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大件事. 響呢年出世嘅人. 響呢年死嘅人. 節慶、風俗習慣. 1899年 係 平年 。 其他紀年. 下面係維基百科有關年份紀年嘅凡例說明。 凡例. 紀年分類中嘅「中國」、「中國週邊」、「越南」、「朝鮮半島」、「日本」等,係地域概念,唔係特指某個國家或者政權,所以會有模糊嘅外延。 喺呢啲地域概念之下會分項列出喺呢個地域內嘅各政權同各種紀年,包括年號、以及同創立呢個年號嘅王朝對抗嘅私年號。 「中國週邊」係指廣義上嘅北亞、中亞、以及同中國接壤嘅部分地域,大約相當於亞歐大陸中央地區。 農曆、佛曆、回曆、猶太曆有自己嘅曆法,佢哋嘅新年同西曆唔重合。 所以西曆年份唔完全就係呢幾種曆嘅年份。

  2. 戊戌變法. 戊戌變法 ,又叫 百日維新 、 戊戌維新 、 維新變法 , 清朝 光緒二十四年間1898年6月11號9月21號嘅短暫政治改革運動變法由 光緒皇帝 領導,深入經濟、教育、軍事、政治及官僚制度等多個層面,希望 大清 走上 君主立憲 嘅道路。. 但係 ...

  3. 莊·羅拔·奧士邦 ( 英文 : John Robert Osborn ,又譯 奧士本 ; 1899年 1月2號 — 1941 12月19號 )係一位喺 英國 出世嘅 加拿大 軍人。 生平. 香港公園裡面嘅奧士邦紀念銅像. 奧士邦係英國諾福克郡出世,一戰期間效力過英國海軍,參加過1916 宇德蘭海戰 [1] 。 後來佢移居加拿大,1933加入加拿大陸軍 [1] 。 香港保衛戰爆發之後,奧士邦同佢服役嘅加拿大陸軍溫尼辟擲彈兵團第一營被英軍司令部派往香港,支援當地嘅駐港英軍。 194112月19號朝早,一營A連同D連嘅士兵喺 畢拿山 同日軍正面交鋒,死傷慘重,被迫後撤。 奧士邦同佢嘅手下嘅火力掩護,為大部隊搶到寶貴嘅撤退時間。 但係到徂當日下晝,A連就被日軍完全分割包圍。

  4. 182510月25號 出生地 Sankt Ulrich 死亡日 1899年6月3號 (73歲) 死亡地 維也納 死因 pleuropneumonia 國籍 奧地利帝國、Cisleithania 母語 德文 識嘅語言 德文 職業 指揮家、作曲家 名作 The Gypsy Baron、Die Fledermaus、藍色多瑙河 配偶 阿爸

  5. Category:1899年 - 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查嘢. Category:1899年. 幫手. 呢 類 嘅主文係「 1899年 」。 維基同享 有多媒體嘅嘢: 1899. 細類. 呢類有下邊2個細類,總共有2細類。 1899年出世 (37 P) 1899年死 (7 P) 「1899年」分類中嘅文章. 呢類有下面嘅3版,總共有3版。 1899年嘅瑞典. 新界六日戰. 由「 」收. 屬於1類 : 1890年代.

  6. 恭親王奕訢嘅舊相 恭忠親王奕訢(粵讀:gung1 zung1 can1 wong4 jik6 jan1 滿文: ᡳ ᡥᡳᠨ [1];1833 1月11號—1898 5月29號),號樂道堂主人,滿洲 愛新覺羅氏、道光帝嘅六阿哥,咸豐帝同父異母嘅細佬,老母係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道光帝遺詔封咗奕訢做「和碩恭親王」。

  7. 甲午戰爭(又叫清日戰爭、清日甲午戰爭;日本叫日清戰爭),係喺1894(大清 光緒二十年)打嘅一場仗,由於呢個干支係甲午,所以叫「甲午戰爭」。 呢場仗係由於大清同日本之間,為咗爭奪朝鮮半島控制權嘅同時,日本入侵大清而爆發,最後滿清政府戰敗,清政府被逼要簽署《馬關條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