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應台,父親是國軍軍官名叫龍槐生 ,湖南人,十幾歲時他挑著扁擔去街上賣東西,遇到軍隊走過,就「意外」的參了軍,這一走就是一生。 她的母親叫美君, 浙江淳安人,兩人的第一個孩子叫龍應揚,被放在奶奶家養著,眼看情勢急轉直下,美君去湖南衡山接兒子去丈夫團聚時,這個孩子死活不肯跟她走,那一剎那,她決定等戰爭過去再來接孩子。
  1. 其他人也問了

  2. 父親 龍槐生 是 湖南 衡山 人,十五歲時加入 憲兵隊 ,曾參與 中華民國抗日戰爭 中的 淞滬會戰 和 南京保衛戰 ,來臺後任警察。 母親 應美君 是 浙江 淳安 人,1949年遷至 高雄 。 二人有四子一女:長男龍應湘留在大陸;其他的四個子女在臺灣成長,胞弟 龍佛衛 為 精神科 醫師,曾任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松德院區院長。 [3] 龍應台不會父母的母語。 「多少年後,我才知道,為了說這美麗的 國語 ,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我是一個沒有方言的人。 我不會說母親的方言,浙江 淳安話 (註:屬 吳語 )。 我不會說父親的方言,湖南 衡山話 (註:屬 湘語 )。 」 [8] 生平 [ 編輯] 1952年,龍應台生於 高雄縣 大寮鄉 (今 高雄市 大寮區)。

  3. 龍應台的父母在 第二次國共內戰 中遷往臺灣。 父 龍槐生 湖南 衡山 ,十五歲時加入 憲兵隊 ,曾參與 中華民國抗日戰爭 中的 淞滬會戰 和 南京保衛戰 ,來臺後任警察。 母親 應美君 是 浙江 淳安 人,1949年遷至 高雄 。 二人有四子一女:长男龍應湘留在大陸;其他的四個子女在臺灣成長,胞弟 龍佛衛 為 精神科 醫師,曾任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松德院區院長。 [3] 龍應台不會父母的母語。 「多少年後,我才知道,為了說這美麗的 國語 ,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我是一個沒有方言的人。 我不會說母親的方言,浙江 淳安話 (註:屬 吳語 )。 我不會說父親的方言,湖南 衡山话 (註:屬 湘語 )。 」 [8] 生平. 1952年,龍應台生於 高雄縣 大寮鄉 (今 高雄市 大寮區)。

  4. 2022年7月14日 · 中間折到圖書館借一袋兒童繪本,衝到藥房買一支幼兒溫度計,到水果店買三大箱果汁,到郵局去取孩子生日禮物包裹同時寄出邀請卡……然後匆匆趕回足球場接老大,回游泳池 接老二,回家,再做晚餐。 母親,原來個最高檔全職,全方位CEO,只沒人給薪水而已。 然後突然想到,啊,油米柴鹽一肩挑母親,在她成為母親之前,也是個躲在書房裡小姐吧。 兒子:留在廚房裡看我做菜吧。 孩子大了,我發現獨自生活自己又回頭變成一個不會燒飯做菜人,而長大了孩子們卻成了美食家。 飛力普十六歲就自己報名去上烹飪課,跟著大肚子、戴著白色高筒帽師傅學做義大利菜。 十七歲,就到三星米其林法國餐廳廚房裡去打工實習,從削馬鈴薯皮開始,跟著馬賽來大廚學做每一種沾醬。

  5. 2022年5月28日 · 從牽着孩子幼小手,到青春後期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背影;到目送父親在輪椅上背影、火葬場棺木滑去 。 龍應台藉由《目送》一書,述説著生命中牽絆與祝福。

  6. 2022年7月6日 · 很多很多孩子,在操場上等候上課第一聲鈴響。. 小小手,圈在爸爸的、 媽媽手心裡,怯怯眼神,打量著周遭。. 他們幼稚園畢業生,但是他們還不知道一個定律:一件事情畢業,永遠另一件事情開啟。. 文/ 龍應台. 2022-07-06 (更新:2022-07-07 ...

  7. 2018年5月4日 · 美君是龍應台的母親,93歲,失智多年。直呼母親為美君,是要視她為朋友。65歲的龍應台,以寫給失智母親應美君的19封信,穿插紀錄戰亂和離散的圖文,談生死,談世代,從家族歷史追溯國族命運。

  8. 2018年4月23日 · 龍應台形容自己的母親是個「厲害乾脆勇敢堅強的女人」,在那個大江大海的戰亂年代,嫁給一個天真而不善營生的丈夫。 因為從中國大陸逃難來台灣,貧窮讓生活清苦,生了四個孩子的一個家,都要靠這個女人支撐,「但她對家人從不嚴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