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12日 · 草岭古道 ,是一条连接 台湾 新北市 贡寮区 远望坑与 宜兰县 头城镇 大里山区的步道。 属古代 淡兰古道 北路一部分,亦为目前仅存的路段之一。 “草岭”之名得自海拔较高处道旁山岭 芒草 生长茂盛,几乎不存其余树种。 古道长约8.5 公里 ,途中有 雄镇蛮烟碑 、 虎字碑 等经过政府审查认定的古迹,于垭口及宜兰县部分可远望 龟山岛 。 在失去运输用途后,古道近年来已成为热门景点,目前由 交通部观光局 东北角暨宜兰海岸国家风景区 负责经营管理。 历史 [ 编辑] 清代以前 [ 编辑] 据《 台湾省通志 》记载,一位 台湾原住民 平埔族 辟建了 台北 与 宜兰 间的山路,后来的人也都循着这条路线,出入往来两地,这就是最早见诸文献上的淡兰古道。

  2. 草嶺古道 ,是一條連接 台湾 新北市 貢寮區 遠望坑與 宜蘭縣 頭城鎮 大里山區的步道。 屬古代 淡蘭古道 北路一部分,亦為目前僅存的路段之一。 「草嶺」之名得自海拔較高處道旁山嶺 芒草 生長茂盛,幾乎不存其餘樹種。 古道長約8.5 公里 ,途中有 雄鎮蠻煙碑 、 虎字碑 等經過政府審查認定的古蹟,於埡口及宜蘭縣部分可遠望 龜山島 。 在失去運輸用途後,古道近年來已成為熱門景點,目前由 交通部觀光局 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 負責經營管理。 歷史 [ 编辑] 清代以前 [ 编辑] 據《 台灣省通志 》記載,一位 台灣原住民 平埔族 闢建了 臺北 與 宜蘭 間的山路,後來的人也都循著這條路線,出入往來兩地,這就是最早見諸文獻上的淡蘭古道。

  3. 草嶺古道為淡蘭古道北路入蘭正道的末段。 淡蘭中路:暖暖為起點,經平溪(十分)至雙溪(柑腳、泰平)—到宜蘭 外澳此路線為先民為生存耕山開闢的生活民道承載著從拓墾到族群械鬥及和解的庶民記憶沿途可見梯田駁坎及石砌土地公廟等先民信仰寄託 [1]。

  4. 草嶺古道 ,是一條連接 台灣 新北市 貢寮區 遠望坑與 宜蘭縣 頭城鎮 大里山區的步道。 屬古代 淡蘭古道 北路一部分,亦為目前僅存的路段之一。 「草嶺」之名得自海拔較高處道旁山嶺 芒草 生長茂盛,幾乎不存其餘樹種。 古道長約8.5 公里 ,途中有 雄鎮蠻煙碑 、 虎字碑 等經過政府審查認定的古蹟,於埡口及宜蘭縣部分可遠望 龜山島 。 在失去運輸用途後,古道近年來已成為熱門景點,目前由 交通部觀光局 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 負責經營管理。 歷史 [ 編輯] 清代以前 [ 編輯] 據《 台灣省通志 》記載,一位 台灣原住民 平埔族 闢建了 臺北 與 宜蘭 間的山路,後來的人也都循著這條路線,出入往來兩地,這就是最早見諸文獻上的淡蘭古道。

  5. 魷魚公廟或稱 草嶺古道埡口土地公廟 ,是位於 臺灣 新北市 貢寮區 福隆里 草嶺古道 埡口 處的 土地祠 ,因土地公配祀二位土地婆而引起注目。 歷史沿革. 建廟傳說是 台灣清治時期 某人於草嶺古道的陷阱掛上魷魚乾。 獵人回來後,驚覺原先在山區捕兔的陷阱居然捕到魷魚,且還曬成魷魚乾。 消息傳開後,人們遂認為是神明顯靈,隨即集資在古道邊興建這名叫「魷魚公廟」的小廟。 [1] 媒體稱為「草嶺古道埡口土地公廟」的此祠,占地約1坪,位在為草嶺古道最高點,也是 宜蘭縣 、新北市的交界處,距離 宜蘭縣 頭城鎮 大里天公廟 約3公里 [2] 。 該處北屬於貢寮區福隆里;南屬於頭城鎮大里里 [3] 。 附近有 虎字碑 [4] [5] 。 此廟作為保佑來往行人之用 [2] 。

  6. 24.969819°N 121.925017°E. 草嶺慶雲宮 ,又名 大里天公廟 ,是位於 臺灣 宜蘭縣 頭城鎮 石城里的 玉皇上帝 廟。 沿革 [ 編輯] 最早是 嘉慶 二年(1797年),漳州人吳德明帶 天公 神像進入宜蘭草嶺,建草廬祭拜 [1] 。 於 道光 十六年(1836年)年肇建廟宇, 明治 三十七年(1904年)改建 [1] [2] 。 原名「天公廟」,在1904年改建時取自 蘇軾 詩「一朵紅雲捧玉皇」,又加上 陸機 的《漢高祖功臣頌》有「慶雲應輝」一句,改名「慶雲宮」 [1] 。 廟址為宜蘭縣頭城鎮石城里濱海路7段33號 [3] ,為 北部濱海公路 127公里處 [2] ,離 大里車站 步行約五分鐘 [4] 。 此廟宇朝山面海,是媒體推薦的觀光地點 [2] [4] 。

  7.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台灣日治時期日本畫家 村上無羅 所畫的《 八通關 》,即 八通關草原 ,八通關古道正通過該草原。 台灣古道 是泛指 台灣 近代以前所開發的通行道路。 這些古道擁有著前人生活所留下的遺跡古物及歷史印記,通常具有歷史文化及學術研究之價值。 自古以來,居民為生活之需或貿易之便,得必須穿梭於林間,翻越高山峻嶺,以突破地形的障礙及距離的阻隔,即開闢了道路,連絡起各地的交通。 概要 [ 編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