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19日 · 什麼是三需求理論」(Three Needs Theory三需求理論是由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大衛麥克利蘭David McClelland所提。 他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察:要能推動人類持續進步,就必須滿足其渴望,也就是 成就 、 歸屬 和 權力 這3個需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夏日訂閱享最多★商周全方位閱讀訂一年送8期! 限量再送香氛沐浴皂. 你,還要在這裡停多久?商周陪你突破「不上不下」的轉型困境! 成就需求(Achievement Need) :具有高成就需求的員工,喜歡解決問題,或是透過接手困難的任務來挑戰自己。 他們是目標與任務導向的一群人,渴望得到認可。

  2. 2020年5月9日 · 麥克利蘭的成就動機理論 (McClell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Theory),也稱三種需要理論 (Three needs theory)、成就需要理論 (Achievement Need Theory)、後天需要論. 目錄. [ 隱藏] 1 成就動機理論簡介. 1.1 成就需求(Need for Achievement) 1.2 權力需求(Need for Power) 1.3 親和需求( Need for Affiliation) 2 成就動機理論提出. 3 成就激勵理論的推斷. 4 成就動機理論的評價 [1] 5 成就動機理論的案例分析. 5.1 案例一:成就動機理論在高職教育中的應用 [2] 6 相關條目. 7 參考文獻. [ 編輯] 成就動機理論簡介.

  3. 三種需要理論:成就需要,權力需要,歸屬需要,_中文百科全書. 三種需要理論是由大衛·麥克萊蘭 (David McClelland)等人提出的指一種從人們想要得到的結果的類別對需要進行分類的方法他們認為個體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種主要的動機或需要只是在每個人身上三種需求的比例是不同的. 基本介紹. 中文名 :三種需要理論. 外文名 :Three kinds of needs theory. 類別 :理論. 提出者 :大衛麥克萊蘭. 成就需要是指達到標準、追求卓越、爭取成功的需要。 麥克萊蘭發現,一些人有強烈的內驅力要將事情做得更為完美,使工作更有效率,以獲得更大的成功,但他們追求的是個人的成就感,而不是成功之後所帶來的獎勵。 麥克萊蘭所說的這種內驅力就是成就需要。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4月28日 · 麥克萊蘭的需要理論也被稱為三需要理論學習需要理論獲得需要和動機成就理論。 它是由世界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大衛麥克萊蘭在 1960 年代開發的。 它提供了關於需求是如何和是什麼以及個人應該如何處理這些需求的深入分析。 它還解釋了需求如何對一個人的行為產生強大的影響尤其是在組織的管理環境中麥克萊蘭理論確定的三種後天需要是什麼了解麥克萊蘭的動機理論可以通過了解該理論所指的三種需要即成就從屬關係和權力。 成就需要. 後天需要理論中的成就需要談到了個人在生活中實現某事的衝動。 這是鼓勵一個人工作、奮鬥並最終獲得成功的需要。 他希望在他的領域中成為知名人士。 有些人對成就有很高的需求,他們是那些不斷創新並試圖在每件事上都表現出色的人。

  6. 成就動機理論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戴維·麥克利蘭David·C·McClelland通過對人的需求和動機進行研究於50年代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的麥克利蘭把人的高層次需求歸納為對成就權力和親和的需求他對這三種需求特別是成就需求做了深入的研究。 1. 成就需求Need for Achievement):爭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求。 麥克利蘭認為,具有強烈的成就需求的人渴望將事情做得更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獲得更大的成功,他們追求的是在爭取成功的過程中克服困難、解決難題、努力奮鬥的樂趣,以及成功之後的個人的成就感,他們並不看重成功所帶來的物質獎勵。 個體的成就需求與他們所處的經濟、文化、社會、政府的發展程度有關,社會風氣也制約著人們的成就需求。

  7. 大衛·麥克利蘭 (David McClelland的成就動機理論又稱三種需要理論Three Needs Theory)。 人在不同程度上由以下三種需要來影響其行為 [1] : 成就需要( Need for achievement ,nAch):希望做得最好、爭取成功的需要。 權力需要( Need for power ,nPow):不受他人控制、影響或控制他人的需要。 親和需要( Need for affiliation ,nAff):建立友好親密的人際關係的需要。 對以上三種需要分別施以不同的 激勵 措施: 需要高度成就的 現實主義 者:及時給與其工作績效的明確反饋信息,使其了解自己是否有所進步;為其設立具有適度挑戰性的目標,避免為其設置特別容易或特別難的任務。

  8. 1998年3月27日 · 理論介紹.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戴維 · 麥克利蘭David C. McClelland 1917.05.201998.03.27),是當代研究動機的權威心理學家他從20世紀4050年代起就開始對人的需求和動機進行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三種需要理論",並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結論麥克利蘭之前, 精神分析學派 和 行為主義學派 的心理學家對動機進行了研究。 以弗洛伊德為代表的精神分析學派用釋夢、 自由聯想 等方法研究動機,他們往往將人們的行為歸於性和本能的動機,而且他們的研究方法和技術很難得出有代表性的結果、可重複性差、無法得出動機的強度。 行為主義 者用實驗的方法研究動機,使得動機的強度可以測量,要集中於飢、渴、疼痛等基本生存的需要上,沒有區分人的動機與動物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