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媽祖據傳 原名 林默 , 暱稱 「 默娘 」,又称 天上圣母 、 天后 、 天妃 、 天妃娘娘 、湄洲娘妈(莆田话:Ná̤u-mâ)、 妈祖婆 、姑婆嫲 (Gū pó má)等,生活於 北宋 時期之 興化軍 莆田縣 ,在手足中排序最後。 據稱,她聰慧過人但沈默寡言,並成為一位 釋道兼修 的仙姑,為人 占卜 禍福,而終身 未婚 。 在 羽化 後,傳言祂常以「著紅衣長髮素顏美麗女性」之形象在洶湧海濤中 顯靈 ,並能使 颱風 轉向,而保祐船隻航行之平安。 船員與漁民對祂的崇拜逐漸形成信仰。 越南 與 朝鮮半島 之水手都尊稱祂為「護國庇民」之海洋女神。 閩南 地區之 臨濟宗 禪師視祂為 慈航觀音 之 化身 ,並傳播媽祖之信仰。 祂在信徒心目中之普遍形象為一位法力強大而仁慈且地位崇高的 女神 。

  2. 天上聖母媽祖 》是 台灣電視公司 2008年 八點檔 連續劇 之一, 製作人 是 曹景德 , 製作單位 是 萬大傳播有限公司 。 《 神機妙算劉伯溫 》最後一集播映完畢時2008年3月12日20點40分天上聖母媽祖立即接檔。 故事大綱. 仙界,掌管八河司雨大龍神 涇河龍王 不守天規,致使百姓遭 天災 之苦。 媽祖 奉 玉皇大帝 旨令,率 千里眼 、 順風耳 要抓拿涇河龍王與其門徒小龍女治罪,因而展開正邪鬥法。 刁鑽的小龍女遁逃。 涇河龍王受傷不敵,化作一條惡龍逃離。 凡間,黃家媳婦 玉鳳 被誣陷 通姦 殺夫,囚於木籠內遊街示眾;其間,玉鳳被推落 水 中,命在旦夕。 玉鳳的八歲兒子 天保 悲泣祈求著。

  3. 天上聖母媽祖 台灣電視公司 2008年 八點檔 連續劇 之一, 製作人 是 曹景德 , 製作單位 是 萬大傳播有限公司 。 《 神機妙算劉伯溫 》最後一集播映完畢時2008年3月12日20點40分天上聖母媽祖立即接檔。 故事大綱 [ 編輯] 仙界,掌管八河司雨大龍神 涇河龍王 不守天規,致使百姓遭 天災 之苦。 媽祖 奉 玉皇大帝 旨令,率 千里眼 、 順風耳 要抓拿涇河龍王與其門徒小龍女治罪,因而展開正邪鬥法。 刁鑽的小龍女遁逃。 涇河龍王受傷不敵,化作一條惡龍逃離。 凡間,黃家媳婦 玉鳳 被誣陷 通姦 殺夫,囚於木籠內遊街示眾;其間,玉鳳被推落 水 中,命在旦夕。 玉鳳的八歲兒子 天保 悲泣祈求著。

  4. 天上聖母 可以指:. 臨水夫人 ,唐代的聖母,又可稱「順天聖母」,本名「陳靖姑」。. 誕辰為農曆正月十四、十五日。. 媽祖 ,宋代的海洋守護女神,本名「林默娘」,源於中國福建湄洲島。. 誕辰為農曆三月二十三日。. 六房天上聖母 ,明代的天上聖 ...

    • 沿革
    • 祭祀
    • 活動、慶典

    舊廟

    根據《臺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廟誌》等書的說法,早在鄭成功來臺之前,北汕(線)尾島上已經有媽祖廟存在[註 2]:30:24。當時廟有三落,前殿供奉水仙尊王、正(中)殿供奉媽祖、後殿供奉佛祖:30。媽祖神像有三尊,是軟身神像:24。另有說法認為鄭成功來臺後,為感謝神恩而重建廟宇,添建兩側廂室,供奉隨艦而來的3尊媽祖神像,土城當地信眾相信這3尊神像便是後來的「文館媽」、「武館媽」與「五角頭媽」:41。 而關於鹿耳門媽祖廟的早期記載,文字記述為《臺灣縣志》的「康熙五十八年各官捐俸同建」,地圖則有〈康熙臺灣輿圖〉(約1699年─1704年)的「媽宮」:25。由此顯示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以前鹿耳門一地已有媽祖廟,可能是民間所興建的小廟:25。《臺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廟誌》則認為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是官員捐俸易地重建:40 據《臺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廟誌》所載,道光十一年(1831年)因曾文溪氾濫,下游支流改道而造成廟宇毀損,因此當地民眾將神尊寄奉於三郊鎮港海安宮,即「海安宮寄佛」:44。同治十三年(1874年),再次發生洪水,導致舊廟遭到沖毀:44。不過對於寄佛與洪水毀滅的...

