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潮汐預報提供3種不同基準面起算的潮位值因使用者的用途差異慣用的基準面不同 (例如:工程、漁釣、航海)。 相對臺灣高程系統 (本島為臺灣高程基準 TWVD2001 ,以基隆港平均海水面為0;離島為當地水準高程) 相對當地平均海平面 ( TWCD 2021 ,以當地平均海平面為0) 相對海圖 ( TWCD 2021 ,以當地最低低潮位為0) 因部分潮位站尚未經內政部公布引測至臺灣高程系統,故部分縣市「相對臺灣高程系統」之潮位資訊顯示為空白,民眾仍可繼續使用另2項「相對當地平均海平面」、「相對海圖」潮位資訊。 大 (小)潮差標準:將當地當年每日潮差預報由大至小排序,取前 (後)3分之1潮差最小 (大)值為「大 (小)潮差標準」。 大:指當日潮差大於等於當地「大潮差標準」。

    • 滿潮預報圖

      瀏覽小技巧. 大 (小)潮差標準:將當地當年每日潮差預報由大 ...

  2. 波浪預報圖會提供每天的漲退潮時間和潮差潮差的意思是滿潮和乾潮之間的高度差對於特定地區而言潮差也會隨著月相盈虧而改變。 滿月的時候,漲退潮會極高極低,而新月的時候潮差則會比較小。

  3. 潮高預報圖是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提供的一項服務,可以查詢台灣沿海各地區的潮汐變化,包括滿潮、乾潮的時間和高度,以及相對於不同水準的高程。潮高預報圖有助於漁業、航運、觀光等相關活動的規劃安全。潮高預報圖每日更新,並提供未來30天的潮汐預報。

  4. 其他人也問了

    • 概觀
    • 基本介紹
    • 術語簡介
    • 方法分類
    • 淺水潮汐預報
    • 意義

    潮汐預報包括天文潮預報和氣象潮預報。

    天文潮預報是根據日、月的運動規律,用潮汐調和常數計算,並加以海平面的訂立,推算得出潮位的逐時逐日變化過程、高潮時和低潮時。潮汐表上刊載的就是計算結果。

    •中文名:潮汐預報

    •外文名:tide forecast

    •包含:天文潮預報和氣象潮預報

    •依據:日、月的運動規律

    潮汐預報對一定海區在未來一定時間內的潮汐漲落情況進行的推算和預報。

    預報內容包括逐日的高潮和低潮高度及出現時刻。根據擬預報海區的實測潮汐資料進行潮汐調和分析,求得各個分潮的調和常數,用以推算將來一定時間內的各個分潮的變化情況,再將各分潮疊加,即求得將來一定時間內的潮位變化,據此就可以進行潮汐預報。

    按照預報精度要求的不同,可以採用短至一個月,長至一年以上的潮汐連續觀測資料求取調和常數,對分潮的類型和數目也可以由僅選用幾個主要分潮到選用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分潮。

    為了反映預報海區的具體地形和氣象對潮汐的影響,在潮高預報模式中,除了天文潮以外,還應增加一些反映氣象因素季節變化的氣象潮和淺水效應的淺水分潮。此外,為了提高潮汐預報的精度,對一些非周期性的水位變化,如風暴潮引起的增減水現象,則要結合短期的突變氣象因素進行風暴潮預報。

    非調和法

    非調和法原先是一種將預報地點的高、低潮的時間和高度同月亮及太陽運動的一些主要要素聯繫起來的經驗統計方法,而標誌這兩者關係的常數就叫做非調和常數。非調和常數通常用經驗統計的方法得出,但在調和方法出現之後,也可以用調和常數來計算。 由於曆法主要是根據太陽和月亮相對於地球的運動而確定的,因此非調和法也可以將潮汐狀況同日曆直接聯繫起來。 非調和法預報潮汐在我國有長久的厲史。據記載,大約在一千二百年前, 唐朝的竇叔蒙就指出月相與潮時之間具有基本上是線性的關係。從古雙來,民間套用農曆日期推算潮汐是相當普遍的,某些地區記載的潮候圖實際上就是一種用非調和法預報的潮汐表,現在在各地勞動人民中間還流傳著各種預測潮汐的諺語,所採用的方法也可劃歸非調和法範疇。 在西方較早的比較完善的方法是1831年英國陸波克(Lubbok ) 提出的。他不但考慮了月令,而且還考慮了月亮赤緯、視差和全日不等的影響,但他的方法仍然是比較簡單和粗糙的。蘇聯杜瓦寧進一步研究了月亮赤緯、太陽赤緯與月中天時刻之間的關係,用非調和法編制了永久潮汐表。 我國廣泛使用非調和法預報潮汐是與使用農曆的習慣分不開的。這種曆法是既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運動而制定的,用這種曆法推算潮汐顯得特別方便。

