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事實上每小時補充1000mg鈣質最快半小時最慢三小時症狀就會明顯減弱消失此時必須立刻停止服用鈣片以免過量造成其他問題 (一天之內最多只能吃三次,平常沒事可不能這樣吃)。註:體重低於50公斤者應按體重比例減量使用。

  3. 由於人體內的骨骼包括牙齒的鈣是以磷酸鈣的形式存在,同時攝入足夠的磷元素與鈣元素對於增加骨質密度和對抗骨質流失是必不可少的。 臨床實驗研究證實磷元素攝入不足會增加骨質吸收以及影響成骨細胞的正常運作 [3] 。 臨床實驗證實服用非磷酸鈣的鈣片會降低磷元素的吸收率 [3] 。 由於非磷酸鈣的鈣片需要隨餐服用,飲食中攝入的磷元素會被其阻礙而無法吸收,容易導致磷元素攝入不足 [3] 。 攝入足夠的磷元素對於預防骨質疏鬆和增加骨密度是必不可少的。 減肥和飲食不均衡都有可能引起缺磷的情況。 對於磷攝入不足的人群,服用非磷酸鈣的鈣片會加劇缺磷的情況,建議服用磷酸鈣的鈣片補充鈣質 [3] 。 磷酸鈣的補鈣效果優於碳酸鈣。

    • 在人体中的功能
    • 甲壳、骨骼与牙齿的建构
    • 细胞中的钙
    • 体内平衡、吸收与流失
    • 人类一生中的钙
    • 饮食与保健
    • 外部链接

    钙与人体的成长、骨骼发育相关密切,在血液凝固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维持血清中正常浓度的钙(离子)含量,才能维持正常的心脏与血管健康。钙在细胞内(可作为第二传讯者)与细胞间的传讯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每个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都要经过严格的控制。而在肌肉的细胞中更为特别,除了储存方式外,钙也对启动肌肉收缩相当重要。其他如脂质代谢等,亦非常重要。人体的钙含量出生时约为28g,成年时达到850~1200g,占体重1.5~2%。钙原子数目仅次于C、H、O、N等四种非金属元素。每千克非脂肪组织中平均约含钙20~25g。体内钙99%以上都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主要以羟磷灰石结晶[3Ca3(PO4)2·(OH)2]形式存在,少量为无定形钙。后者在婴儿期占较大比例,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其余的1%中,有...

    钙在生命体的主要应用之一是骨骼、牙齿和甲壳、细胞壁形成时的必需结构成分,而这些构造又肩负着支持、保护、运动、摄食等等重要生理功能。以珊瑚为例,碳酸钙骨骼的沉积就是珊瑚礁形成的主因;许多软体动物的甲壳、喙、卵壳,甚至是珍珠,都是碳酸钙所组成的;而脊索动物的内骨骼的组成则是磷酸钙(Ca3(PO4)2)以及羟磷灰石(Ca10(PO4)6(OH)2)。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能够探知病原体,从而激发一个让植物对感染产生抵抗力的防卫系统。植物防卫通道中一个最早的步骤涉及胞质溶解钙水平的增加。然而,Ca2+信号导致有效植物免疫响应的机制尚不清楚。

    人体细胞

    1. 参与神经脉冲传递 当动作电位(AP)传到突触时,会开启钙通道,使钙离子进入细胞内,高浓度的钙离子会使钙敏感性蛋白(calcium-sensitive protein)激活,与突触内带有神经递质的囊泡结合,引导他与突触细胞膜融合,进行神经传导物质的释放。 1. 作为细胞膜上受体蛋白的第二传讯者 (Second messenger) 钙离子在体内可作为第二传讯者,当细胞受到细胞激素的刺激后,膜上蛋白会被磷酸化,产生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P2),后者会再分裂成两部分:肌醇三磷酸(IP3)和二酰甘油(DAG),前者会与内质网上的特殊受器结合而使内质网是放出储存的钙离子,释放出的钙会与二酰甘油和蛋白激酶C(PKC)结合,激活细胞内的许多不同的酵素;所释放出的钙也会可能会直接影响细胞内酵素的磷酸化或是跟钙调蛋白结合运送到体外。

    人类血液中的体内平衡

    1. 降钙素 2. 甲状旁腺激素 血钙在体内需要维持一定的浓度,当其浓度过低时,甲状旁腺会开始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而甲状旁腺激素会促使骨骼释放出其所储存的钙,并增进肾脏对于钙的再吸收,此外也会刺激肾脏激活维生素D,激活的维生素D会增进小肠对于钙的吸收。当血钙浓度太高时,甲状腺会开始分泌降钙素,促进血液中过多的钙储存于骨骼。

