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25日 · 與叛逆期孩子有效溝通的8大祕訣. 溝通是為了達成某些目的,而非一味的情緒宣洩,有效的溝通,包含以下幾個祕訣. 1. 避免指責 。 例如:你怎麼又把房間搞得亂七八糟? 2. 避免貼標籤 。 例如:你就是懶/笨/愛說謊。 3. 人不要超過十個字 。 例如:收拾房間(手指著亂的地方)。 比起一直叨念,孩子更可能聽進去。 4. 停頓 。 溝通的時候,不要單方面一直說,對話最好維持五五波的比例,如果大人說了超過七成的話,基本上溝通就有點失衡了。 適時使用停頓,給孩子思考的時間,並鼓勵孩子表達。 5. 詢問孩子意見 。 例如:你闖禍了,打算怎麼處理? 6. 孩子求助再給建議 。 當孩子自己來尋求建議,此時父母給的意見,孩子才會聽進去。

  2. 我這沒耐性的媽,知道自己一開口一定會變成罵人,所以我逼自己閉嘴。. 沒多久,兒子說話了。. 他說他被笑了,剛剛在排放學路隊的時候,有兩個低年級的學生一直說他怎麼這麼矮,說完就一直笑他:「哈哈哈~~你好矮喔~」. (推薦閱讀: 孩子,如果別人動手 ...

  3. 2018年8月31日 · 技巧一:多聽少說,聆聽代替責罵. 孩子青春期會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更想嘗試不同的事。 首先不要反對,而是聽他怎麼說。 孩子不論嘗試什麼事,都先給予負面質疑的回應:為什麼又跑出去玩? 參加社團不會影響功課嗎? 其實他們都知道父母的話是正確的,只是此時父母的擔心如同毒藥。 想做的事情,一直被最親密的人反對,得不到任同感,當然更想往外跑。 若能先聽聽孩子為什麼想這麼做,站在他的立場與他對話,再引導出你的看法,才能夠有效的溝通。 推薦閱讀:孩子叛逆期? 不怕! 用接納、溝通來接招. 技巧二:建立信任關係. 父母必須了解,青春期的孩子,多了自主獨立、冒險精神,另一方面心裡又呈現矛盾的不安情緒。 或許會認為父母不了解自己,但這不代表孩子不在意父母,有時,他只是不知道要怎麼和你開口。

  4. 2019年7月23日 · 小孩會模仿大人,生氣時大吼大叫大,所以如何表達生氣時的情緒,其實也是很好的身教示範。 推薦閱讀: 一秒情緒爆炸? 四步驟引導孩子好好生氣

  5. 2024年4月19日 · 13 歲正值青春期,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已進入成熟階段,也是最考驗父母的叛逆期階段,這階段孩子自尊心強且非常重視同儕間的關係及感受,同時也容易受到同儕間的影響,而心思較敏感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也較容易產生想法及行為上扭曲,所以這階段是需要父母多點理解和陪伴。 13 歲引導小撇步: 給予孩子更多自我空間且不窺探隱私,這點非常重要。 用聊天的方式關心孩子身邊交友狀況但不隨意批評也不過於干涉。 當意見不合時先各退一步,坐下理性溝通,避免正面衝突的發生。 當衝突發生時不打、避免情緒字眼,容易傷害孩子自尊造成反效果。 不拿孩子和別人比較,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自卑,產生叛逆的行為。 尊重及支持孩子的選擇很重要,可以適時給予正向的建議和提供支援。

  6. 2024年5月23日 · 但大人的一句否定或怒罵,便全數推翻了孩子曾經投入的努力。 於是孩子們心底認為:不管我怎麼努力,換來的都是父母的責備,我做的永遠不夠好,永遠達不到父母的要求,不如放棄算了!

  7. 2021年1月8日 · 心理諮商師王意中,曾經分享過自己小時候被誣陷的故事,五六年級的他,某日到光華商場的書店逛街,突然一隻大手按住他的肩膀把他轉過來,書店老闆說:「我警告你,如果你偷書被我抓到,你就完蛋了! 」年幼的王意中當場傻住,沒有哭、沒有反駁,這段經歷卻成了一輩子的陰影。 成長過程的王意中醫師,做任何事都非常謹慎、恐懼、焦慮、害怕出錯, 他總擔心被別人發現自己的錯誤,即便自己什麼錯事都沒有做,這樣的個性,只是因為小時候無故「被誤會」而造成。 許多的孩子即便還不懂什麼是自尊, 卻已經會出現失去自尊時的反應,這樣的反應可能是焦慮、自責、痛苦,若是公開被誣陷,更可能造成孩子一輩子的傷害。 因此,當孩子被懷疑作弊,父母絕不能一口斷定就是孩子的錯,將「你有沒有作弊? 」的話改為:「你今天考試有沒有做什麼不恰當的事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