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12月22日 · 小便有泡泡產生可能是所謂的蛋白尿.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腎臟內科主任謝至同說明,腎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過濾血液、產生尿液,把血液中不需要的廢物以及多餘的水分排到尿液,同時腎臟會像是守門員一樣,把重要的營養素像是蛋白質,保留在血液中不讓它從尿液流失到身體外。 因此在正常的情況下,尿液中只會有極少量的蛋白質。 如果尿液中的蛋白質異常增加,就會容易讓小便產生泡泡,也就是所謂的蛋白尿。 蛋白尿症狀有哪些? 恐釀下肢水腫、高血壓、高膽固醇. 除了讓小便的泡泡增加之外,大量的蛋白尿也會讓下肢水腫,手壓下去會凹陷無法馬上回彈。 除此之外也可能會合併高血壓以及高膽固醇。 圖/Pexels by Karolina Grabowska. 小便有泡泡一定是腎臟病嗎? 也可能是泌尿道感染引起.

  3. 2018年11月23日 · 成大醫院腎臟科郭依婷醫師表示同樣是泡泡尿結果可能大不同關鍵則在於分辨尿液中的溶質尤其是蛋白質也就是所謂的蛋白尿」,並據以追查背後的實際病理原因正常情況出現泡泡尿的原因. 在正常生理情況下出現泡泡尿的情況可能是尿液速度較快溶質濃度較高而改變尿液的表面張力就可能出現泡泡若是持續不消失或者反覆出現的泡泡尿甚至已出現其他系統性的表徵例如水腫就應進一步檢查來分辨小便形成泡泡的原因。 郭依婷指出,尿液中常見蛋白質溶質,也就是「蛋白尿」。 可能是 發燒、感染、運動 導致腎臟過濾通透性改變而造成的 暫時性蛋白尿 ,不過在引發因素消失後隨之消失。 至於 活動和站立有關的姿勢性蛋白尿,多認為是良性的病程 ,通常隨著年紀增長後逐漸改善。

  4. 2020年6月9日 · 當病人走進腎臟科門診向醫師主訴「尿液有泡泡」,最常見的原因是個人排尿速度所導致的,就像水從水龍頭快速流出時也會產生泡沫;通常這些尿液迅速沖到馬桶內而起泡沫的情況

  5. 2023年9月18日 · 醫師呼籲,一旦出現「泡(泡泡尿)、水()、高血壓)、貧血)、疲倦)」五大症狀應儘早檢查,依據尿蛋白以及腎功能等,接受後續追蹤或是積極介入治療,不僅能降低住院與死亡風險外,也有助遠離洗腎危機。 尿尿有泡泡? 5症狀早檢查! 台灣末期腎病人口世界居冠。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醫師表示,全台灣慢性腎臟病人口已突破200萬,換算下來,平均每8位成人約有1人患有慢性腎臟病,而末期腎臟病發生率與盛行率多年以來也高居全球之冠,在這個背景下,台灣每年新發生的洗腎人數超過12,000人。

  6. 2022年9月4日 · 腎病變常見症狀的口訣為:----。 「泡」泡尿: 腎臟過濾功能受損 ,導致血液中的蛋白質滲漏,形成蛋白尿。 「水」腫: 腎病變滲漏的蛋白質主要為白蛋白,白蛋白在血液中是維持血管滲透壓的重要角色, 滲漏掉會使血管內沒有足夠白蛋白拉住水份,讓水份流到組織間形成水腫。 「高」血壓:

  7. 2021年12月21日 · 家醫科醫師陳敬睿在粉專解答, 尿液有泡泡是很常見現象,通常晨尿站著尿尿急都會湧現泡泡,而異常的泡泡尿指的是當腎臟功能衰弱時,腎臟無法過濾血液中的蛋白,使其隨尿排出,造成尿液中含有過量蛋白質而產生黏稠、有泡泡的蛋白尿。 究竟該如何分辨是蛋白尿或是正常泡泡尿?...

  8. 2023年10月25日 · 由美國認證內科醫師 Elaine K. Luo 審閱的 文章 指出腎臟衰竭的患者大多會出現症狀可能的情形包括: 排尿量減少. 腿部、腳踝、足部水腫. 無特殊原因的呼吸短促. 極端嗜睡或疲勞. 持續的噁心感. 意識混亂. 胸口疼痛或有壓迫感. 癲癇. 昏迷. 非營利組織「美國腎臟基金(American Kidney Fund)」 資料 則提到,當腎臟開始衰竭時,可能出現的狀況包括. 發癢. 肌肉痙攣. 噁心、嘔吐. 沒有飢餓感. 足部、腳踝腫脹. 尿液過多或過少. 容易喘. 失眠. 一旦洗腎就要一輩子洗下去嗎? 預防重於治療,部分急性腎衰竭是可以預防的,對洗腎比例高居世界前幾名的台灣而言,如果我們可以避免急性腎衰竭的發生,或許就可以減少洗腎的人口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