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許銘春(1965年9月21日 — ),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民主進步黨籍。 曾任 勞動部 部長、 財團法人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中心 董事長。 曾任 高雄市 副市長、 高雄市政府 法制局局長、高雄市政府新聞處處長。

  2. 2024年5月17日 · 新政府將於20日上任, 勞動部 今天替勞動部長 許銘春 舉辦歡送會,許銘春今天回憶,起初接任時就期許自己要當勞工靠山,感謝勞工的信賴與支持 ...

  3. 許銘春(1965年9月21日 — ),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民主進步黨籍。 曾任 勞動部 部長、 財團法人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中心 董事長。 曾任 高雄市 副市長、 高雄市政府 法制局局長、高雄市政府新聞處處長。

  4. 2024年4月25日 · 許銘春指出,勞動部近幾年推動的派遣權益入勞基法、中高齡及高齡者就業促進專法、職災保險及保護法、最低工資法,在這些法案的立法過程,何佩珊都參與其中,負責協調朝野立委了解法案核心,讓法案能順利推動上路,covid-19疫情期間的相關紓困補貼、最低工資調整、勞保撥補,何也都有在行政院的討論場合,她們兩人也因此在公務關係上成為好友。...

  5. 2024年3月6日 · 許銘春表示,包括勞保年金的財務問題、移工失聯問題,以及勞工薪資持續提升,都是她積極推動的業務,其中勞動部已通過《最低工資法》,未來希望對勞工的照顧更為周全。 立委也關注許銘春520後是否續任? 詢問許銘春520後是否會繼續督軍,繼續負起責任把工作做好? 許銘春表示,她會把目前的工作做好,希望能在五二O後,可以順利地交給新任部長,希望讓更多長才來發揮。 至於外傳許銘春卸任後有可能投入選舉,許銘春也回應表示,「目前沒有這個規畫,是先把工作做好」。 由於許銘春任內,積極推動中高齡就業機制,立委也關注許銘春卸任後能否「順利轉職」?

  6. 2024年3月6日 · 勞動部長許銘春6日於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進行「我國開放印度移工對本國勞工就業市場之衝擊」專題報告,並在答詢時透露無意在520後留任。 (顏麟宇攝) 準總統賴清德將在5月20日正式就職,新內閣人事備受矚目。...

  7. 2024年4月25日 ·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邀請邀請勞動部長許銘春、法務部、原住民族委員會、內政部、衛生福利部就「就業服務法上路逾30年,針對就業促進、歧視禁止、外國勞動力權益保障等面向進行全面檢視」進行專題報告。 立委邱鎮軍表示,許銘春做為史上任期最長的勞動部長,曾提及勞保年改、低薪、失聯移工都是最急迫的勞動議題,但勞保年改一拖就拖了快8年,想請問新任勞動部長何佩珊會推動年改嗎? 還是繼續撥補?...

  8. 許銘春表示,勞動部已多次嚴正澄清,引進10萬印度移工就是假訊息,有心人士一再利用社群媒體流竄假訊息,發表歧視言論、製造對立,勞動部予以嚴厲譴責,並呼籲國人不要受到刻意的選舉操作,全民共同拒假、反假、打假。 許銘春澄清,開發新興勞動力來源國,為立法院朝野政黨長期共識,並促請行政部門應積極推動。 台灣與印度勞務合作備忘錄(MOU)內容、相關引進產業條件,仍有待未來工作層級持續評估磋商,不僅尚未簽訂MOU,更沒有引進10萬印度移工之規劃。 許銘春重申,勞動部絕對會嚴格把關,聆聽各界的聲音及意見,加強溝通以消除疑慮。 在落實社會安定、保障本國就業機會及促進經濟發展前提下,確保勞工素質,補充產業缺工需求,不會影響社會安定。 回上一頁. 回最上面. 關閉. :::

  9. 2024年3月5日 · 勞動部今天發布澄清稿指出,許銘春當天受訪時肯定印度移工素質及工作表現,企盼國人能了解印度移工優點,為未來引進新的跨國勞動力,協助台灣化解缺工困擾,奠定良好基礎。 勞動部強調,許銘春在訪談中所提及「膚色相近」等語,絕無任何歧視之意,或因受訪用語不夠精準,造成外界誤解而有所批評,將切實檢討改進,也表達誠摯歉意。 勞動部指出,台灣移工政策一向尊重人權,秉持平等待遇原則,絕不容許任何歧視對待,台灣尊重印度多元豐富文化,未來也是以此為基礎,推動雙方勞務合作,也呼籲民眾,不要受到社群媒體等煽動性言論影響,促使台灣、印度雙邊合作,互利互惠。 (編輯:陳仁華)1130305. #台灣. #許銘春. #勞動部.

  10. 2023年12月23日 · 許銘春表示,勞動部已多次嚴正澄清,引進10萬印度移工就是假訊息,有心人士一再利用社群媒體流竄假訊息,發表歧視言論、製造對立,勞動部予以嚴厲譴責,並呼籲國人不要受到刻意的選舉操作,全民共同拒假、反假、打假。 許銘春澄清,開發新興勞動力來源國,為立法院朝野政黨長期共識,並促請行政部門應積極推動。 台灣與印度勞務合作備忘錄(MOU)內容、相關引進產業條件,仍有待未來工作層級持續評估磋商,不僅尚未簽訂MOU,更沒有引進10萬印度移工之規劃。 許銘春重申,勞動部絕對會嚴格把關,聆聽各界的聲音及意見,加強溝通以消除疑慮。 在落實社會安定、保障本國就業機會及促進經濟發展前提下,確保勞工素質,補充產業缺工需求,不會影響社會安定。 業務單位:勞動力發展署. 連絡電話:02-8995-6000.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