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臺東縣成功鎮台11線東部海岸公路上,有一處文化遺址,名為「成廣澳文化地景公園,原為「廣恆發商號」遺址,曾是臺灣東部最大的商號。. 建築樣式為「巴洛克」式的三拱式牌樓以及磚拱騎樓式的「亭仔腳」,均以石材建造,氣派大方,由此可想見當時溫家 ...

  2. 臺東縣成功鎮臺11線的一旁,矗立著一面美麗卻又殘破的牆面,這裡是成廣澳文化地景,也是百年前東海岸第一家商號「廣恆發商號」的遺址。. 成廣澳文化地景主要包含兩部分,分別為巴洛克式的三拱式牌樓,以及磚拱騎樓式的亭仔腳,儘管現在只剩斷垣殘壁 ...

  3. 從台11線往花蓮的方向駛去,一處海灣地形彷彿是螃蟹雙鉗相接所圍成的小港漁港旁,矗立著見證成功鎮繁華歷史開端的「廣恆發商號」遺址。 成廣澳文化地景即為昔日東台灣第一商號「廣恆發」遺址,廣恆發商號乃屏東內埔人溫泰坤先生移居成功時所建,藉由此

  4. 成廣澳文化地景位在臺東縣成功鎮忠孝里成廣路,是比照鄰近的歷史建築廣恆發商號殘跡來製作的,是一種新概念、具有解說及教育的雙重意義。 日治時期大正年間,屏東縣內埔客家人溫泰坤於大正5年(1916)興建廣恆發

  5. 臺東縣成功鎮台11線東部海岸公路107.5k,有一處文化遺址,名為「成廣澳文化地景公園原為「廣恆發商號」遺址,曾是臺灣東部第一家商號。. 建築樣式為「巴洛克」式的三拱式牌樓以及磚拱騎樓式的「亭仔腳」,均以石材建造,氣派大方,由此可想見當時溫 ...

  6. 2018年3月14日 · 從台11線往花蓮的方向駛去,一處海灣地形彷彿是螃蟹雙鉗相接所圍成的小港漁港旁,矗立著見證成功鎮繁華歷史開端的「廣恆發商號」遺址。成廣澳文化地景即為昔日東台灣第一商號「廣恆發」遺址,廣恆發商號乃屏東內埔人溫泰坤先生移居成功時所建 ...

  7. 成廣澳文化地景位在臺東縣成功鎮忠孝里成廣路,是比照鄰近的歷史建築廣恆發商號殘跡來製作的,是一種新概念、具有解說及教育的雙重意義。

  8. 成廣澳文化地景,為「廣恆發商號」遺址,最早是由屏東內埔的客家人溫泰坤於1894年(清朝光緒20年)來到成廣澳創立商號並以販賣米、鹽等日常生活用品為主,曾是花東地區最大的商鋪,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緣故,溫家後代搬離此處「廣恆發商號」因而荒廢 ...

  9. 臺東有高山、有縱谷、有溪流、有海洋,來到臺東能夠徜徉在沒有邊界的自然教室,全然的放空,體驗這塊美麗的土地,享受自在愜意的慢活步調。 臺東,靠山面海,孕育了豐富的自然生態與物產。

  10. 位於臺東縣成功鎮的成廣澳文化地景公園,原為廣恆發商號的遺址,透過現今殘存的磚拱騎樓式亭仔腳,不難發現其門柱、雕飾和式樣都是當時東部地區相當罕見的,據傳二戰期間廣恆發商號因目標顯著,曾被美軍視為轟炸目標。. 事實上,廣恆發商號大約創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