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news.tvbs.com.tw

      圖片: news.tvbs.com.tw

      •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31日電)鴻海今天上午在新北土城虎躍總部舉行股東會,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鴻海與輝達(NVIDIA)密切合作,發展電動車生成式AI(Gen-AI)軟體,跨界休旅電動車Model B預計2025年上半年量產,規劃Model B和Model C電動車前進東南亞、美國等市場。 展望未來一年布局,劉揚偉指出,集團鎖定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智慧城市等三大平台布局,其中將生成式AI(Gen-AI)技術融入鴻海數位孿生工廠。 在智慧電動車方面,鴻海積極布局電動車軟體HHEV.OS建置,並在實車專案與高效能運算(HPC)技術整合設計、測試與驗證。 ...
  1. 其他人也問了

  2. 9 小時前 · 事實上,鴻海自2022年在「鴻海科技日」上宣布將推出Model B跨界休旅電動車後,就持續引發市場目光的關注,隨著產線不斷發展,鴻海如今宣布即將 ...

    • 鴻海公司簡介
    • 鴻海事業版圖
    • 鴻海營運概況
    • 鴻海競爭優勢
    • 鴻海股價
    • 鴻海 ADR
    • 鴻海未來展望
    • 鴻海佈局電動車市場

    鴻海全名「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1974 年,營運初期以模具為根基,並以生產電視機旋鈕起家,後跨入電腦連接器、機殼的生產,現已逐漸發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鴻海在 1991 年掛牌成為上市公司,公司不斷透過併購來擴張產品線,實現多角化經營的目標,目前鴻海跨足的領域包含:電子零組件、電腦、通訊、手機、汽車電子、機器人與電動車等。

    鴻海轉投資之子公司數量眾多,關係企業更是不勝枚舉,其集團在台灣上市櫃的子公司超過 25 家,以下列出較為知名的鴻家軍公司。 鴻海事業版圖遍及全球,以臺灣為中心,發展至中國、印度、日本、越南、捷克、美國等,在超過 20 個國家及地區都有生產及服務據點。其中中國為主要的生產基地,鴻海在中國以「富士康科技集團」作為商標,專注於電子代工服務(EMS),從事電子產品零組件的代工生產,如:iPhone 電子零組件生產,富士康集團在中國上市的子公司有富智康集團 FIH、工業富聯 FII 等。

    鴻海 2023 年 9 月營收達 6,607 億元,月增 60.05% 、年減 19.65%。至於累計前九月營收為 4.30 兆,年減 7.65%,為歷年同期次高。 展望 2023 年第 4 季,鴻海表示 2023 年下半年為資通訊產業傳統旺季,因此營運會逐季加溫,預計第 4 季將較第 3 季顯著成長。 以鴻海 9 月各產品類別表現來看: 1. 強勁成長:消費智能產品類別、元件及其他產品類別 2. 表現持平:雲端網路產品類別 3. 微幅衰退:電腦終端產品類別 相比去年同期: 1. 顯著成長:元件及其他產品類別 2. 衰退:雲端網路產品類別、電腦終端產品類別、消費智能產品類別 以鴻海前九月累計營收來看: 1. 表現持平:元件及其他產品類別 2. 略為衰退:消費智能產品類別、電腦終端產品類別 3...

    鴻海本業為電子代工服務, 2022 年全球電子代工市占率排名,前五名依序為鴻海( 2317-TW )、和碩( 4938-TW )、緯創( 3231-TW )、Jabil、Flex,主要競爭者和碩、緯創皆為台灣公司,而身為電子代工龍頭的鴻海又有什麼樣的競爭優勢呢? 鴻海的競爭優勢: 1. 優異的開發設計能力:鴻海每年投入大量資金於研發費用,並成立軟體研發中心,廣納開發設計人才,且具有精密模具的核心技術能力。 2. 龐大的規模與量產能力:鴻海集團規模龐大,不僅擁有豐沛的資金,其生產線設置完整、員工數量眾多,具備大量生產的能力,兼具降低成本與相對高品質的優勢。 3. 多元的全球布局:鴻海於全球佈局完善的供應鏈,在超過 20 個國家設有生產與服務據點,面對各種狀況,能夠擁有快速的應變能力與良好的生產...

    鴻海股票於 1991 年掛牌, 2000 年時曾創下歷史高價 375 元,隨後面臨電子代工產業獲利能力不佳的狀況,近 10 年來股價於 70 元至 120 元間盤整, 2021 年受惠於疫情電子產業爆炸式成長,股價一舉突破至 134.5 元,加上鴻海獲利能力提高、營收不斷創高,集團逐漸龐大,股價穩定於 100 元附近盤整。以下為鴻海股票近 5 年走勢圖,股價約於 70 至 140 元之間波動。 ▲近 5 年鴻海股價走勢圖 資料來源:Tradingview

