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47. 中央氣象署即時地震監測網情形如何? 本署為加強地震觀測,自1989 (民國78)年成立地震測報中心,並積極執行「加強地震測報建立地震觀測網計畫」,建置臺灣完整的地震觀測網(簡稱CWASN),測站分布於臺灣本島以及金門、澎湖、蘭嶼、彭佳嶼等離島。. 各測 ...

  2. 中央氣象署自1991(民國80)年開始啟用最新式完全自動化之即時遙測地震系統,當有近地有感地震或較大遠地地震發生時,即刻由數據專線傳送回各站所接收的地震資料,經電腦即時地計算出震央位置、震源深度、規模等,發布有感地震報告(如下圖)或遠地地震報告,並透過大眾傳播媒體(各新聞 ...

  3. 由於地球內部的結構非常複雜,在各地層地震波傳遞速度不同,會造成波的折射,因而影響到地震波的傳播。以P波傳播為例,震央距離從發震地至1度、2度.....103度仍可清楚記錄到直接P波,但從103度起,P波因為經過地核而產生折射,又因入射角的關係,折射的P波會出現在143度以外。

  4. 茲選擇介紹一些重要的方法如下: ※測地法 (geodesic method): 根據過去許多紀錄,在大地震發生前後,震央附近的地殼大都有傾斜、變形、地裂等現象,因此長期監測地殼變動情形並研判地震前兆現象,是有助於地震預測之研究。 例如1964民國53年日本新潟地區發生地震前有地盤下沈現象因當地經常從事測量調查工作故發現地震發生之前確有前兆現象可尋。 此外,地殼發生變動的面積會隨地震規模之增大而增加,也就是說地殼發生異常變動的範圍越廣,可能發生地震的規模也越大。 ※井水含氡量的變化: 1966(民國55)年,前蘇聯的科學家發現在加爾姆地區的水井中,地下水裡氡(Radon)氣濃度有異常變化,因而在地震之前成功預測了塔什干地震的發生。

  5. 61. 何謂震生湖?. 因大地震而引發山崩,若適在河川山峽處堵塞,則其上游水流因而蓄積於山區,形成大湖,稱為震生湖,1941 (民國30,昭和16)年12月17日4時19分,發生嘉義中埔地震,濁水溪支流之清水溪上游草嶺山崩,形成長7公里,寬800公尺,深160公尺之震生 ...

  6. 大地震發生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96. 大地震發生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1) 在室內者應立即熄滅火源,關閉電源以防火災,然後奔逃至室外空曠地方,但應防外物倒塌(如招牌、屋瓦、廣告燈等)而擊傷。. (2) 如一時無法逃至室外,應選一堅固、高度較矮而重心 ...

  7. 本計畫之總體目的,在協助中央氣象局,強化GPS地震監測短期數據計算,並針對短期地表變動現象,採取不同的短期數據處理策略,本年度研究目標在建立公分級平面位移模擬實驗,以驗證GPS 虛擬參考站(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 VRS) 解算精度。. 實驗工作包括單向滑軌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