    調和法

    調和法是目前潮汐分析和預報中採用的一個基本的主要的方法。 目前世界各國出版的潮汐表和潮流表差不多都是採用調和法推算的。 調和分析方法是將月球繞地球、地球繞太陽的橢圓運動,以及天體間的攝動運動,採用級數分解的方法,分解成一組止餘弦無窮級數。 根據預報精度要求,確定選取主要級數項,再根據具體港口的潮汐實測數據,解算出各級數項的係數和初始角度,然後根據時間,即可預報後面某一時刻的潮高。

    感應法

    戚應法是1966年美國和英國海洋學家芒克( Munk ) 和卡特雷特( Cartwright ) 提出的。 這個方法在理論上比調和法更加嚴整, 但其基本思想卻頗為簡單。 目前感應法還僅限於在理論分析研究中使用,實際潮汐預報中尚未見套用。一個原因是調和法沿用日久,已積累了大量分析結果,其預報效果又不比感應法差多少,很難改而採用感應法。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感應法還有一些不便之處。

    我國沿海有許多重要淺水港口,如上海、廣州等。這類港口由於航道較淺,對潮汐預報的準確度要求就比較高,而這些地區的潮汐預報誤差一般較大。除了氣象影響在這些地區表現得更激烈之外,從潮汐本身而言,主要是由於在淺水區域非線性效應不可忽視,潮波波形常常產生顯著的畸變。

    在潮汐預報中,由於淺水潮汐的複雜性,一般採用調和方法(例如杜德森( 1928 ) 提出的60個分潮。往往不能獲得滿意效果。為此,杜德森曾子1957 年提出了一個直接對高低潮進行淺水改正的方法。這個方法雖然使高低潮的預報準確度有了提高,但把它套用到逐時潮高預報上則有許多困難和不便之處。

    近年來,通過譜分析,先確定比較重要的分潮, 後再進行調和分析和預報的方法, 在國外頗為流行。

    但它存在著下面幾個問題:

    (1)淺水分潮的重要性往往是因地而異的。例如英國和美國曾分別對泰唔士河口及安科雷季的潮汐記錄進行了譜分析, 業將調和分潮的個數分別增加到113 個和115 個。但是在這兩個地方選出的淺水分潮差別很大。這樣一來,在進行潮汐分析和預報時就必須在不同的港口採用不同的淺水分潮,這在實際工作中是一件相當麻煩的事情。

    (2) 在淺水分潮中常常有這樣的情況,即來源於不同源分潮的淺水分潮具有相同的或十分接近的周期。到目前為止,通常的處理方法是根據源分潮的重要性,確定其中一個為主的淺水分潮,然後在分析和預報時就只考慮這一個淺水分潮的存在。這自然會給計算帶來誤差。

    潮汐是重要的海洋物理要素之一,潮汐預報是認識、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的重要手段。潮汐預報工作對掃雷布雷、港口及航道管理、水運資源開發、救生打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隨著海洋事業的發展,世界各國家越來越重視套用潮汐信息。

  5. 潮汐表 是用來 預報 和顯示一個地點每天的潮汐漲落時間和 高潮 低潮 的潮水高度。 在中間的時間(高潮和低潮的中間)可以概略的使用 12等分規則 預測,或是使用港口已經發布的潮汐曲線精確的預測。 潮流汐表的發布可以印成專屬的小手冊,透過 網路 、報紙,或是做為 航海年鑑 的一部分(通常讀者只有沿海地區或與海事有相關利益者),像是QuickTide (TM),就是使用潮汐預報 軟體 輸出的。 潮汐表只計算和發布主要的商業 港口 ,稱為 標準港埠 的潮汐。 附近的小港埠的潮汐可以從與這些標準港埠在位置上的差異去計算潮汐的時間和潮水的高度變化。 大潮 和 小潮 的日期,大約相隔7天的間隔,可以由潮汐表的潮汐峰值來確定:一個小範圍的潮汐漲落是小潮,大範圍的漲落是大潮。

  6. 滿潮和乾潮通常都會保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稱為停潮大部分都是在數十分鐘之內小部分潮差小的地區有時可以長達數小時。 潮差 滿潮和乾潮之間的高低差被稱為潮差。 台灣各地受地形影響,潮差分佈不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