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12日 · 該如何選擇合適的高蛋白粉在選購高蛋白粉的部分建議要注意該品項蛋白質的含量若比例太低可能無法滿足癌症患者的需求再來注意蛋白質的種類通常乳清蛋白會比較好消化吸收最後也建議大家要選擇有信譽的大品牌或是在有信用且有官方 ...

    • 什麼是惡病質?
    • 高熱量吃多少?適量醣類可預防惡病質
    • 高蛋白吃多少?雞精、肉湯非優質蛋白
    • 食慾好就多吃!小技巧增加熱量、蛋白質攝取

    在談抗癌以前,先來認識什麼是「惡病質(cachexia)」?多數患者並非被癌細胞打敗,而是癌症惡病質所造成的體內發炎,導致營養不良、體力不支。當患者在 6 個月內有非自主的體重下降 > 5%,或是 BMI 值 < 20,骨骼肌逐漸流失等即是惡病質的徵兆。 惡病質會讓身體代謝異常,處於分解大於合成的狀態,出現厭食、倦怠、消瘦憔悴。為了避免變成皮包骨,積極地營養照護是必須的,在接受治療前就可以儲備好體力,存好本錢因應未來的放化療。

    網路謠傳癌細胞喜歡吃糖,所以癌友不該吃澱粉,或要少吃才能餓死癌細胞,這都是不正確的概念,並非不吃就能讓癌細胞投降,反而更需要醣類(澱粉)提供能量,支撐治療期間的體力,預防惡病質發生。 身體吃足需要的熱量,才不會耗損肌肉。癌友需要的熱量一般在每公斤體重 25-30 大卡,依照病況不同會有個別調整,需要增重、接受放化療、骨髓移植的患者會再提升到每公斤體重 35 大卡。

    蛋白質是器官、組織建構的主原料,可幫助肌肉合成。術後的傷口癒合、細胞修復增加了身體對蛋白質的需求,建議癌友每公斤體重攝取應 >1 公克蛋白質,通常會提升到 1.2-1.5 公克,且一半以上來自豆魚蛋肉、乳製品等優質蛋白。 有些人認為雞精能滋補身體、肉類熬製的湯精華很多,因此會特別準備這些營養補給品來喝,但其實這些只是輔助性的,無法支持身體修補所需。主要的蛋白質來源不在燉湯,而是在原型食物!癌症病患的食慾通常不佳,應先吃肉、有胃口再喝湯。

    那麼到底該如何吃到高熱量、高蛋白呢?我們可以從烹調方法著手,將食物勾芡、裹粉,或添加高蛋白粉及適量油脂,增加熱量攝取;以少量多餐的方式提升攝食量,只要吃得下就多吃,偶爾想吃甜食也無妨!像冰淇淋就是補充熱量和蛋白質的好選擇。此外,也可以選用市售的濃縮配方,做成奶昔、點心,在有限的胃口下幫助我們事半功倍。 癌友所需的高熱量、高蛋白是大方向,針對不同癌症和副作用,建議諮詢營養師依個別狀況調整飲食。治療的路上沒有單一食物是抗癌妙方,唯有均衡攝取各類營養素,才能全方位地打好基礎。 文/陳筠臻、圖/胡家芸 延伸閱讀 抗癌路上蛋白質不夠怎麼辦?營養師解說如何有效補充! 20%癌友營養不良喪命!專家呼籲營養原則:低醣、優脂、高蛋白 癌症術後這樣吃就對了! 5 大飲食原則補足營養對抗病魔

