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備理事 (英語: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Federal Reserve Board of Governors;Federal Reserve Board ,簡稱 聯準會 美國 備系統 的主要管理機關。 該負責監管132個備銀行,幫助推行貨幣政策。 聯準會理事由 總統 任命, 參議院 批准任期14年。 [1] [2] 委員. 聯準會轄下有八個委員。 [3] 董事事務委員. Committee on Board Affairs. 消費者暨社區事務委員. Committee on Consumer and Community Affairs. 經濟暨金融監測與研究委員.

    姓名
    銀行
    開始日期
    結束日期
    弗雷德里克.A.德拉諾 (英语:Frederic A.
    1914年8月10日
    1918年7月21日
    1914年8月10日
    1918年8月9日
    威廉.P.G.哈丁 (英语:William P.G.
    1914年8月10日
    1922年8月9日
    阿道夫.C.米勒 (英语:Adolph C.
    1914年8月10日
    1936年2月3日
    • 柏南奇是誰?
    • 柏南奇的學術貢獻?
    • 柏南奇加入聯準會初期
    • 柏南奇擔任聯準會主席
    • 次貸風暴後,柏南奇如何復甦經濟?
    • 柏南奇連任聯準會主席
    • 柏南奇卸任聯準會,加入美國智庫

    柏南奇是美國猶太裔經濟學家、也是 2022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曾任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班・柏南奇(Ben Bernanke)1953 年 12 月 13 日出生於美國喬治亞州的奧古斯塔,在南卡羅來納州一個名叫狄龍的小村子長大。柏南奇於 1975 年從哈佛畢業。在此之後,他進入麻省理工學院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在那裡,他在著名經濟學家斯坦利・費希爾(Stanley Fisher)的指導下系統學習了總體經濟理論。柏南奇本人的研究興趣主要是大蕭條,他的畢業論文研究的就是這個話題。 1979 年,柏南奇獲得了博士學位。此後,他進入了史丹佛大學擔任助理教授,並於 1983 年升為副教授。在史丹佛期間,柏南奇發表了一篇關於大蕭條的重要論文,這篇論文認為相比於貨幣供給的下降,金融系統的失靈是造成大蕭條的...

    在學術研究上,柏南奇最大的貢獻有兩個:一是對 1929 年大蕭條的經濟史研究,二是對「金融加速器理論」的探討。在柏南奇之前,已經有很多著名學者對其給出了自己的解釋。例如,凱因斯主義者認為,大蕭條的產生源於有效需求不足,而貨幣主義者則認為,大蕭條源於貨幣供應量的崩潰。 柏南奇的解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是以上這些觀點的綜合。和貨幣主義者的觀點類似,柏南奇認為大蕭條的發生確實是源於流動性的緊縮,但造成這一切的根源卻是當時存在的金本位制度。正是金本位制度的固有缺陷導致了 20 世紀 30 年代的黃金盈餘國對黃金流入進行沖銷,從而引發了貨幣收緊。而這種貨幣的緊縮又透過金本位制度傳導到了整個世界。 柏南奇在書中援引了大量的事實和數據,說明了越早放棄金本位制的國家,從大蕭條中復甦越快,從而反證了金本位制度...

    2002 年初的一天,正在學校辦公的柏南奇接到了一個來自華盛頓的電話。電話的那頭是時任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格倫・哈伯德(Glenn Hubbard)。他代表總統小布希總統詢問柏南奇,是否有興趣改變一下現狀,走出學校,去為美國聯準會工作。 接到這個邀請後,柏南奇猶豫了。對於他這樣一個久居象牙塔中的人來說,為聯準會工作將意味著放棄很多東西:他將遠離他熟悉的教學和科學研究,辭掉剛剛擔任不久的《美國經濟評論》的主編(《美國經濟評論》是經濟學界影響最大的雜誌,對於經濟學者來說,擔任該刊的主編是一個極高的榮譽),甚至自己的女兒都要離開她的朋友,跟自己轉學到華盛頓去。不過,作為一個總體經濟學家,學以致用的衝動最終說服他說服了自己,於是他向哈伯德回應,願意去華盛頓「參加面試」。 這場「面試」進行得十...

    2006 年,執掌美國聯準會長達十九年的傳奇人物葛林斯潘卸任,柏南奇被任命為了美國聯準會主席。在葛林斯潘掌舵美國聯準會時期,為了刺激經濟,一直採用低利率政策,這一政策在房地產市場上催生出了巨大的泡沫,這也催生了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迅速發展。 與此同時,葛林斯潘又奉行放任政策,對衍生品市場上的各種創新少有監管。在這樣的背景下,金融機構將蘊含巨大風險的次級貸款打包成各種金融產品進行出售,於是,產生於次貸市場的風險就瀰漫到了整個經濟圈裡。整個世界都已經鋪滿了火藥,就等火被點燃了。 就在柏南奇接棒葛林斯潘的同時,火被點燃了。從 2006 年的春季開始,市場預期發生改變,房地產價格開始出現下降,次貸違約現象開始出現。本來,這只不過是一個小火苗,市場自身的調節很快就能把它掐滅。不過,在各種衍生品、金融槓桿...

