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眼睜睜看著妳興高采烈借走各式露營器材,摸摸鼻子就這麼幫妳搬上車……直到出發,我還是倉皇莫名,老天,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東西嗎?. 妳快樂地開著車,無比期待。. 好的,我得退化,臺灣近幾年極夯的露營風潮絕不是空穴來風,貴婦式露營會有多吸引人 ...

  2. 農傳媒. 20180228. 2016年聖誕假期之際約莫是我在內格羅斯蔗農家裡吃喝的時候一場大規模逃亡正在呂宋島中部進行約莫 52名來自民答那峨的季節性工人sakada在農運團體幫忙下偷偷地逃離路易西塔莊園Hacienda Luisita),之中只有 4名 15到 17歲的青少年其他都是 60歲左右的原住民風險不可說不大然而除了脫逃沒有其他離開這個地獄的辦法。 為了生存,只能逃亡. 確實是地獄。 即使逃離者輕描淡寫地帶過自己的經歷,仍顯得殘酷:幾乎每天,都得在凌晨兩點起床,讓卡車載送到蔗園。 每個團約有十個工人,等著砍運至少18噸的甘蔗。 為了到達每日目標,必須辛勞工作到達晚上,用盡任何有用的勞力。

  3. 20180922. 文、圖片提供/潘家欣. 先談談今天這張畫的主題,本期專欄涉及血腥暴力畫面,請小心服用(咦? 可是我已經翻開了啊! )(沒關係我們用黑白呈現比較不血腥)。 這張作品題目為《朱迪斯斬殺赫羅弗尼斯》(Judith Slaying Holofernes),典故出自《朱迪斯記》(Book of Judith)(本記留存在天主教與東正教聖經中,馬丁路德修訂聖經時刪除,所以基督教新教聖經沒有喔),內容是古代亞述大軍一路侵略以色列,主角朱迪斯(Judith)是位聰明美麗的以色列寡婦,基於愛國之心,決定暗殺敵軍將領赫羅弗尼斯(Holofernes)。

  4. 馬西桑是郡群布農人從南投向東南翻越所建立最早的部落之一,位於拉庫拉庫溪北岸的深山之境。 因地處山背,布農語意為早晨太陽最慢照進的地方,海拔高冷,經年雲霧繚繞。 今年深秋,包含卓溪鄉登山協會的族人、中研院、原民臺團隊一行人花費12天時間,跨越海拔近3400米的高山,一同走入這座失落的天空之城。 馬西桑在地形上剛好由幾條平行的稜線組成,每個家族就占據一條稜,稜線之間隔著深溝作為天然屏障,是布農族典型以家族為主體的散村模式。 每個家族形成一至五棟不等的家屋群集,通常會有一個占地最大的主家屋,再延伸附屬的小家屋,座向依附地形而生,宛如山林版的大宅院。 曾經跟著已故的傳奇布農巡山員林大哥數次來到此處的沙力浪,帶著我們在各家族的稜線間穿梭,清理遺構、測量記錄,遙想家族的興衰與故事。

  5. 20180413. 「什麼? 要採訪我們? 農村女力? 我們不是女力啦,每個都是苦力! 不要來啦,有什麼好寫,大家不是都在做一樣的事嗎? 我們沒有什麼不一樣,不用特地來啦! 都依總幹事指示,要問就問總幹事。 」想就「農村女力」主題約訪,幾乎每通電話都碰了軟釘子,美濃區農會女性主任們不約而同拒絕受訪,只好拜託總幹事鍾清輝親自出面,半說服半拜託地才完成這次採訪。 這段小小開場,正如同美濃區農會女性主管們一貫低調的工作態度,默默地做事不張揚,更不願居功。 後菸葉時代,美濃拚轉型.

  6. 20190617. 榨甘蔗汁是製糖的第一步。 文字.攝影/張健芳. 長年被美國禁運的古巴,人人苦中作樂,不矯揉造作,不塗脂抹粉,一臺老爺車駛過破敗衰頹的華廈,一個戴巴拿馬草帽的老人倚牆吹海風喝蘭姆酒,一輛馬車載著整簍整簍的雪茄葉,誰都拍得出一張張別有風味的好照片。 彷彿走入老電影,這種隨興的復古調調,著實讓我著迷。 「老電影? 見鬼! 」荷西嗤之以鼻:「我們被困在一個天殺的時光機裡面! 二十來歲的荷西顯然不開心,他長嘆:「古巴還卡在六零年代。 但我一時有點疑惑:「古巴人怎麼可能不開心? 生活在充滿陽光沙灘椰子樹的熱帶島嶼,老天爺分明賞古巴人觀光飯吃。 說到觀光客最注重的醫療、衛生和治安,古巴比周遭的拉美國家好上太多。 這裡有雪茄煙、騷莎舞、爵士樂、加勒比海…… 喔!

  7. 幾個世紀以來,貧困的菲律賓農民週期性地發起反抗騷動,直到二次大戰之前,在新興共產勢力的協助下,終於醞釀成持續性的武裝運動,尤以虎克(Huk)最為龐大,這股反抗勢力立刻在菲律賓群島中蔓延。 但當麥克阿瑟從日軍手上將菲律賓奪回後,地主透過自己豢養的私人武裝將土地又搶了回來——這種私人武裝日後仍繼續成為地主騷擾、暗殺農民和農民領袖的工具,也是農民處境無法改變的原因之一。 菲律賓獨立後,美國仍然透過軍事駐紮,干涉菲國內政,也數次提出報告申明:土地改革與重新分配,才是解決農民騷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