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地點選擇:
    • 行程安排:
    • 健康評估:行前最好請醫師評估長輩身體狀況是否適合出遊,最好能把旅遊地點、方式、食宿安排等狀況告知醫師,尤其是慢性病患或較虛弱的長輩,相關安排較多,應有足夠時間來準備。
    • 飲食安排:雖然各地常有特色餐飲,也要考慮長輩的口味以及健康問題,宜清淡多蔬果,不宜過於油膩、辛辣刺激。此外,旅途中必須注意水分的補充,保溫水壺是必備物。
  1. 2017年4月22日 · 翻轉百歲/帶長輩去旅遊,這個好處你一定沒想過. 我是一位急診醫師,常常遇到主訴全身病痛心情鬱悶的老人家被送來急診,因為各科都看遍了,吃了一堆藥,都沒有用,仍然整天悶悶不樂,唉聲嘆氣。. 有些常來的都變成熟人了。. 我會跟他們握握手 ...

  2. 2017年7月19日 · 號稱「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商業新聞網站「Business Insider」認為,像義大利威尼斯和法國巴黎這樣的地方,是夫婦或親密伴侶旅遊的大好去處,美國華盛頓特區和義大利羅馬則是家庭海外旅遊首選。 而朋友揪團出遊,該哪裡呢? 「Business Insider」臚列幾個各色人等都能呼朋引伴同遊的觀光勝地,包括台北(註)。 納帕谷(Napa Valley),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不能錯過的葡萄酒鄉。 自行車旅遊和品酒非常適合青年遊團。 不啜飲美酒時,可挑個別放鬆身心,在周遭山丘健行,或前往附近的加州首府沙加緬度 (Sacramento)體驗大都會生活。 (圖片來源: NAPAVALLEY) 納許維爾(Nashville),美國田納西州.

  3. 2024年3月28日 · 醫師出身的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誘因,可以鼓勵長者積極顧健康,因為讓長者少生病、遠離醫院,將是台灣成功因應高齡少子社會的關鍵。 雙重危機進行式:急速少子與急速高齡. 王明鉅近期受邀在「2024智慧城市展」做專題演講,他首先指出,「急速少子化」和「急速高齡化」 雙重危機正在同時來襲。 往年每一輪兔年的新生兒人數都會比虎年多,這件事卻在去年被打破了,是50年來首度出現兔年新生兒比虎年還要少的情況。 由此可推知,從2020年到2050年,台灣的工作人口將減少36%,大約是600萬人。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4. 2017年7月25日 · 長者的生理狀況是影響到是否可成行的重要關鍵。. 建議家庭可提前進行有關長者的健康狀況審視,先將旅遊初步計畫規劃好,無論是行程、天數、當地溫度、氣候、經緯度、高度、濕度、交通工具的使用、體力的需求、食宿、病歷、用藥記錄、過敏情況 ...

  5. 2022年12月23日 · 旅遊目的地醫師 :旅遊前先查好住宿地點、遊玩地點附近的醫療院所,或直接請國內醫師推薦當地院所、提前接洽。 有服用抗凝血劑的病友,若在國外就醫,也可能會需要抽血驗國際標準化比值(INR),以協助醫師判定服用的劑量。 旅遊保險 :提早處理旅遊保險,並釐清在國外旅遊時發生意外,保險金的給付範圍。 年滿60歲的旅客通常會被要求填寫醫療問卷,記得要如實填答,或提早諮詢醫師如何填寫。 如果提供錯誤的個人醫療資訊,當需要請領保險給付時,可能會成為無法申請的依據。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心臟血管疾病患者可以單獨旅遊嗎?

  6. 1998年9月1日 · 台大醫院家醫科醫師李世代指出,上了年紀父母在出國旅遊前,應該先到醫院進行一次健康狀況的評估,把自己的病歷、用藥記錄、過敏情況、疫苗接種記錄,旅遊地點、方式和食宿的安排,詳細的告訴醫師,聽取他們的建議。 根據李世代的分析,除了一些情況嚴重或急迫的病情,必須暫時停止旅遊計畫,否則即使患有慢性疾病,只要做好萬全的準備,同樣可以出國旅遊。 至於地點的選擇,李世代的提醒是,不要到「太冷、太熱、太高、太低」的地方,對於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禁忌就更多。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三十年前的台灣? 除了實際健康上的考慮,關於地點的選擇,更重要的是,徵詢父母的意見。 曾經和父母同遊巴厘島的李小姐就提到她的「慘痛」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