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3月1日 · 千萬不要拿起任何東西! - Heho健康. 《週末心理話強迫推銷怎麼拒絕? 千萬不要拿起任何東西! 日期:2019 年 3 月 1 日 作者: 盧映慈. 走在路上的時候如果遇到強迫推銷的業務員真的讓人很煩但隨著業務員的三寸不爛之舌可能不知不覺就買下了什麼東西到底應該怎麼拒絕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塞什麼東西過來都不要拿! 害怕失去的稟賦效應. 有一句俗話是,「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表示任何再好的東西,都不如自己握在手中的。 其實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比如2台完全一樣的車拿來比較,還是會覺得自己的那台車更好一些。

  2. 2022年11月14日 · 有很多方法可以與親友討論你的感受如果你不習慣面對面可以嘗試發送訊息。 重點在於,把你的感受發洩出來,而不是把它藏在心裡。 談論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透過與親友的對話來理解它們並從失敗中找尋意義這對於建立心理韌性和增加繼續前進的動力特別有效。 完全避免失敗是不可能的,但建立起強大的心理韌性,可能會幫助你在下一次遭遇失敗時更容易克服它。 即使只是嘗試上述 3 種方法的其中一種,也會對你未來應對挫敗的方式產生重大影響。 文/孫珞軒、圖/巫俊郡. 1.參考文獻: Specificity and overlap of attention and memory biases in depression. 2.參考文獻: What Is Resilience?

    • 傾聽
    • 身體接觸與安撫
    • 提供正確的情緒觀念
    • 提供個別化想法

    首先,傾聽是重要的第一步,蔡曉雯心理師指出,過程中要讓對方可自在安心、不受干擾的表達與抒發,不要進行評價、不要給建議,另外也不要想用力地排除對方的情緒或是急著分享自己的故事、轉移話題。 另外,在傾聽的過程中,想像成自己是一個溫暖的樹洞、容器,是一處安靜的處所,可以安靜溫柔地陪伴並接納對方。

    比起言語,透過擁抱對方、安撫背部或是牽手、從旁輕柔肩膀或手臂等肢體語言也可陪伴對方度過難關,不過在身體接觸之前,應確認彼此關係是親近自在的,並事先徵得同意,可以問問對方「我可以抱一下你嗎?」若對方同意再進一步身體接觸。

    難過的時候,有些人會習慣逞強憋著情緒,蔡曉雯心理師指出,安慰他人時提供對方正確的情緒觀念也很重要,例如「情緒需要抒發,而不是壓抑」。 而當發現對方在訴說時眼匡已經緩緩泛紅,可試著說「你可以哭、生氣、害怕…,想哭就哭,這些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讓對方的情緒更能自然流露。

    最後,等到對方情緒較舒緩後,我們再來提供一些個別化的想法,和對方說「你已經做得很好」、「還有我們在身邊陪你」、「有些事我們沒辦法控制,盡人事聽天命」、「其實你很棒」等等的語句,或是給予一些個人建議。 蔡曉雯心理師提醒,許多人在安慰他人時,都習慣先丟出建議或等不及分享自己過往的經驗,不過當處於情緒激動的狀態之下,大腦中的情緒腦會相對活躍,而當情緒抒發完畢後理性腦就會恢復活躍,這時也能容納他人建議。 蔡曉雯心理師與邱一航醫師皆表示,安慰他人最忌諱急著並且草率給他人建議,掌握這些技巧,便可幫助他人重燃希望,緩和情緒。 文/李祉函 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同理心讓我們想安慰他人!安慰他人可帶來「三大益處」、舒緩自己情緒 看到或聽到鳥類與心理健康改善有關!研究:情緒提升效果可持續長達 8 小時 研究:...

  3. 2023年12月21日 · 5 個重點學起來. 國健署提醒,青少年外出約會要小心觀察周圍,並建立自我保護的觀念,才能讓自己出門玩樂、約會時能在安全環境下,盡情享受良好的人際互動。 另外當約會過程中對方有任何行為讓自己感到不舒服時要勇敢拒絕對方也應避免喝來路不明的飲料及酒類自保方法有 5 重點,建議孩子們趕緊做筆記、學起來,如下: 重點 1:注意約會地點. 若對方相約於人少、陰暗的地點或不良場所,要避免前往。 約會地點應選擇熟悉及人潮多的場所,如動物園、遊樂場、速食店等,以減少潛在的危險。 若臨時更改約會地點,請務必告知家人或朋友。 重點 2:注意對方情緒管理. 若對方經常出現暴怒言語或侵略行為,無論是言語威脅、情緒不穩、恐嚇或破壞財物,任何形式的暴力都可能傷害雙方身心健康。

  4. 2019年5月26日 · 家人罹患癌症卻拒絕治療該怎麼做才能幫助他們?. 當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療的時候,有時候會面臨到沒有信心、不願意再繼續治療的狀況,這時候身旁的家人、朋友如果一直要求癌友繼續努力、加油,可能獲得的反彈就越大;或是癌友勉強自己接受治療 ...

  5. 2023年9月20日 · 1.抱抱、餵奶時. 千萬別認為1、2歲孩子太小,還不懂,其實這年紀孩子雖然話說不清楚,但已經可以用很簡短語言及動作表達情感,像是他想要媽媽抱抱、希望爸爸餵他吃飯,甚至在睡前一定要摸著媽媽手或胸部,透過這些親密互動來獲得安全感,雖然這些都是正常安撫現象,但有時媽媽也會感到不舒服,就可以適時地說:「媽媽覺得有點痛,不太舒服,你要不要改抱娃娃? 你抱娃娃,媽媽也抱著你。 」單純地向孩子表達自己感受,給孩子一個選項,讓他能在安全狀態下去摸索,慢慢他也會釐清自己在什麼樣界線下是舒服或不喜歡。 2.從孩子提問中,帶他認識身體界線. 爸媽要好好重視孩子每一個提問。 很多孩子都會好奇自己從哪裡來? 精子跟卵子怎麼結合?

  6. 2024年1月16日 · 爸媽別禁止孩子這麼做 1:生氣、哭泣. 與大人一樣,小孩也會有想發脾氣、哭泣的時候,尤其年紀越小的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越不足,爸媽應同理孩子情緒,進而幫助他們抒解,避免訓斥或責罵。 爸媽別禁止孩子這麼做 2:犯錯. 孩子在成長過程要學習的事物很多,爸媽應給予更多耐心,引導、甚至從錯誤中學習,如此一來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受挫力。 以考試成績為例,偶爾出錯不打緊,可陪同孩子找出原因、改善,迎來下回的好成績。 爸媽別禁止孩子這麼做 3:恐懼. 孩子心中或多或少會有恐懼、害怕的事物,例如:害怕動物、害怕看見陌生人、害怕警報器的聲音等等。 爸媽此時應做到包容,讓他們感受爸媽的理解與陪伴,同時避免嘗試「說服孩子」接受恐懼,甚至斥責或嘲笑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爸媽別禁止孩子這麼做 4:喧嘩、吵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