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電子秤 相關

    廣告
  2. 電子秤、電子天平、荷重元及重量顯示器、地磅、桶槽秤製造安裝、電腦過磅系統規劃. 電子天平、荷重元及重量顯示器、地磅、桶槽秤製造安裝、電腦過磅系統規劃

搜尋結果

  1. 2019年5月29日 · 雖然BMI正常,但他總覺得自己胖,每次吃東西總用電子秤量食物重量、計算卡路里,讓妻子不勝其擾,更不用說滿櫃的健康食品、保健品和有機食材。 選健康、營養的食物來吃有錯?

  2. 2023年4月28日 · 這是由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所推行的健康飲食餐盤,是直覺易懂、好記好執行、不需計算食物熱量的均衡飲食方式。 透過比例更容易攝取到足夠的蔬菜量,可幫助穩定血糖,對於想要長期維持健康體重的人也很有助益。 想像將餐盤分為4等份,其中蔬菜佔2等份(佔餐盤的1/2),蛋白質和澱粉各佔1等份(各佔餐盤的1/4),也就是蔬菜:蛋白質:澱粉 = 2:1:1,就能達到均衡飲食的比例。 圖片來源 / 呂美寶營養師提供. 211餐盤原則一:蔬菜比例1/2. 一餐中攝取足夠的蔬菜量,可以 降低升糖指數 ,是穩定血糖、維持腸道功能,並且是保護細胞健康的重要關鍵。 這些纖維也是腸道益生菌喜歡吃的食物,請記得腸道菌相就像是你家的「寵物」一樣,每天吃足夠的蔬菜纖維,就等於在餵養他們吃飯,是基本又重要的任務。

    • 共享門診讓糖友「網內互打」,吃得飽血糖也控制得好
    • 重視衛教 是醫師也是老師
    • 每一個初診病人花1小時問診檢查
    • 全台教學傳承經驗

    林瑞祥教授診所的共享門診排在每週三上午,人數約10~12人,由林瑞祥、護理師、衛教師交叉串場,丟出題目,引導病患交流經驗及討論。 「在共享門診,我們儘量引導病友們自己討論,而不是我們講給他們聽」,林瑞祥說,譬如有一次共享門診裡糖友討論到膽固醇的問題,病友甲說他肉跟魚都沒有吃,可是壞的膽固醇還是很高;病友乙馬上提供自己的經驗:不吃麵包改吃饅頭,一個月後壞的膽固醇就降到72;病友丙則發言表示,她最近買了麵包機,發現做麵包都要放很多奶油,常吃麵包膽固醇當然降不下來。你一言我一語,病友甲很快知自己問題所在並做調整。(推薦閱讀:7個潛藏高糖的「健康」食品) 不少病患的飲食問題都在這裡找到解決之道。有一個女性病患因吃了仙草冰血糖升高,嚇得表示不敢再吃,林瑞祥告訴她,仙草本身沒有糖分,問題在糖水,如果她能...

    林瑞祥教授診所隱身在台北市信義路、新生南路口一棟大樓內,是一所很不一樣的糖尿病照護診所。它是台灣醫療奉獻獎得主、醫界尊為「台灣糖尿病之父」的林瑞祥教授兩年半前創立,重視並落實衛教是一大特色,「糖尿病是生活習慣病,需要改變飲食習慣、生活習慣,這些光靠醫師講是沒有用的。讓病人互相學習是最快的方法,初診團體衛教及共享門診能讓糖友互相學習及激勵。」 李佩芬補充說明,糖尿病相連的是全身性的疾病,病患要做的功課非常多,醫護人員沒有辦法跟病人生活在一起,所以要盡最大努力教會病人照顧好自己。但人都有惰性,透過同儕的力量,可以讓糖友彼此加油,一起有自信的對抗糖尿病,「初診團體衛教及共享門診,都是林教授的創新,」有時間就可以參加的共享門診,患者受益尤大,初診團體衛教課則是患者的「先修課」。 到林瑞祥教授診所掛號...

