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15日 · 3大網路平台推出打詐措施. 詐騙從各大網路平台滲透民眾生活,不僅讓網友深惡痛絕,也令平台業者頭痛不已。 我國民眾最常使用的3大平台Meta(臉書)、LINE、Google,已和政府合作建立快速溝通管道,加速移除詐騙內容,同時推出詐騙宣導措施,盼提升全民防詐意識。 事實上,這些平台均明文規定不得投放詐欺廣告,為何無法根絕詐騙? Meta在官網坦言,廣告審查系統主要依賴「自動化工具」(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等),某些特殊情況下使用人工審核,但可能無法偵測到所有違規行為。 詐團境外投遞廣告 規避平台審查. 資安專家劉彥伯分析,許多詐團常在境外投遞廣告,例如在別國投放給台灣使用者,但該國的廣告審核員可能無法辨認廣告是否涉及台灣名人或知名品牌,讓詐團得以透過這種方式規避審查,

  2. 2023年2月3日 · 多起Telegram詐騙案都源起「截圖」,詐騙集團會要求民眾去蒐尋Give的帳號,如果民眾聽信其指示操作,帳號就會被盜。 (翻攝資料照) 「閱後即毀」犯罪集團有恃無恐. 國內日前爆發「台版柬埔寨求職詐騙凌虐案」,嫌犯已陸續遭警方抓捕,據了解,嫌犯以話術誘拐急於用錢或是求職的民眾,上網刊登高價承租金融帳戶與求職訊息,誘騙民眾上門,騙取錢財後將受害者拘禁凌辱,更有3人被凌虐致死棄屍荒野,總詐騙金額高達3.9億多元。 該犯罪集團也是使用Telegram高隱匿的特性,運用該軟體保持聯絡,為躲避警方追緝,皆使用暱稱稱呼,避免身分曝露,即使手機被查扣,也能遠端刪除對話紀錄滅證。

  3. 2 天前 ·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訪台話題不斷,只要遇到粉絲合照、簽名通通來者不拒。. 4日黃仁勳參加COMPUTEX TAIPEI(台北國際電腦展)後,遇到女粉絲要求在她胸部上簽名,黃仁勳沒有拒絕,還小心翼翼在女粉絲胸部 ...

  4. 2024年1月25日 · AFTEE引用刑事警察局數據指出,台灣詐騙犯罪案件數2023年創新高,其中網購詐騙件數排名第2,詐騙金額高達4.7億元 ,根據《2023年台灣BNPL趨勢及使用行為大調查》,近5成民眾曾遭遇個資外洩經驗,超過9成的人因頻繁個資外洩及網路詐騙案,而動搖網購信心。 其中,52%民眾曾於結帳時,因發現需填入過多個人資訊,最後放棄購買,顯示個人資訊的揭露程度,對民眾在支付方式選擇上影響甚鉅。 統計2023年BNPL使用成長率較前年提升超過2成,且將BNPL作為主要網購支付工具的年增率達14%,尤其以30歲至50歲的 X、Y世代使用比例年增21%,位居成長最多的年齡層。

  5. 2024年5月5日 · 第一,甜心被詐騙幾乎是家常便飯。 多名甜心分享被「騙色」的經驗,對方以各種藉口哄騙會事後付費,但結束就馬上落跑,甚至還有人趁機偷走甜心的財物。 近期就有判決指出,一名台中男子被控以「高價包養費」為誘餌、行白嫖之實,但法院認為他沒有詐欺犯意,判決無罪確定。 因此甜心們互相提醒,性行為之前務必要確認拿到錢,否則就趕快離去。 第二,甜心容易暴露在危險中,例如有糖爹明明承諾會戴保險套,卻在性行為時偷偷拔掉;也有甜心發現房間內裝著隱密的攝影器材,懷疑遭到偷拍,但又擔心揭發對方會讓自己身陷險境,甚至還有偷拍影像遭到散布的可怕案例。 勞權沒保障 被剝削求助無門. 第三,因勞動權益不受法律保障,甜心常被剝削、負擔額外勞務。

  6. 2019年3月18日 · 點數詐騙流程. 記者邱俊福/專題報導. 遊戲點數因可透過虛擬遊戲帳號轉移,治安機關查緝相對具困難性,近來更出現誘騙購買遊戲點數的陷阱,刑事局已列為洗錢防制重點,除與超商業者合作進行購買限額、關懷提問,也協調遊戲點數業者建立聯防平台,在受騙點數尚未儲值入歹徒帳號下,及時報案迅速鎖卡、申請退款,以減少損失。 刑事局表示,去年受理涉及遊戲點數詐騙案共97件、破獲25件,其中「假援交」77件為大宗,常以「證明非警察身分的保證金」等名目,誘騙被害人前往超商或3C通路門市刷卡購買大額遊戲點數。 歹徒取得被害人購買的遊戲點數序號、密碼後,將點數儲值入國外或國內會員的虛擬遊戲帳號,再利用淘寶網等平台,打折出售遊戲點數,轉成現金,進行洗錢。

  7. 2024年3月18日 · 民眾一旦在偽造網站內輸入個資,帳號就會被駭客集團盜用,而這些假網站不只需要輸入電話號碼,還需要輸入帳號密碼跟OTP驗證碼(又稱為一次性密碼),如民眾不小心落入這樣實名認證詐騙的陷阱、輸入電話號碼和OTP驗證碼,將可能發生帳號被盜用、存款被盜領、遭冒名申辦帳號的後果。 趨勢科技公布5大社群隱私防範守則:第1,「打造金庫等級的高強度密碼」,安全性高的密碼建議字數至少為12字以上,最好是數字與符號的組合,並搭配大小寫英文字母的組合。 第2,「雙因子身份認證」,雙重認證可以多加一層防護,使用者需要同時透過兩種方式來登入,例如使用密碼、可提供認證代碼的智慧型手機、甚至是指紋等。 第3,「定期進行安全審查」,社群網路如同一台運轉良好的機器,需要例行檢查其隱私設定,確保其正常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