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西昌街224巷 ,常稱作 青草巷 ,是 臺北市 萬華區 的一條巷道,位於 艋舺龍山寺 、 艋舺地藏王廟 附近。 青草巷因有許多販賣青草中藥的集中地而聞名最早的草藥店可追溯至超過100年前如今仍保存 清代 的路街分布 [1] 。 2015年, 臺北市政府青草巷歷史建築群 列為 歷史建築 ,成為 文化資產 。 [2] 歷史 [ 編輯] 關於青草巷的起源有許多說法。 一說 艋舺 早期開墾時疾病眾多,居民通常賴口傳偏方或龍山寺的藥籤,民眾因而到附近青草店買青草治病 [3] [4] ,因此又被稱為「救命街」 [5] ,也有「龍山寺旁的草藥特別有效」的傳言;一說萬華附近是 遊廓 ,許多人至此尋求草藥治療性病 [6] 。 龍山寺的周圍很早有青草藥店聚集。

  2. 西昌街224巷 ,常称作 青草巷 ,是 台北市 万华区 的一条巷道,位于 艋舺龙山寺 、 艋舺地藏王庙 附近。 青草巷因有许多贩卖青草、中药的集中地而闻名,最早的草药店可追溯至超过100年前,如今仍保存 清代 的路街分布 [1] 。 2015年, 台北市政府 将 青草巷历史建筑群 列为 历史建筑 ,成为 文化资产 。 [2] 历史 [ 编辑] 关于青草巷的起源有许多说法。 一说 艋舺 早期开垦时疾病众多,居民通常赖口传偏方或龙山寺的药签,民众因而到附近青草店买青草治病 [3] [4] ,因此又被称为“救命街” [5] ,也有“龙山寺旁的草药特别有效”的传言;一说万华附近是 游廓 ,许多人至此寻求草药治疗性病 [6] 。 龙山寺的周围很早有青草药店聚集。

    • 地名考究
    • 歷史沿革
    • 地理位置
    • 分區發展
    • 人口
    • 政治
    • 教育

    「萬華區」是個行政區名,若「萬華」一詞被指為地名,則是專指艋舺這一地區;萬華又稱為艋舺,日治時,因艋舺以台灣話發音(Báng-kah),與佛典中日語發音的「万華〔萬華〕/まんか〔まんくわ〕Manka ? [註 1]」相似,「艋舺」因此易名為「萬華」,今日台灣人猶稱其為「艋舺」。艋舺原為台灣原住民平埔族凱達格蘭族語「獨木舟」之意,因其為港口,多見獨木舟。艋舺因港商之利,曾經盛極一時,於清治時期,與台南府城、彰化鹿港並列為三大重要城市,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現則有城市結盟。同屬南島語系的菲律賓語bangka,亦有船之意。

    本區原是凱達格蘭族(巴賽族)的雷里社、沙蔴廚社與里未社的活動範圍。原名艋舺,為凱達格蘭語獨木舟的音譯,因萬華西側為新店溪的港口,先民開發時有很多獨木舟停靠,因而得名。大正9年(1920年),取萬年繁華之意,改稱萬華:102。 1. 康熙23年(1684年)劃屬諸羅縣。 2. 雍正元年(1723年)改隸新成立的彰化縣。9年(1731年)改隸新成立的淡水廳。 3. 光緒元年(1875年)設立臺北府,改隸新成立的淡水縣。11年(1885年)設立福建臺灣省。 4. 明治28年(1895年)臺灣進入日治時期,今日萬華區分屬艋舺、下崁、加蚋仔三個街庄,隸屬於臺北縣臺北出張所(艋舺、下崁)與枋橋出張所(加蚋仔)。30年(1897年)劃歸臺北辨務署與新莊辨務署。31年(1898年)新莊辨務署併入三角湧辨務署...

    萬華區共有36個里,經過幾次行政區重畫後,目前的萬華區南以新店溪與新北市中和區、永和區為界,西以淡水河、新店溪與新北市三重區、板橋區分隔,北邊與大同區 中山區 以忠孝西路二段為界,東邊則以中華路與中正區接壤。 萬華區南北發展主軸為中華路、康定路及萬大路、東西主軸為和平西路。在大眾運輸方面,除了臺鐵萬華車站外,還有台北捷運板南線、松山線的西門站和龍山寺站,以及興建中的萬大線加蚋站,共3座捷運站。

