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5 天前 · 被譽為「最後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曾設計羅浮宮金字塔、臺灣路思義教堂⋯⋯等經典作品。六月底,香港M+博物館將推出《貝聿銘:人生如建築》回顧展,將貝聿銘七十載創作和社會、文化交互參照,體現建築與人生的緊密關聯。

  2. 1 天前 · 以書店和設計出發,重本書店推出「Temporarily Open 暫時開放」設計企劃展,即日起至7月15日以策展形式重現已結業的香港 openground,在書店內展示視覺識別、包裝,印刷物及展覽海報設計等。同樣都是平面設計師的 openground 設計總監毛灼然(Javin Mo)和重本書店主理人葉忠宜,也首度共同設計主視覺 ...

  3. 2024年1月12日 · 王玫玲,2023,順其自然。 圖片/誠品畫廊。 我覺得創作就像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或者像以前女性刺繡,用時間換取作品的完整。 我的作品從上一個「花樣年華」系列到現在「關鍵字」系列,都是以小狼毫、紅豆筆畫在畫布上一筆一筆延展點、線、面,從中你可以看到東方的筆法,表現在西方的媒材上。 王玫玲,2022,矛盾。 圖片/誠品畫廊。 我用很規律的動作、長時間的工作,去表達那種毅力跟耐力,同時享受這種單純的行為;就像我喜歡爬百岳,要專注並且花很長的時間,身體也許很累,但是當克服、完成之後,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輕鬆感。 也因為我個性太急,所以我需要創作,需要很慢、很穩定的東西去穩定我的情緒,其實這種創作方式也是種療癒效果。 創作最大的信念就是——在藝術中救贖自己。 王玫玲,2023,減法 II。

  4. 4 天前 · Nicolas Ghesquière 12歲起就在教科書上描繪服裝設計草圖,也會使用母親的窗簾製作衣服,祖母的水晶吊燈則被他拆解再設計成耳環。在父親的幫助下,Nicolas Ghesquiére 整理了一系列設計圖稿作品集,寄給了幾位設計師,15歲時陸續獲得 Agnès b 及 Corinne Bocson 的實習機會;19歲時,他如願加入 Jean Paul ...

  5. 2024年2月18日 · 「Carte Blanche Galerie 白卡藝廊」為台灣首創 Maison D’art 空間,希望為收藏家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美學生活,並作為和歐洲頂尖藝術家、工藝家和設計師、台灣收藏家之間的最佳橋樑。 by Sky Chen -2024/02/18更新. Photo/Carte Blanche Galerie 白卡藝廊、@carteblanchegalerie、@brunomoinardpeintures、@brunomoinardeditions. 讓藝術走進生活. 法文「 Maison D’art 」對應英文為「The House of Art」 ,而以中文直譯則為「藝術之家」,意指不僅是展示藝術品的藝廊,更像是讓藝術融入生活的場域,讓生活的每個環節都沈浸在藝術的懷抱裡。

  6. 2023年9月28日 · 從日本森美術館、澳洲墨爾本博物館等重量級藝術殿堂都能見到其作品,更曾獲得全球設計界的極大殊榮——墨爾本設計獎金獎、澳大利亞設計獎金獎等!

  7. 5 天前 · 而當四(Quatre 在法文裡意為數字四)遇見20,彷彿化一道風格考題,推動 Boucheron 珠寶工坊與設計團隊無限馳騁想像力,推出多款大膽原創作品,並啟發更多珠寶穿搭新意———是為解方。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