    保安宮時期

    據《臺灣日日新報》〈鹿耳門浮復〉報導(1914年8月27日刊),日大正二年(1913年),有一王船飄到鹿耳門媽祖廟舊址,眾人不知來歷,後有一土城仔居民起乩,表示乃是船中五王上身,是受到湄洲媽祖之命,來此以重建鹿耳門媽祖廟:29。而轄有土城仔的蕭壠支廳當局原認為是造謠,要將王船燒毀,但當時有一巨蛇自支廳中梁墜下,認為有異,遂准許建廟之事:29。而據《臺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廟誌》所載,該王船來自福建泉州富美宮,途中停靠澎湖馬公海靈殿前之海岸:47。當地信徒原祈求想將王船留下祭拜,但船上五王表示是受鹿耳門媽之邀,不便久留:47。之後眾人乞留一座香爐,將王船放回大海:47。 而據《臺南州祠廟名鑑》所載,大正二年(1913年)王船漂來、「五王上山」後,當地居民郭長、郭尾昂先搭建草寮供奉五王:50。而後據《臺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廟誌》所載,次年(1914年)土城仔、青草崙兩庄八角頭發起建廟,並使用了不少舊鹿耳門媽祖廟的建材,廟成之後迎回舊廟眾神:50。新廟初名「保安宮」,坐北朝南,位在今土城城西街、城北路、安中路交會處:50。有前後兩殿,前殿供奉五府王爺與王船,主殿供奉舊媽祖廟眾神:50...

    鹿耳門聖母廟時期

    二次大戰後,顯宮在民國36年(1947年)建了鹿耳門天后宮,主張開基鹿耳門媽供奉在該廟:31。民國45年(1956年)8月9日臺大楊雲萍教授率學生考察,之後為認為鄭成功登陸於顯宮,且支持顯宮鹿耳門天后宮的主張:31。以此事為開端,引發土城與顯宮兩地的正統之爭:31、32。之後廟方在民國49年(1960年)改名為「正統鹿耳門聖母廟」,以昭顯香火傳承:31、32:50。 民國64年(1975年)聖母廟在今址重建,於次年(1976年)1月21日(農曆十二月廿一)奠基破土:56:32。該工程得臺北木柵指南宮董事長高忠信等執事協助建廟規劃、繪製藍圖,採用仿清代北方宮殿式建築:56:32。之後在民國70年十月廿六(1981年11月22日)舉行神尊移駕科儀,十一月初八(12月3日)舉行安座大典,廟額為「正統鹿耳門聖母廟」:56:32。

    11角頭

    聖母廟11角頭以該廟為中心,廟北為「頂堡」,廟南為「下堡」:34。詳見如下:34─39:

    土城聖母廟三年一科刈香
    土城聖母廟夜市(每週四、六)
    迓春牛遊行暨國際高空煙火秀
    虱目魚節之星光夜跑
  5. 天后寶誕 ,即 媽祖誕辰 ,也稱為 天后誕 、 媽祖生 、 天妃誕 、 天妃祭 ,是慶祝 天后 (媽祖)誕辰的東亞傳統文化節日,在每年 農曆 三月廿三 。. 相傳天后(媽祖)能保佑人們海上平安。. 天后 廣州 、 香港 、 澳門 、 汕尾 、 汕頭 ( 南澳 )、 三水 ...

  6. 天母 是位於 臺灣 臺北市 士林區 境內的一個地區。 北、東緊鄰 陽明山國家公園 ,西以 磺溪 為界,南接蘭雅、芝山岩地區以 外雙溪 與 士林 福德洋 、 林子口 相隔。 今於士林區下設有 天母次分區 。 天母舊稱 三角埔 , 清代 、 日治時期 皆以三角埔為當地名稱,天母原本僅為境內的小地名。 戰後 三角埔地區劃為 三玉里 ,現分為8里,合稱 天母次分區 ,但鄰近的蘭雅、芝山岩地區亦常使用天母為地名,一般視為廣義的天母地區。 名稱由來 [ 編輯] 2019年的中山北路七段天母圓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