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6日 · 根據疾病管制署資料指出,肺炎鏈球菌的主要的傳染途徑有二,其一為人與人直接接觸到帶菌者的口鼻分泌物,其二為吸入含有此病菌之飛沫,但通常需長時間或密切切處才可能受到感染;雖然一般人均可能受到感染,但嬰幼兒、年長者、免疫力低落者、慢性病患

  2. 接種預防疫苗、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尤其爆發呼吸道傳染病期間,均是重要預防方法。萬一出現懷疑症狀,更應盡快帶往求醫。10Life為大家綜合了肺炎鏈球菌可引起的症狀、感染原因、傳染途徑及治療方法,折解大眾對肺炎鏈球菌的迷思。

  3. 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pneumococcus)能引起多種侵襲性疾病,主要包括敗血症、肺炎、腦膜炎、關節炎、骨髓炎、心包膜炎、溶血性尿毒症、腹膜炎等,其症狀之表現因感染部位之不同而異。. 中耳炎、鼻竇炎和支氣管炎非屬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疾病 ...

  4. 肺炎鏈球菌的帶菌者可能會因為本身免疫功能減低或同時感染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等,導致細菌從呼吸道或血液侵襲器官,進而引發中耳炎、敗血症、菌血症、肺炎及腦膜炎。

  5. 肺炎鏈球菌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引起 之侵襲性疾病 如:敗血症、肺炎、腦膜炎、關節炎、骨髓炎、心 包膜炎、溶血性尿毒症、腹膜炎...等。 檢驗條件 正常無菌部位檢體中分離並鑑定出肺炎鏈球菌。 無菌部位檢體,大致包含:血液

  6. 肺炎鏈球菌的帶菌者可能會因為本身免疫功能減低或同時感染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等,導致細菌從呼吸道或血液侵襲器官,進而引發中耳炎、敗血症、菌血症、肺炎及腦膜炎。 六、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 變化極大,目前仍不清楚。 可能很短,約1~3天。 七、可傳染期(Period of communicability) 只要鼻咽部分泌物帶菌即具傳染力,一般而言,在使用有效之抗生素治療後的24小時內,便不具有傳染力。 八、感染性及抵抗力(Susceptibility and resistance) 一般人被認為均有感受性,不過嬰幼兒、老年人、免疫力低下患者或本身具有慢性疾病患者更易遭受感染。

  7. 肺炎鏈球菌寄居在人類上呼吸道,像是鼻與咽喉藉著飛沫傳染。 肺炎鏈球菌引發疾病時,常造成中耳炎和肺炎。中耳炎的患者容易發燒、耳痛、有耳朵分泌物,甚至會聽力受損。

  8. 傳播方式. 肺炎鏈球菌主要經患者咳嗽和打噴嚏而產生的飛沫,或與患者親密接觸和觸摸被該菌污染的物件而傳播,通常需要長時間或密切接觸才容易遭受感染。 潛伏期.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潛伏期變化極大,目前仍不清楚詳細的天數,短則1-3 天。 發病症狀. 感染肺炎鏈球菌可能有發高燒及依據感染部位不同而出現不同症狀,常見為咳嗽、氣喘、胸痛或是頭痛、頸部僵硬、嘔吐、意識不清等症狀。 侵襲性感染病患常見的臨床症狀,以肺炎、菌血症、敗血症及腦膜炎最常見。 肺炎的臨床症狀包括發燒、畏寒、胸痛、咳嗽、呼吸急促以及呼吸困難等症狀。 腦膜炎的臨床症狀包括頭痛、噁心、發燒、頸部僵硬、抽搐、昏迷等神經學症狀。 兒童得病後可能出現痙攣、癲癇、智障、聽力障礙等後遺症。 預防方法.

  9. 肺炎鏈球菌主要傳染途徑? 一、正常幼童的鼻咽腔也潛伏有肺炎鏈球菌,一旦感冒或是免疫力降低 時,肺炎鏈球菌就可能從呼吸道或血液入侵人體。 二、經由飛沫傳染:經由在咳嗽或是打噴嚏時,從口腔或鼻腔出來飛沫, 或是接觸受到飛沫汙染的物品傳播。

  10. 2023年10月3日 · 肺炎鏈球菌對部分抗生素已產生高抗藥性,因此預防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目前最全面有效的疫苗是「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公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