    危機來得很猛,但去得也比較快。不久之後,金融市場上的混亂基本結束了,但是,柏南奇卻並沒有因此而能夠輕鬆。當危機過去後,下面要做的就是經濟復甦。但怎麼推動這一切呢?當時,主流的觀點是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保持一個較高的通膨率,直到經濟成長和就業恢復。包括美國聯準會副主席(同時也是後來的主席)葉倫(Janet Yellen)、芝加哥聯準會主席 Charles Evans、紐約聯準會主席 William Dudley 在內的巨頭們都支持這種方案。 不過,作為一名優秀的貨幣經濟學家,柏南奇對這種激進的方案卻很猶豫。他當然知道,寬鬆的貨幣政策會更利於成長,但他也深知,通膨就像是毒品,一旦用上了就很難停下來,而這對於經濟的傷害可能是十分致命的。在綜合考慮了經濟成長和物價穩定這兩個目標之後,柏南奇選擇了比較...

    2010 年時,柏南奇任美國聯準會主席滿一屆,在參議院審議其連任申請時,得票是 70 比 30 ,而葛林斯潘在上一次連任時,得票則是 89 比 4 。兩相對比之下,就可以看到這位幫助美國度過了最困難時刻的英雄到底有多麼備受爭議。在第二個任期,柏南奇的主要任務依然是在通貨膨脹與經濟成長這兩個目標之間走鋼絲。為了兼顧這個目標,他一邊小心翼翼地制定著量化寬鬆政策,一方面又仔細地評估著經濟狀況,以求在合適的時候退出量化寬鬆。 然而,柏南奇並沒有在自己的任期內結束量化寬鬆。 2014 年 1 月,柏南奇任期任滿,如何在兩個目標之間走鋼絲的任務從交棒給了他的繼任者葉倫。值得慶幸的是,在柏南奇卸任前,美國的經濟狀況已經出現了明顯好轉,社會上對其的評價也開始改善。路透社曾在 2013 年底對金融分析師進行了...

    當柏南奇從美國聯準會主席的位置上退下後,他終於可以回到學術界,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來觀察聯準會、觀察經濟了。他選擇加入了美國著名的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出任傑出研究員。有意思的是,他為自己選擇的研究話題依然是「從大蕭條中促進經濟強勁復甦」。 最近一次關於他的消息, 4 月份時關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一個討論會。柏南奇在討論中指出,目前的疫情和大蕭條是本質不同的,前者源於實體經濟,而後者則源於金融市場,然後傳導到實體經濟。在他看來,只要保持好金融體系的運作,那麼疫情的影響就是短暫的,疫情一結束,經濟就可以迅速恢復。柏南奇的這個預測會準確嗎?現在要下結論恐怕還為時過早。不過,從柏南奇本人的經歷,我們或許可以看到,對於危機的預判固然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應該是正確的行動。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1...

  3. 2024年5月2日 · 聯準會Federal Reserve Board): 這是美聯儲的主管機構簡稱 FED聯準會的主席和其他成員由美國總統任命並在參議院的批准下提名聯準會主要負責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并監督聯邦儲備系統的運作

  4. 2021 年 11 月底為了維持美國一貫經濟政策美國總統拜登提名聯準會現任主席鮑爾 2 度執掌聯準會FED 主席任期 聯準會主席副主席必須是同時是聯準會理事任期則為 4 年,可以連任多個任期。

  5. 2024年3月15日 · 美國聯準會理事克里斯多福·沃勒Christopher Waller)。 (資料照:AP) 根據 《華爾街日報》的報導 ,川普任命的 Fed 理事克里斯多福·沃勒Christopher Waller)挑戰經濟正統觀念,他對美國經濟將實現軟著陸的預言成真,影響力隨之上升。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如果川普明年重新入主白宮,Waller 有可能成為鮑威爾(Jerome...

  6. 2024年5月17日 · 聯邦準備制度 (英語: Federal Reserve System ,縮寫 FRS ,又稱 聯邦準備局 (英語: Federal Reserve ,縮寫 FR 或 FdR ),簡稱 聯準局 、 美聯準 、 Fed 或 FeR ), 美國 的 中央銀行 體系,依據 美國國會 通過的1913年《 聯邦準備法案 (英語:Federal Reserve Act) 》而創設,以避免再度發生類似 1907年的銀行危機 。 整個系統包括 聯邦準備理事會 、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 聯邦準備銀行 、三千家會員 銀行 及3個諮詢委員會(Advisory Councils)。 總部位於華盛頓特區 埃克斯大樓 。 歷史 [ 編輯] 埃克斯大樓 (總部大樓)南側.

  7. 2023年3月14日 · 鮑威爾(Jerome Hayden Powell是第16任美國聯準會主席其政黨背景為共和黨。 鮑威爾出生於華盛頓特區,父母都是高知識份子,父親是律師,母親則是一名數學家。 如此強大的家庭背景以及之後擁有的財富也讓他被戲稱為是有史以來最有錢的聯準會主席。 鮑威爾教育背景. 鮑威爾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政治系,之後再到喬治城大學攻讀法律博士。 很有趣的是,從第2次世界大戰之後,所有Fed主席都具有經濟學博士學位。 而且近20年來,每位聯準會主席都是全球相當知名且地位崇高的經濟學家。 從大家熟知的葛老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是紐約大學經濟學博士,葉倫(Janet Louise Yellen)則是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 就連聯準會裡頭也有高達300位的經濟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