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臺灣青年的發刊構想是什麼? 相關

    廣告
  2. Agoda一站式自助預訂,無手續費,慳錢慳時間,仲畀你精明旅遊貼士! 提早預訂鎖定低價,或者留待最後召集大劈價,不同旅遊方式都有最抵優惠。

    • 香港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搜尋結果

  1. 臺灣青年的發刊構想是當時留日的 彭華英 林仲澍 1920年 1月11日,在 蔡惠如 寓所舉辦的新民會創立大會上所提出並獲得成員一致通過在蔡惠如林獻堂等人募捐而解決資金問題後於1920年7月16日在東京正式發行 [2] 。 而從第1卷第1期發行到 1922年 2月15日發行第4卷第2期為止,共發行了18期,但由於第2卷第3號曾發行兩種版本,故也有算為19期 [1] [2] 。 而後在1922年4月1日,《臺灣青年》更名為《臺灣》 [註 1] ,繼續在東京發行了19期 [2] 。 《臺灣青年》在當時除了在日留學生之外,在臺灣的學生之中也有不少讀者,而與日本當局關係良好的仕紳 辜顯榮 與 林熊徵 等人也曾出錢贊助《臺灣青年》 [1] 。

  2. zh.wikipedia-on-ipfs.org › wiki › 臺灣青年臺灣青年

    臺灣青年的發刊構想是當時留日的彭華英與 林仲澍 於1920年1月11日在蔡惠如寓所舉辦的新民會創立大會上所提出並獲得成員一致通過在蔡惠如林獻堂等人募捐而解決資金問題後於1920年7月16日在東京正式發行 [2]。

  3. 臺灣青年不只是思想啟蒙的載體,更牽涉至殖民地臺灣知識份子對於近代知識的建構,包括其本身與西方日本的接觸經驗,與來自中國的影響和作為日本殖民地的關係,所呈現的重層之知識建構進路概念知識的傳播實為從另一場域建置複製再現於另一場域的在地過程因此,臺日雙方於臺灣青年版面的對話或對譯,都可視為一種論述的間隙」(in-between)協商空間。 承上,本文將分析此刊三類翻譯性質的篇章:一、作者、譯者同一人的自我翻譯;二、《臺灣青年》原刊篇章的翻譯;三、譯自日本書刊或演說文之篇章。 並據此考察出臺日之間思想資源上的引用、翻譯、挪用策略,及篇章譯介的語藝(rhetorical criticism)歷程,即譯者如何經由語言符號聯結特定議題,轉換至動員公眾的共識經過。

  4. 其他人也問了

  5. 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說1920年代的文化協會與臺灣青年》 作者:國立臺灣文學館. 時間:1920. 地點:臺北市大同區. 1920年代的臺灣是什麼樣子呢當時的臺灣是日本殖民統治下的一座島島小小的島上因為受到日本殖民的歧視與壓榨從中興起了熱烈的民族情緒也引發了相應而來的各種活動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灣文化協會臺灣青年等讓我們一同回頭看看當時的臺灣島上臺灣人們演繹出什麼樣的臺灣風景。 下載. 問題回報. 分享. 收藏. 點閱數: 0 收藏數:0. 前言. 1920年代的臺灣,是大日本帝國殖民統治下的一座島,當時島上正值民族運動興起的時期,基於大日本帝國的歧視與壓制,從中激發起熱烈的民族情感。

  6. 臺灣青年的發刊以及東京新民會的成立可視為殖民地臺灣新文化運動的重要起點直到1927年間反殖民活動開始左傾以前新文化運動的整體訴求也大致集中體現在臺灣青年創刊號卷頭辭所揭櫫的民族自決的尊重男女同權的實現勞資協調的運動這三大目標之中。 儘管《臺灣青年》各期內容,並未有豐富的文學創作,但包括〈卷頭辭〉與陳炘〈文學與職務〉、陳端明〈日用文鼓吹論〉在內,知識份子之間普遍開始接觸了新文化運動的種子。 文學與職務 評論。 作者陳炘。 發表於1920年7月16日,《臺灣青年》創刊號。 〈文學與職務〉為目前所見最早集中探討殖民地文化改革、鼓吹提倡新文學觀點的作品之一。

  7. 《 台湾青年 》是 台湾日治时期 在日本留学的台湾人所组成之团体 新民会 的机关刊物,出刊形式为月刊,由 蔡培火 担任编辑与发言人,而实际负责编辑者有 林呈禄 与 彭华英 等人 [1] [2] 。 《台湾青年的发刊构想是当时留日的 彭华英 与 林仲澍 于 1920年 1月11日,在 蔡惠如 寓所举办的新民会创立大会上所提出,并获得成员一致通过,在蔡惠如、林献堂等人募捐而解决资金问题后,于1920年7月16日在东京正式发行 [2] 。 而从第1卷第1期发行到 1922年 2月15日发行第4卷第2期为止,共发行了18期,但由于第2卷第3号曾发行两种版本,故也有算为19期 [1] [2] 。 而后在1922年4月1日,《台湾青年》更名为《台湾》 [注 1] ,继续在东京发行了19期 [2] 。

  8. 1920年,《臺灣青年第一次在東京發行卷頭詞寫著:「厭惡黑暗而仰慕光明反抗橫暴而從正義排斥利己的排他的獨尊的野獸生活……是這樣的覺醒了! 創刊號同時邀請來了一群具份量的日本學者助陣,包括曾經擔任東京市長、貴族院議員的阪谷芳郎,以及當時活躍的政治思想家吉野作造。 其中一位明治大學的教授泉哲,在他的文章〈告臺灣島民〉中,呼籲臺灣人應該自己肩負起文化教育的責任。 他認為,日本總督府在臺灣的統治方針,只集中在物質開發,對於精神層面,則毫無貢獻,付之闕如。 假如臺灣人還對此採取事不關己的態度,只會讓自己的前途黯淡無光。 所以他說: 「臺灣並非總督府的臺灣,而是臺灣島民的臺灣,必須對此有所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