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13日 · 1. 了解自己的症狀. 每個人在經歷SAD時不一定都會表現出相同的症狀,但通常最明顯的兩個特徵是在冬天來臨時, 感到悲傷 以及 失去動力 ,當你發現自己有這些症狀時,千萬不要忽視。 2. 規律運動. 在陰冷的冬天裡,運動是個緩解憂鬱情緒的好方法,不需要太過激烈,任何的身體活動都可以增加腦內的多巴胺和血清素濃度,像是散步或騎腳踏車這種輕度運動也不錯。 3. 與親友保持聯繫. 與身邊親近的朋友、家人或伴侶保持聯繫是很重要的一環,這些人就是你最大的「支持網」(但要分辨出誰是能帶給你正能量的人),多多與他們對話,或者一起做些有趣的事情,可以減緩 SAD 的症狀。 4. 充足的日照.

  2. 2020年11月16日 · 若你曾經懷疑過自己有可能是憂鬱症的隱性族群,詹佳真提供以下 4 要素,讓你初步判斷,自己是否屬於潛在憂鬱症患者的族群: 1. 主管是權威式領導者

  3. 2022年1月21日 · 發生在我病患身上的憂鬱症症狀,或許讓人覺得有些矛盾。 即使從歷史的觀點來看也很奇怪。 照理說明明已經因為不安的作用而存活了下來,憂鬱的人卻變得躲避人群、食欲減退、繭居、沒性欲,不論哪一種行為,都是在削減自己存活並留下遺傳基因的機率。

    • 負面情緒來了,面對它、處理它。練習調整與轉移,找人傾訴、來點娛樂都不錯。每個人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情緒上的問題。比如下雨了,逛不了街,你覺得很壓抑。
    • 提高 EQ 的內在練習。結合上面所說的外在三點,然後對應下面說的幾點建議,以此來提高自己的 EQ,就能讓自己的情緒得到大大改善。不要苛求自己,每人都有小瑕疵。
    • 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如果你覺得現在這份工作做得不開心,那就辭職再找一份吧。什麼?你不敢、你不能、你不行?真的是這樣,還是你認為是這樣?事實是不能改變的,但很多時候我們卻困於自以為不能改變的事實裡面。
  4. 2019年12月20日 · 當發現自己不安時,記得停下來避免倦怠。如果覺得腦袋塞太多事情,不妨把自己的思緒寫下來。此外,HSP 也可以試試冥想,幫助大腦放鬆。 最後,阿札巴教授建議 HSP 多想想高度敏感特質帶來的好處,珍惜自己與眾不同的特質,成為更好的自己。 1.

  5. 2020年10月28日 · 當你發現自己受到憂鬱或是焦慮等症狀所苦,可以先向人資部門或主管尋求協助,要開口跟上司談精神壓力這種很私人的問題並非易事,你可以這樣說>>

  6. 2021年2月26日 · 憂鬱症:三種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 我後來了解到,憂鬱症可能是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所致,特別是血清素(serotonin)、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與多巴胺(dopamine)三種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所以憂鬱症是生理的問題,不是什麼個性心理因素。 但,我們雖然無法改變基因或生理機制的運作,卻可以決定怎麼跟憂鬱共處。 吳導或是我的同學,他們都是最能帶給大家歡樂的人,但相對於歡樂背後的痛苦深淵究竟是什麼呢? 我真的無法想像,在詫異之餘,我更希望能為他們灑進一點陽光。 「你會隨時有那個傷害自己的念頭嗎? 」我問吳導。 「對! 這種東西隨時會出現,它就是一個病症。 」吳念真進一步描述:「 要死的人,他前面五分鐘還好好的,但可能十分鐘裡面,他就下決定去做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