黃 素淨、薛 菀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