    鴻海 ADR(HNHPF)為鴻海至美國股市掛牌上市的國外股票存託憑證,鴻海 ADR 股價換算比例為 1 : 5 ,也就是 1 股鴻海 ADR 等於 5 股鴻海股票。以下為鴻海 ADR 近 5 年走勢圖,股價約於 USD4.5 至 USD9 之間波動。

    擴大電動車事業:鴻海近年大力發展 MIH 平台,陸續設立生產工廠、招募供應鏈夥伴,也持續有新客戶不斷加入,逐步擴大電動車事業,未來目標為全球電動車市占率 5% 以上。
    持續優化毛利率:電子代工產業獲利能力較差,毛利率大多僅 3 ~ 4% ,而被稱為「毛三到四」。鴻海為代工龍頭,能有效壓低生產成本,近年來的毛利率維持在 5 ~ 8% ,未來將透過產品組合優化,跨入高獲利產品領域,如:電動車、車電、機器人等,目標將毛利率拉至 10% 以上。
    加強全球佈局:鴻海子公司與生產基地遍佈全球,近年仍積極佈局海外市場,鴻海認為印度市場發展指日可待,因此未來將持續加強擴張印度佈局, 2022 年攜手 Vedanta 於印度規劃生產車用晶片。鴻海自 2005 年進入印度至今,營收、員工數、投資規模皆已有倍數成長,目前主要為 ICT 的終端組裝業務,接下來會積極佈局關鍵零組件、半導體、電動車,提高在印度的競爭力。
    投資紫光集團:鴻海斥資 240 億元入股紫光集團,雖聲稱其僅為財務投資,不參與公司經營事務,但其目的可能在於對半導體、記憶體、電動車等領域,以及鴻海未來在中國的佈局有關。

    鴻海於 2020 年 10 月成立 MIH 電動車開放平台(Mobility In Harmony Open EV Platform),由於鴻海缺乏造車經驗,與國產品牌裕隆( 2201-TW )汽車合作並成立「鴻華先進科技」,正式跨足電動車領域。MIH 平台以開放技術規格的方式,吸引超過 2,300 間廠商加入,MIH 聯盟執行長鄭顯聰表示:「MIH 平台能夠幫客戶完成 80% 的基礎工程,客戶只要專注在 20% 的差異化」,如此將能夠大幅減少電動車品牌開發新車的時程,而鴻海則藉由結盟區域合作夥伴、切入車用零組件、建立電動車銷售出口等,企圖打造鴻海電動車王國。 鴻海除了已發表的三款自主開發的電動車,包括休旅車 Model C 、旗艦轎車 Model E、電動巴士 Model T,分別在 20...

  3. 2022年12月8日 · 鴻海宣稱這樣的合作模式可以為車廠減少縮短一半的開發時程也能減少三分之一的研發成本未來有意投入電動車市場但欠缺生產製造設備的公司可以攜手鴻海合作透過設計與生產外包的模式減少研發生產所需投入的巨額沉默成本鴻海集團執行長劉揚偉對外表示鴻海的目標是在 2025 年前達到全球電動車生產製造的市佔 5%並期待能夠成為特斯拉 (Tesla) 的合作夥伴。 劉揚偉說道,鴻海亮相的五款電動概念車型,足以說明該公司能夠打造出外型與安全兼具的電動車型。 發揮集團的核心能力,掌握電動車產業鏈關鍵.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深產業分析師兼專案經理何心宇表示,掌握電動車底盤平台、電池技術、整車生產線,是成為整車廠的第一步。

  4. 9 小時前 · 鴻海今天上午在新北土城虎躍總部舉行股東會,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鴻海與輝達(NVIDIA)密切合作,發展電動車生成式AI(Gen-AI)軟體,跨界休旅 ...

  5. 2024年4月21日 · 16:11. 工商時報 方明. 鴻海. 電動車產業競爭加劇鴻海 (2317)參加2024年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展示了電動車上中下游的產品與解決方案並強調2025年拿下全球電動車5%市占率目標不變法人表示看好三大理由維持鴻海買進的投資建議目標價 164元近期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大裁員大陸電動車削價競爭凸顯全球電動車產業競爭加劇鴻海參加2024年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並展示了電動車上中下游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在Model B部分,Model B於NEDC測試標準下,續航里程可達500公里以上,Model B預計於今年第四季進入量產。

  6. 2024年4月18日 · 00:00. 2024/04/18 02:13:44. 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鴻海 (2317電動車事業不畏市場遭逢逆風以及大陸電動車廠削價競爭持續衝刺市占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昨17日表示首輛國產電動車納智捷n7持續大量交付中鴻海2025年拿下全球電動車5%市占率目標不變鴻海昨天參加2024...

  7. 2023年10月25日 · 鴻海集團搶進電動車市場逐步開花結果其中鴻海2317負責製造與供應鏈管理偏向重資產旗下鴻華先進聚焦電動車設計採用輕資產模式經營至於MIH聯盟是開放平台整合所有零組件供應商也設計電動車讓品牌業者採用協助零組件業者擴大下游出海口。 目前鴻海集團分工負責,在乘用車方面,包括Model C、Model B、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