    萬華區內可以分為幾個小區: 1. 北部為艋舺 1.1. 北邊的西門町為購物娛樂、商業、電影藝術文化中心,臺北市電影主題公園也設於西門町內。 1.2. 西邊的艋舺傳統街區為歷史、寺廟街區,其中有二級古蹟艋舺龍山寺、青草巷、剝皮寮、三級古蹟艋舺青山宮、華西街夜市等,外國遊客絡繹不絕。 1.2.1. 東三水街市場:位於剝皮寮旁的的東三水街市場的歷史悠久,更是當地人每天都會造訪的地方,市場內的蔬菜、水果和肉類皆一應俱全且極為新鮮,也包含各式生活用品及服飾類,可以說是非常繽紛的一座市場。 1.2.2. 青草巷:緊鄰龍山寺旁的街道便是著名的青草巷,還沒走到路口,一陣青草香便隨之撲鼻而來,有別於以往中藥店販賣乾燥藥材煎藥,青草巷是以販賣新鮮的青草為特點,店家不多,卻有上百種的草藥供顧客選擇,是台灣非常少見...

    根據臺北市萬華區戶政事務所及臺北市政府民政局統計,2023年底萬華區戶數約7.9萬戶,人口約17.4萬人,其中男性人數為84,165人,女性人數為89,487人,性別比約為94.05,是臺北市性別比最高的行政區。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華江里與騰雲里,2023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8,001人與2,883人。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萬華區南機場附近興建了大量眷村,所以中華路二段至萬大路間的外省人比率較高,除此之外多以本省人為主。而南機場夜市至青年公園之間,隨後又新建了大量的國宅,也發展出萬華區特有的國宅文化。

    區政組織

    萬華區公所是臺北市政府在萬華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臺北市政府。區長由市長任命,其任期為無任期保障。在區長、副區長及主任秘書之下,設有5課4室等9個內部單位。

    大專院校

    1.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城區部)

    高級中學

    1. 台北市立華江高級中學 2. 台北市立大理高級中學

    國民中學

    1. 臺北市立龍山國民中學 2. 台北市立萬華國民中學 3. 台北市立雙園國民中學 4. 台北市立大理高級中學附設國民中學

  3. 2018年6月29日 · 西昌街224巷路標 西昌街224巷常稱作青草巷是臺北市 萬華區的一條巷道位於艋舺龍山寺艋舺地藏王廟附近青草巷因有許多販賣青草中藥的集中地而聞名最早的草藥店可追溯至超過100年前如今仍保存清代的路街分佈 [1]。

  4. 艋舺夜市 位於 台灣 台北市 萬華區 廣州街,或稱為 萬華夜市 ,範圍包括 廣州街 、 梧州街 、 西昌街 (又稱 廣州街夜市 、 梧州街夜市 及 西昌街夜市 )。 由於位處市中心一帶以及鄰近著名景點 艋舺龍山寺 和 華西街觀光夜市 ,因此亦吸引不少食客、旅客前來。 在晚上尤為熱鬧,事實上其在白天亦有營業。 民國92年(2003年) SARS事件 後,台灣各地夜市均出現一片蕭條, 台北市政府 與萬華區一帶的相關人物組成萬華振興委員會,當時的 中華民國總統 陳水扁 及 台北市長 馬英九 更一同訪視萬華一帶 [1] 。 萬華夜市與華西街夜市合共4條街道更首次舉行一連四星期的聯合促銷,活動揭幕時大隊更走上 艋舺青山宮 上香祈福,並繞經各過夜市,隨後發放 平安米 、 平安水 及 點卷 [2] 。

  5. 万华区 ( 台湾话 : Bān-huâ-khu ; 客家话 :Van-faˇ-kiˊ),旧称“艋舺”,位于 台湾 台北市 西部,是于1990年由原 龙山区 、 双园区 大部份区域及 城中区 、 古亭区 小部份区域合并而成的行政区。. 发展历史较早,境内拥有不少古迹,也有青少年与国际观光客 ...

  6. 艋舺夜市 位於 台灣 台北市 萬華區 廣州街,或稱為 萬華夜市 ,範圍包括 廣州街 、 梧州街 、 西昌街 (又稱 廣州街夜市 、 梧州街夜市 及 西昌街夜市 )。 由於位處市中心一帶以及鄰近著名景點 艋舺龍山寺 和 華西街觀光夜市 ,因此亦吸引不少食客、旅客前來。 在晚上尤為熱鬧,事實上其在白天亦有營業。 民國92年(2003年) SARS事件 後,台灣各地夜市均出現一片蕭條, 台北市政府 與萬華區一帶的相關人物組成萬華振興委員會,當時的 中華民國總統 陳水扁 及 台北市長 馬英九 更一同訪視萬華一帶 [1] 。 萬華夜市與華西街夜市合共4條街道更首次舉行一連四星期的聯合促銷,活動揭幕時大隊更走上 艋舺青山宮 上香祈福,並繞經各過夜市,隨後發放 平安米 、 平安水 及 點卷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