    人体对于钙的吸收状况会随着年龄的不同而改变。通常于婴儿时期会有最大的吸收率,约为60%,幼年时期吸收率约为34%,成年人的吸收率约为25%。钙的吸收会随年龄越高,吸收率越差,特别是年过60岁之后,吸收率快速下降。 一般来说,钙和卵巢的活动有关,女性对钙质的吸收则特别会受到雌激素和月经的周期等影响,研究显示,女性初潮 (menarche)对钙的吸收是每天212 mg,而停经(menopausal)后每天只剩下42 mg,吸收率每年会减少0.21%。 怀孕(pregnancy)过程中,大约有30 g的钙会由母体透过血液循环转换成婴儿的骨骼成分。若母体钙的吸收消化都没有增减,婴儿骨骼的生成会消耗母体骨骼中约3%的钙质,此现象称为怀孕期间暂时性的骨质疏松症,通常产后都会自己恢复回原来的骨密度。然而,...

    对人而言,摄取均衡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医师与营养学家一般皆认为,“只要能够有均衡与足够的饮食,甚至不需要做任何食品营养强化的加工或刻意去服用营养补充剂(,如一般市面上常见的维他命C锭、钙片、甚至是营养强化过的牛奶、面包)。”但是由于现代人三餐经常不正常,无论上班族或是学生(,甚至是小孩,这个阶段若不及早保健,对成长过程以及以后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含丰富维生素的饮料,或强调百分之百天然的蔬果汁,在广告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或许可以是健康饮食的一种选择。可是选购这些食品以及补充剂时,必须注意它的营养标示,关心制造及保存流程,学习如何正确烹饪与保存食物,计算一天真正的摄取量,必要时请咨询医师或营养师给予医疗建议。除了小心反而造成身体负担之外,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健康与营养均衡。 在此处目前先仅就人...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 Cell Biology- "mcb136", Advanced physiology. UCberkeley.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 Cell Biology. [2008-11-01].[永久失效链接]
    Muscle and Cardiovascular Physiology. UCberkeley.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 Cell Biology- "mcb136". [2008-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9).
    Tissues, Cells, and Membranes. UCberkeley.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 Cell Biology- "mcb136". [2008-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9).
    HON Code of Conduct (HONcode) for medical and health Web sites. “Health On the Net Foundation”
  4. 鈣 ㄍㄞˋ (英語: Calcium ),是一種 化學元素 , 化學符號 為 Ca , 原子序數 為20, 原子量 為 40.078 u 。鈣是一種銀白色 鹼土金屬 , 化學活性 頗高,暴露於空氣下就會形成深色的氧化物和氮化物。它的物理和化學性質與其較重的同族元素 鍶 (Sr)和 鋇 (Ba)相似。它是地殼中第五豐富的元素 ...

  5. 2024年3月4日 · 維生素D對人體有益的最佳證據是對骨骼有益處並減少老年女性的死亡率,然而在一般人口統計中並沒有一致的證據顯示維生素D對健康有影響的效果

  6. 骨骼疏鬆症的預防方法如兒童時期正常攝取鈣質,避免會導致骨質疏鬆的藥物,患者預防骨折的方法有正常飲食、運動以及防跌倒;改變生活型態如戒菸、戒酒也有幫助 [1] 。 曾因骨質疏鬆而骨折過的患者服用 雙磷酸鹽 (英語:Bisphosphonate) 藥物很有效 [4] [5] ,但是這種藥對沒有骨折過的患者則效益不大 [4] [5] ,其他還有許多可用的藥物。 [1] [6] 骨質疏鬆症會隨著年紀增加而加重 [1] ,約 15% 的 白人 50 多歲起會出現症狀,80 歲以上則會提高到 70% [7] ;骨質疏鬆亦多見於女性,甚於男性患者 [1] 。 已開發國家中利用篩檢發現 2% - 8% 男性及 9% - 38% 的女性確診罹患骨質疏鬆 [8] ;開發中國家的發病率則尚不明朗 [9] 。

  7. 維生素D對在鈣元素的體內平衡和代謝中具有重要作用,可用以預防 佝僂病 和「成人骨軟化症」,與鈣質合用可以預防出現常見於老年人群的 骨質疏鬆症 。 此外,維生素D對於神經肌肉功能、 炎症 都有功效,同時還影響許多基因的表達和轉譯,調節細胞的增殖、 分化 和 凋亡 [3] 。 維生素D的主要天然來源是通過 日光照射 后在皮膚表皮的下層的化學反應生成膽鈣化固醇(特別是 UVB輻射 ) [4] [5] ,而 维生素D 3 需由 紫外線 照射后,由7-脫氫膽固醇經光照進行光化學反應轉變而成,動物皮膚細胞中含有7-脫氫膽固醇,因此多曬太陽是獲取维生素D的簡易方法。 人類一天只需暴露在陽光下10分鐘,自身即可合成足夠的维生素D 3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