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3日 · 惠敏校長以國立臺灣大學睡眠實驗室網站所示,平常人睡眠有深淺四個階段,可從腦波的變化觀測。 大腦有860億個神經元,以不一樣的節奏同步成「腦波交響樂」。

  2. 2015年12月10日 · 怎樣才能睡得「剛剛好」,不貪睡也不過度用功?在佛典中,佛陀曾說明睡眠「過與不及」的影響與果報,並教導眾生當勤於修行,止息貪、瞋、癡三毒,自然睡得恰到好處,修行也得力。 貪睡後患無窮 在《法句譬喻經‧卷一》,佛陀講述了貪睡的果報。

  3. 再配合禪修的方法,如打坐、參話頭、默照、直觀等,. 達到清淨無染的境界。. 禪修的人同時也需要「調五事」,即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的五種基本工夫:. (一)調飲食:飲食要適當,不宜過量或不足,營養要均衡。. 不吃太刺激的食物,例如濃茶、咖啡等,會 ...

  4. 能夠沒有念頭嗎?. 當你將集中心進一步擴大,最後自我和環境的分別感就會消失。. 進入較深的層次後,不論是感受到的,. 或是聽到、看到的,都和自己一樣。. 更深入一層,. 你會覺得自身中有一個無限寬廣的宇宙,但這個體驗仍不是禪。. 文/聖嚴師父‧中 ...

  5. 事實上,生活是很簡單的,而中國禪宗的禪,不論是深、是淺,都是離不開生活的。. 一般人聽到禪的修行,認為就是在打坐,但是從禪宗開創者六祖惠能的傳記、文獻來看,未曾發現他是在打坐的,他只是因聽到《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 ...

  6. 原因是道場地方太小了,沒有空間可以擺床。 雖然沒有床,卻更符合原始佛教時代,修行人少欲知足、精進勇猛的頭陀精神;而沒有床的道場,更顯示師父為法不休的菩提心,以及隨遇而安、靈活應變的特質。

  7. 2020年4月1日 · 禪坐是最直接的鍊心方法,當身體不動時,較能細緻地觀察並調伏自己的心。. 心就像水,假如水一直在波動,映照出來的影像是扭曲的,反之,若水能平穩不動,便能照見事物的本質。. 「慧」,某個層面是實證,除了肉體的生命之外,還有「法身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