  2. 其他人也問了

    • 高蛋白質。蛋白質對於建立組織、生成抗體、維持紅血球以及保持體重和肌肉質量至關重要。建議增加飲食中的蛋白質來源,包括雞蛋、魚肉、雞肉、豆腐等。
    • 高熱量。維護身體正常功能所需的熱量非常重要。你可以透過烹調方式增加熱量攝取,例如,選擇糖醋烹調、裹粉油煎,而不是清蒸或水煮。此外,可以在餐間食用小點心來增加熱量攝取。
    • 適量的醣。碳水化合物可以快速提供身體所需的能量。建議攝取碳水化合物食物,例如大米、麵條、燕麥、紅薯、馬鈴薯、玉米等。
    • 適度的脂肪。選擇脂肪時,應遵循不會影響食慾的原則,不要攝取過多的脂肪。你可以從植物油如芥花油、亞麻油以及魚油中獲取脂肪,並著重攝取 Omega-3 脂肪酸,同時減少飽和脂肪酸(例如豬油和椰子油)的攝取。
    • 全穀雜糧類。除了飯、稀飯(粥)之外,所有的五穀類、麵粉或澱粉製品都屬此類,包括綠豆、玉米、燕麥、餅乾、冬粉、蘿蔔糕;以及根莖類的南瓜、地瓜、芋頭、山藥、馬鈴薯、蓮藕、栗子…等,主要含有的營養素為醣類與纖維質,是人體所必須的營養素,為體力的來源。
    • 豆魚蛋肉類。包括各種肉類,如:豬、牛、羊、雞、魚、蝦及花枝等海產,以及各種蛋類與黃豆、豆腐、豆漿等豆製品,其富含蛋白質,為人體建造及修補組織所必須,癌症病人需要增加補充,可做為免疫細胞的原料並協助減少肌肉流失。
    • 乳品類。包括牛奶、優格、起士等乳製品,低脂或全脂肪各有好處。主要富含蛋白質、醣類和鈣質與維生素B,可做為癌症病人很好的營養補充來源。
    • 蔬菜類。包括葉菜類、瓜果類,以及木耳、海帶與菇類,此類食物富含纖維質、維生素及礦物質等可以幫助身體代謝以及預防 便祕;化療期間有些病人可能抵抗力較差,不建議食用生菜,建議煮熟後再食用。
  3. 2019年3月14日 · 常見的蛋白質食物包括紅肉、魚肉、禽類、雞蛋、豆類、奶製品和堅果等等,其實抗期間才是更應該補充營養,才有體力去對抗治療帶來的副作用! 友飲食4原則. 1.想癌症治療後身體變虛弱,會降低病患的食慾。 但如果這時候還營養不良,身體健康狀況可是會急速下降,讓人越來越沒體力對抗治療後的副作用以及種種問題。 所以首要就是以維持體重,補足熱量、蛋白質為首要目標,標飲食上除了牛奶、蜂蜜、酒精、加工品需禁止外其餘較無禁忌。 2.不勉強進食: 若真的不下,就別強迫,以免增加病患飲食心理壓力,造成反效果。 建議可喝點有微酸味的果汁幫助開胃,或做點緩和動作以增進食慾。 3.食慾好時多補充營養: 食慾佳時,最好以熱量、蛋白質、五穀根莖為主,能吃就多,再視情況補充蔬果。 4.食慾差補充癌症營養品:

  4. 2020年10月6日 · 防癌力! 飲食 3 秘訣教你抗發炎. 1. 善用時令彩色蔬果,豐富的植化素可降低癌症發生. 多多利用當令彩色蔬果 (如白蘿蔔、龍鬚菜、大蕃茄、洋蔥、菇類等)及水果 (如鳳梨、葡萄、奇異果、藍莓、火龍果等)。 以上食材富有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且含有植化素,可增強免疫力,抑制癌細胞生長,降低癌症的發生。 2. 挑選富含 Omega-3 魚類,抗發炎、保護心血管. 蛋白質的選擇,建議多選擇富含 Omega-3 的魚類 (鮪魚、秋刀魚、鯖魚、鮭魚等),並以白肉替換紅肉,除含豐富蛋白質外,更具抗發炎及保護心血管的好處。 3. 善用薑黃等天然辛香料,防癌增添風味.

  5. 2024年1月29日 · 足夠的營養支持是癌症患者治療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 營養師提醒,友要吃得足夠,不只是很飽還要「吃得對」。 面對治療期間常見的副作用導致飲食問題,可變換進食方式或食材,確保足夠攝取量讓身體有足夠的營養及體力渡過治療期間。 40 歲陳先生在確診罹患鼻咽癌後積極抗,力行少油、少鹽、高纖的健康飲食,原本就不胖的他體重因此減輕了好幾公斤,第一次化療後,白血球指數更掉到 2,700/µl(微升),無法做下一次化療,醫師叮囑他回家休息,「胖點再來」,對於無法順利化療,陳先生感到非常沮喪。 營養師指導衛教,建議陳先生應該加強瘦肉、魚肉等高蛋白飲食攝取,並針對其 BMI 設計治療期間所需的具體蛋白質份量,藉此提升免疫力及肌耐力,之後白血球數值回升,陳先生順利接續之後的化療療程,朝恢復健康之路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