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3月13日 · 王峰銘說,「泡泡尿」與一般尿尿起泡最大不同,在於一般尿尿起泡5分鐘內就會消失,但「泡泡尿」會維持較長時間,建議排尿後等待5到10分鐘,觀察泡泡是否消散,一旦發現泡泡存在5分鐘以上,就要懷疑是「泡泡尿」,最好盡快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

  2. 2023年12月21日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腎臟內科主任謝至同提醒,一般人上完廁所後,尿液上出現一些泡泡是很常見的現象,但是如果泡泡的數量變得很多、或是過了很久泡泡都不會消散,就可能是有「蛋白尿」,代表腎臟可能已經出問題。

  3. 2019年11月25日 ·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張華安/專訪報導 腰痠背痛、貧血,甚至上廁所出現尿液有泡泡的蛋白尿,如果上了年紀的您也長期出現有這些困擾,千萬別小看了症狀,若誤以為這一些只不過是正常老化的一連串毛病,極有可能犯下大錯,讓自己

  4. 2024年5月29日 · 日本的厚生勞動省是正式宣布,經動物實驗顯示,從小林製薬原料檢驗出的「軟毛青黴酸」,會進一步引發腎小管壞死,實驗用的老鼠在攝取軟毛青黴酸之後,老鼠腎臟的腎小管壞死。 由於小林製薬的相關紅麴原料也賣到台灣,食藥署目前接獲民眾食用日本小林製薬紅麴之相關產品非預期反應通報案件,已經多達64件,最後一件是在5月8日通報,該名49歲男子是在食用大研納豆紅麴Q10膠囊5個月後,出現血精、頻尿、尿液有泡泡、易疲倦等症狀。 顏宗海說,現有醫學文獻當中,對軟毛青黴酸這個化合物的毒性資料沒有很多,只知道其在細胞實驗中,有看到對細胞有輕微的毒性;而軟毛青黴酸這個化合物,最早是用來開發治療瘧疾的抗生素,只是後來並沒有成功製成藥物,由於缺乏動物實驗跟臨床資料,醫界對其是否具有腎毒性尚不明。 但這絕對是預期之外的汙染物!

  5. 2019年7月1日 · 俗稱「泡泡腎」的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有二分之一的遺傳機率,病人因為囊泡生長及腎功能持續惡化,最終都得走上洗腎一途,但擺脫過去無藥可用的困境,健保署今(1)日正式把新藥納入給付,針對已中度腎衰竭患者,用藥可減緩進入洗腎時程。

  6. 2021年3月13日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張朝富解惑,許多民眾一看健檢報告呈現尿蛋白陽性就急忙跑來門診求救,其實有時候可能只是因為健檢長時間禁止飲水,尿液濃度上升,才會篩檢出假陽性。

  7. 2023年3月9日 · 另外,民眾應謹記五症狀口訣「、水、高、貧、倦」,也就是: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倦怠,若有上述問題應及早就醫。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