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1日 · 2021-02-01. .文 / 張舒婷.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台積電1月21日盤中一度飆到679元的新高紀錄,雖然1月下旬台漲多拉回,今年第一個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1/29)失守16,000點大關,台積電也跌破600元,卻也吸引更多想逢低買進的人考慮以「盤中零股交易」的方式進場布局。 零股是指數未滿1張(1000)的股票,交易單位最少為1,最多999

  2. 2021年9月7日 · 2021-09-07. .文 / 黃尚堅. .責任編輯 / 劉妤葶.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Pexels. 字級. 收藏. 分享. 國際上將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率達到14%及20%,分別稱為高齡(Aged)社會及超高齡(Super-aged)社會。 我國已於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且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在醫學進步及健保高品質的情況下,台灣人愈來愈長壽,失智人口當然也隨著逐年增加。 澳洲失智專家研究發現,若能延後失智症發病時間2年,失智症盛行率可降低近2成;若能延後5年,失智症盛行率可降低近5成。 因此,努力延後國人失智發病時間,可望減緩失智人口增加速度。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誤認輕度失智為正常老化,將延誤治療先機.

  3. 2020年5月22日 · 1.不要情人眼裡出西施,所有物有其價值,但人往往會高估. 人生總有幾段難忘的戀情,股票也是——尤其是你已經持有在手上的。 然而,若因此愛上投資標的,捨不得賣,你可能會因為「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錯失投資判斷的最佳時機。 稟賦效應是指對於自己所擁有事物的評價,會高於你沒有這項事物時。 例如,當股價應獲利出清,你相信價格還會更高而錯失時機;當公司基本面出現問題,應認賠殺出時,卻期盼有天能起死回生。 又例如HTC手機當道時,宏達電股價一飛沖天;即使之後股價大幅下跌,跌勢不停,仍有分析師相信奇蹟終會出現,只是還沒發生。 (推薦閱讀: 8種不理性的投資行為 )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解方:建立並且遵守量化的投資紀律,同時多方參考正反意見,而不是一味尋找支持自己的論點。

  4. 2021年4月15日 · 包括常見的阿茲海默症,大多數失智都屬「退化性(Degenerative Dementias)失智症」,起因於β-類澱粉蛋白、濤蛋白沉積,形成「斑塊」使腦細胞萎縮;患者的神經細胞、神經突觸數量也比一般人少。 一般失智症狀,約分成下列6階段: 極輕度 :輕微的失憶症狀,如想不起他人姓名、特定地點。 輕度 :無法解決比較複雜的事情;或一直重複問相同問題、專注力大降。 中度 :憂鬱、低社交意願,對他人不予回應;做例行事務有障礙。 中重度 :認知功能退化、缺乏對外界的敏銳度,如忘記特定的人、自己身處何處。 重度 :忘記身邊親近的人,嚴重失眠、妄想症與焦慮,或出現類似強迫症的行為,如認定東西遭竊、認定全身是細菌並一直清洗。 極重度 :幾乎失去語言、自我認知能力,無法正常行動,有自理困難。

  5. 2021年6月23日 · 2021-06-23. .文 / 陳俊辰. .責任編輯 / 高儷綾. .出處 / 康健知識庫.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康健知識庫》特別訪問同事張經理,她除了是《康健雜誌》資深主管,也正在進修陽明交通大學「跨專業長期照顧與管理碩士學位學程」,站上第一線照顧失智長輩,對自己和他人的記憶力變化有很深理解。 「以前我一次能記10樣東西,現在只能記3~5樣,而且還要趕快寫下來才記得牢,不然很快又忘光,」張經理爽朗地說,她用數字讓人清楚了解落差。 面對生理變化,張經理一路從焦慮走到坦然,提煉出3個心法: 1.心態上先接受. 「知道自己是(大腦)對事件、時間的感覺不一樣了,不是年紀大變笨了,所以就能調整心態接受這個現象。 」張經理分享。 2.善用方法幫自己.

  6. 2016年12月8日 · 1.細嚼慢嚥. 日本神經內科醫學博士米山公啟說,老人家愈缺少健全牙齒,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愈高。 因為咀嚼時,大腦皮質區的血液循環量會增加,而且咀嚼也會激發腦神經的活動。 2.曬太陽. 陽光能促進神經生長因子,像「長頭髮」一樣,使神經纖維增長。 現在已經有專家研究曬太陽的量是否與失智症的發展有關,雖暫無定論,但每天接受陽光照射,至少能形成較好的睡眠模式,比較不容易憂鬱。 3.列清單. 「無論任何年紀,健全記憶運作關鍵都在於注意力,」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記憶增強計劃執行主任史威爾醫師說。 他建議,藉由列下工作清單,將每日工作設立一個嚴格的程序,無論工作困難與否,都能幫助有效完成工作。

  7. 2022年3月24日 · 2022-03-24. .文 / 梁元齡. .責任編輯 / 高儷綾.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Netflix Facebook. 字級. 收藏. 分享. 美國影集《創造安娜》(Inventing Anna)話題熱度十足,這部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影集,充分體現人心的脆弱、容易信任他人,以及詐騙手法的極致。 但安娜騙的都是名流,不是老人;另外一部電影《完美監護》,主角聯合醫師和安養中心聯手詐騙老人,更容易在現實世界裡發生。 根據警政署的詐騙統計,台灣每年都有3、4萬件詐騙案發生,其中65歲以上的受害人是所有族群裡增加最多的人,每年都以兩位數百分比成長,警政署因此將「高齡者反詐騙宣導」列為重點工作項目,民眾遇可疑詐騙電話,可撥打165專線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