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重陽,又名重九,係唐人一節日,喺夏曆 九月初九。 九月初九,有兩個 九 字,所以叫重九。 漢中業以後嘅儒家陰陽觀,認為有六陰九陽。

  2. 傳統祭祖亦有四節,分別係:除夕、清明(掃墓節)、盂蘭(中元節)、九九節(重陽節)。[3] 參考

    • 佛教
    • 道教
    • 鴨怕燒衣

    呢一日要開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僧人,濟六道苦難眾生,報謝父母慈恩。盂蘭盆嘅意思係用來解救因畀嘢吊住而生嘅痛苦嘅法器。 典故上就話釋迦牟尼有重要弟子目犍連,有神通嘅能力,因為佢阿媽做衰嘢多,死咗變餓鬼,目犍連用神通睇到就好傷心,就用法力畀啲飯畀老母食,但啲飯到咗嘴邊就化灰,於是搵佛祖求救,佛祖話要搵齊眾僧,每年七月中攞個盤裝百味五果供奉十方僧人,靠呢啲功德濟度老母,最後佢阿媽得以解脫。

    道教全年盛會有三次,分別係三元大帝嘅生日,正月十五叫做上元節,係天官誕,天官賜福,呢日係祈福;七月十五係中元節,係地官誕,地官赦罪,祈求減輕地府亡魂嘅罪過;十月十五係下元節,係水官誕,水官解厄,為有過失嘅人解除厄運。 就話呢日地府放生啲鬼,可以為地府亡魂赦罪。

    雖然廣府人無雞不成宴,但燒衣時主菜係鴨唔係雞,講法有三:一,金銀衣紙要落先人手上,就靠呢隻禽鳥,雞嘴尖爪利,會搲(音:we2)爛啲衣,所以用鴨;二,祭品過奈何橋時要靠隻鴨孭(音:me1)過去;三,七月時鴨係當造,肉質肥美,畀先人既得體,又令陽間子孫有口福。 不過過年就唔用鴨,因為話:苦瓜炆鴨,苦過弟弟。弟弟指鴨,因為鴨喺水盤食嘢會發出di3 di2聲,所以有噉嘅花名;用苦瓜炆鴨,苦味會滲入鴨肉,就苦過原先隻鴨。所以冇人過年用鴨拜。 所以有歌仔唱:人怕失魂,狗怕夏至,騸雞最怕年廿幾,生雞最怕年初二,黃毛鴨仔最怕七月燒衣。

  3. 每個地方都有唔同嘅風俗習慣,廣東人通常喺清明節去拜山,而家亦有唔少重陽節都會去拜山。 俗語 廣東話俗語「有嘢留返拜山先講」,形容好唔想聽某個人講嘢。

  4. 1927年,國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1931年11月7號,中國共產黨喺 江西 瑞金 成立咗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因為咁而受到 中華民國 軍隊嘅 圍剿 。 喺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之後,武裝力量 中國工農紅軍 被迫進行 二萬五千里長征 ,轉向陝北謀求發展。 1935年喺長征途中召開嘅 遵義會議 中, 毛澤東 確立咗佢喺中國共產黨嘅實際領導地位。 1937年 抗日戰爭 全面爆發,逐步發展為 第二次世界大戰 亞洲戰場,直到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場仗先至打完。 戰爭期間,中國國民黨嘅國民政府喺「正面戰場」付出咗大量嘅代價死傷無數;而中國共產黨因通敵賣國所以喺各個「抗日根據地」得到快速發展,攞到日軍大量先進嘅裝備。 戰後,國共雙方為咗建立戰後統一、民主嘅中國進行咗談判,但係都失敗收場。

  5. 重陽節喺初九,又叫秋祭,係唐人憑弔先人、食海鮮敬老尊賢嘅傳統節日。 據講,登高呢個習俗源自漢代(公元前202至公元220年),當時有一位相士對 海鮮街 鄉民桓景話,喺初九,佢一定要帶佢嘅家眷到鄉郊嘅最高處暫避災禍。

  6. 儒家 文化中紀念 孔子 的生日的節日孔子聖誕節,簡稱 孔聖誕 。 基督教 嘅慶祝 耶穌 降世嘅節日 聖誕節 ,亦有人叫 耶誕節 。 中華宗教文化農曆諸神佛誕辰千秋暨紀念日表. 正月令 (端月) 正月初一日 元始天尊萬壽. 正月初一日 彌勒尊佛佛辰. 正月初三日 孫天醫真人千秋(亦有人話係初四) 正月初六日 清水祖師佛辰. 正月初八日 五殿閻羅王聖誕. 正月初九日 玉皇上帝萬壽. 正月十三日 關聖帝君飛昇. 正月十五日 門神戶尉千秋. 正月十五日 上元天官大帝聖誕. 正月十五日 臨水夫人陳靖姑聖誕. 正月廿二日 武德尊侯沈祖公聖誕. 正月廿四日 雷都光耀大帝聖誕. 二月令 (花月) 二月初一日 一殿秦廣王千秋. 二月初二日 濟公活佛聖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