    林瑞祥父母都是留日醫學博士,他在日本出生,後隨父母赴大陸,在國共內戰政局動盪舉家返台,從建中讀到台大醫學系,退伍後赴美國擔任內科住院醫師,第2年到波士頓新英格蘭醫學中心擔任內科糖尿病研究員。後來因緣際會在胰島素發現者之一貝斯特教授邀請下,前往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糖尿病16年,1978年應邀返台創立台大醫院糖尿病中心,同時擔任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台灣很多名醫都是他的學生。 台大醫院之後,林瑞祥先後任職台東聖母醫院及新店耕莘醫院,他返台後的行醫生涯都在照顧糖尿病患者,他也是將胰島素引進台灣的第1人,對台灣糖尿病照護厥功至偉,2008年獲台灣醫療典範獎、2015年獲醫療奉獻獎。 林瑞祥看診非常仔細,初診時從家族病史、個人病史到患者的生活起居、飲食習慣,鉅細靡遺,還要做足部、眼底攝影及心電...

    林瑞祥2015年就有共享門診的概念,2016年他帶著李佩芬在耕莘醫院開辦共享門診,1年半的時間,曾經有1個月八成病患ABC三指標都達標,令人振奮。從一對一看診到共享門診,林瑞祥認為這是「從獨白到對話」的過程,門診時跟病人做衛教,常常是醫師獨白而已,得不到病人回應,透過共享門診,醫病雙方產生對話,有效提升糖友對糖尿病的控制。 林瑞祥希望共享門診的模式能推廣到基層醫療院所,2017年年底診所獲得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台灣奉獻鼓勵獎」,林瑞祥將300萬元獎金全投入共享門診的教育推廣,赴基層診教學,也歡迎醫護人員到他的診所觀摩,「我們診所不只看診,還有示範教學的功能,」不只台灣醫學中心及基層診所的醫護人員前去參訪,北京瑞京糖尿病醫院2018年慕名到台北觀摩,2019年10月及12則邀請林瑞祥及李佩芬...

  3. 2018年11月7日 · 最後在醫生多次衛教下,採取「適醣均衡飲食」,開始吃米飯,血糖終於有起色、逐漸降下來,現在已經停藥,並定期追蹤。. 31歲男子一天只吃兩餐,卻經常吃零食,糖化血色素始終居高不下,後來也在嘗試一天三餐吃米飯後,2個月後糖化血色素明顯 ...

  4. 2017年9月19日 · 16種抗糖尿病明星食物. 一想到要控制血糖就覺得很難。 大家都在說要「少糖、少鹽、少油」,但這樣不就什麼東西都不能吃,而且吃起來也不怎麼美味了? 2017-09-19. .文 / 楊雅馨整理. .出處 / 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 / Pexels. 字級. 收藏. 分享. 錯了! 游能俊診所院長暨宜蘭縣愛胰協會理事長游能俊常跟糖尿病患教育:「你們都可以吃,甚至可吃得很好、很香,重點是醣類食物如主食、水果、奶類等攝取的種類及分量管控」。 糖友不妨從以下建議的食物開始,調整飲食習慣。 全方位掌握糖尿病! 馬上看: 糖尿病懶人包/糖尿病症狀、原因、血糖、預防一次了解.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早餐:避免攝取過多澱粉質. 早餐是糖尿病患最難控制血糖的一頓飯。

  5. 飲食代換計算機. 3步驟算出你一天所需熱量,輕鬆學會6大類均衡飲食的法則和食物代換方法。 立即計算. 糖尿病前期是血糖高於正常值、但未達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6. 2020年7月30日 · 中醫的平衡,要特別強調是動態的平衡,兩個需要平衡的端點,一端是人體自我平衡維護系統,即人體質能轉換系統—「上焦舒佈、中焦運化、下焦溫化」,另一端則是食物的作用,這天的兩端是相互作用、雙向影響的,不單是一端牽制另一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