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5月23日 · 非關戀愛獨一無二的酷兒友誼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16/05/23, 社會. 非關戀愛獨一無二的酷兒友誼. 掌櫃誌. 「婚姻平權即是人權」 掌櫃誌以傳達「婚姻平權」理念為發展根本,期望能以輕鬆詼諧的方式,帶領大眾了解性別多元面向。 探索身處各個社會角落的故事,藉由影像與文字傳達LGBT文化並為其發聲。 其名「掌櫃」意釋為「做自己內心的主人」,引領人們認識自我獨特價值:www.zhanggui.com.tw. 訂閱作者. 收藏本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即使得來不易,我必須說:遇見一個真誠的酷兒朋友會拯救你的生命。 Chai. 收藏文章 訂閱此作者. 前往 TNL 網路沙龍看更多議題. Tags: 酷兒. 同志. 友誼. 蕾絲邊.

  2. 2016年12月1日 · 解放攝影師. 收藏文章 訂閱此作者. 這兩部片不約而同反映了當前女性主義者和性別運動最基本且重要的目的,撕除當前社會賦予男女形象的標籤,其實性別平權,只是在爭取作為「人」應享有的基本權利。.

    • 和異性的友誼有哪些?
    • 為何異性之間的友誼可以有不同的變換模式呢?
    • 你是否真的喜歡你的異性好友?

    很多人對於異性友誼的看法大多數都是男女之間存在某一方對另一方的愛慕,因而形成世俗間盛行的「收兵」或 「被發好人卡」。但根據Laura K. Guerrero和Alana M. Chavez的研究(2005),異性的友情可以分為四種:互有好感(mutual romance)、帕拉圖式(strictly platonic)、我方渴望(desires romance)、對方渴望(rejects romance)。 互有好感指的是雙方都希望這段關係從友情轉化成愛情;帕拉圖式是指雙方都希望這段關係保持在朋友的層面,也就是所謂的「純友誼」;我方渴望即指其中一方渴望與另一方成為戀人但對方沒有此意願;而對方渴望則是與我方渴望中的人物關係相反。而我方及他方渴望就是人們常說的「被發好人卡」(friend zon...

    其實異性的友誼之間是存在著不同的吸引力的,從Heidi Reeder的研究中(2000)發現男女之間存在著四類吸引力。第一類,主觀性吸引力(subjective physical attraction),是指你純粹想與對方有肉體上的關係;第二類,客觀性吸引力(objective physical attraction),是指你認為對方是一個十分有吸引力的人但是你並不喜歡他/她;第三類,浪漫吸引力(romantic attraction),指的是你希望與對方成為男女朋友,而並非只停留在朋友的關係;最後一類,友伴吸引力(friendship attraction),則是指你認為比起成為情侶,你們更加適合當朋友。 朋友之間的吸引力本質上不是浪漫或性愛,這種吸引力都是因人而異的。男女認識時的那一瞬間...

    Green和Swets 的研究(1966)就著Haselton和Buss提出的錯誤管理理論(error management theory)(2000),認為個體在一些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作出判斷時,他/她是很有可能會犯下I型錯誤(錯誤的接受,false positives)及II型錯誤(錯誤的拒絕,false negatives),而錯誤管理理論也可應用於男女的情感上。 Haselton和Buss的研究(2000)中得出一個結論——男性和女性在理解異性行為的意圖上是存在偏差的。他們可能會在互相猜忌對方的行為意圖的同時誤以為對方對自己有意思,因此通過觀察人們對他人的行為變化有助於提升自己理解他人意圖的準確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從行為上和生理上的變化來分析。根據Nelisha Wick...

  3. 2018年11月17日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什麼是性愛共感人有些人的共感能力會在性愛的過程中增強因而感受到特別強烈的幸福感或壓力。 性愛共感人在調情時也一樣高度敏感,會大量接收調情對象的能量,程度甚至超過其他類型的共感人。 文:茱迪斯・歐洛芙醫學博士(Judith Orloff, MD) 最新發展: 《共感人完全自救手冊》︰我未因為生性敏感而得到呵護,反倒備受屈辱 5年前. Tags: 共感人完全自救手冊. 茱迪斯・歐洛芙醫學博士. Judith Orloff. 共感人. 性愛. 壓力. 性伴侶. 什麼是性愛共感人? 有些人的共感能力會在性愛的過程中增強,因而感受到特別強烈的幸福感或壓力。 性愛共感人在調情時也一樣高度敏感,會大量接收調情對象的能量,程度甚至超過其他類型的共感人。

  4. 2022年4月20日 · 2000年4月20日,是 葉永鋕 在高樹國中意外身亡的日子,然而這二十二年來,台灣人對他的名字及故事不算陌生。 意外發生真相的探討之餘,引起社會更大關注的卻是性別平等議題。 葉永鋕生理男性而心理特質女性化(母親說法)的呈現,時常引來同學之間的性別霸凌,也因為他生前的遭遇,讓校園原本的「兩性平等」教育,更廣泛地走向「性別平等」的方向,2004年正式修訂《 性別平等教育法 》,意味性別認定概念已從男即女的二元標準鬆綁,也讓社會及校園更正視性別平等教育的重要性。 性別認定若從男即女的概念鬆綁,有人會疑惑該如何定義性別差異? 從現行社會價值觀可略分為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無性戀等;若又從生理與心理之別來看,可能會是生理男而心理女(暫稱生男心女,以此類推)、生男心男、生女心男、生女心女。

  5. 2015年12月13日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人們對性的偏狹認識,導致性一直只能用一種隱晦的、膚淺的方式被提及,其實是件可惜的事。 文學作品中,不乏描述詳實的性愛。 而這類作品往往並不僅止於性的肉體層面,更多時候背後指涉著靈魂、人與人的關係、絕望或者新生。 日前在某位朋友那兒看到一篇轉貼,內容是「 15部不適合在初次約會看的電影 」。 扣掉後面畫面過於暴力血腥、令人不適的幾部,我倒滿意外有幾部上榜的原因,是會讓人誤會你有「性癮」、難以確保你們往後關係忠誠;或者劇中人不幸的家庭會讓人對即將開始的關係很掃興。 那位轉貼的朋友直言,不如置之死地而後生,直接帶去看對方反應,免得浪費彼此時間,如果對方只能看到肉慾,不交往也罷。 不可諱言這似乎也是種方法(笑),只是預期大概會因此有個尷尬的下半夜。 Tags: 兩性關係.

  6. 2016年2月20日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們常說的「LGBT」其實只是對性少數的一種粗略分類。 關於性別認同與、性傾向與性別平權,你應該知道的事⋯. 「性別是個很奇妙的東西,它不是非黑及白,而更接近光譜。 我們常說的「LGBTI」其實只是粗略地涵蓋並分類了這些人,當中有許多更細膩分支出來的次團體,這些次團體彼此之間所擁有的差異性常常比我們所想像地還要大,因此我們現今對此族群所認為和討論的各樣基本人權可能會非常不同,甚而產生落差。 所以我們必須知道「LGBTI」族群廣闊的光譜的經驗,不是只單一用性別認同(Sexual identity)或是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的判別標準來分類一切,這當中其實還有教育程度,社經階層及其他文化下各樣影響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