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鄭愁 (1933年12月4日 — ),本名 鄭文韜 ,是一位出生於 山東省 濟南市 台灣 現代詩 詩人 。 16歲自費出版了第一本詩集《草鞋與筏子》,隨後出版《窗外的女奴》、《衣缽》、《雪的可能》、《燕人行》、《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多部詩集。 在大眾間以《錯誤》一詩中「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名句廣為流傳,詩作亦被改編為樂曲傳唱。 生平概略 [ 編輯] 鄭愁予生長於軍事世家,祖籍福建南安,世居直隸寧河,為 鄭成功 十一代後裔。 1933年鄭愁予在 山東 濟南 出生,其父親 陸軍 少將 鄭曉嵐在他出生後不久即前往 南京 就讀陸軍大學,隨後又赴 湖北 ,鄭愁予與其母親由山東當地親戚照顧,並於1945年進入私塾研讀了四書五經、古典詩詞。

  2. 2018年4月21日 · 可見得鄭愁予在〈錯誤〉中的「倒裝法」使用,一點都不「錯誤」,且正呈示愁予很早(寫〈錯誤〉的鄭愁予才21歲)便能夠熟練的運用中國文字了,還能深諳其中變化之奧妙。

  3. 2019年3月30日 · 鄭愁予12首經典詩歌: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鄭愁予是當代詩歌界具有代表性的詩人之一,其詩歌以優美、瀟灑、富有抒情韻味著稱,意象多變,溫柔華美,自成風格。. 以下12首鄭愁予的詩,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起分享一下。.

  4. 2018年5月1日 · 鄭愁予詩歌賞析之 賦別. 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 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 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念此際你已回到濱河的家居, 想你在梳理長髮或是濕了的外衣, 而我風雨的歸程還正長; 山退得很遠,平蕪拓得更大, 哎,這世界,怕黑暗已真的成型了…… 你說,你真傻,多像那放風箏的孩子, 本不該縛它又放它. 風箏去了,留一線斷了的錯誤; 書太厚了,本不該掀開扉頁的; 沙灘太長,本不該走出足印的; 雲出自岫谷,泉水滴自石隙, 一切都開始了,而海洋在何處? 「獨木橋」的初遇已成往事了, 如今又已是廣闊的草原了, 我已失去扶持你專寵的權利; 紅與白揉藍與晚天,錯得多美麗, 而我不錯入金果的園林, 卻誤入維特的墓地…… 這次我離開你,便不再想見你了, 念此際你已靜靜入睡。

  5.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原籍河北省寧河縣,為明朝延平郡王鄭成功第十一代子孫,民國二十二年生於山東省濟南市。先祖出自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鎮,清初鄭成功與戚繼光的後裔受清廷招移徙河北。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原籍河北省寧河縣。

  6. 鄭愁予傳奇︵代序︶ 楊牧 ︵一︶ 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自從現代了以後,中國也很有些外國詩人,用生疏惡劣的中國文字寫他們的﹁現代感覺﹂,但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用良好的中國文字寫作,形像準確,聲籟

  7. 2023年11月18日 · 郑愁予 (1933年12月4日 — ),本名 郑文韬 ,是一位出生于 山东省 济南市 台湾 现代诗 诗人 。 16岁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草鞋与筏子》,随后出版《窗外的女奴》、《衣钵》、《雪的可能》、《燕人行》、《寂寞的人坐着看花》等多部诗集。 在大众间以《错误》一诗中“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名句广为流传,诗作亦被改编为乐曲传唱。 生平概略 [ 编辑] 郑愁予生长于军事世家,祖籍福建南安,世居直隶宁河,为 郑成功 十一代后裔。 1933年郑愁予在 山东 济南 出生,其父亲 陆军 少将 郑晓岚在他出生后不久即前往 南京 就读陆军大学,随后又赴 湖北 ,郑愁予与其母亲由山东当地亲戚照顾,并于1945年进入私塾研读了四书五经、古典诗词。

  8. 【情婦】是台灣詩人鄭愁予創作的一首現代詩。這首詩看似在描述愛情,其實是不折不扣的戰爭詩。戰爭詩需要一個發聲的主角,鄭愁分析,“而我是以‘回不來’的那個...

  9. www.wikiwand.com › zh-hant › 鄭愁予鄭愁予 - Wikiwand

    鄭愁 (1933年12月4日 — ),本名 鄭文韜 ,是一位出生於 山東省 濟南市 台灣 現代詩 詩人 。 16歲自費出版了第一本詩集《草鞋與筏子》,隨後出版《窗外的女奴》、《衣缽》、《雪的可能》、《燕人行》、《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多部詩集。 在大眾間以《錯誤》一詩中「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名句廣為流傳,詩作亦被改編為樂曲傳唱。 列出參考資料 文內引註. Quick Facts 鄭文韜, 出生 ... Close.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是一位出生於山東省濟南市的台灣現代詩詩人。 16歲自費出版了第一本詩集《草鞋與筏子》,隨後出版《窗外的女奴》、《衣缽》、《雪的可能》、《燕人行》、《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多部詩集。

  10. 2017年6月16日 · 作為鄭成功的第11世孫,詩人鄭愁予對於金門始終懷有一份深厚的感情。「我到60知天命的時候,才終於明白自己一生寫詩,為的是金門的和平。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