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www.diabetes-hk.org › page › ch香港糖尿聯會

    2024年4月23日 · 預防低血糖症候群的方法: 糖尿病患者切勿「空肚」做運動,運動前應先簡單進食。 每約半小時的運動後,亦應有少量的小食,以補充消耗的血糖。 運動前先檢測血糖,並養成定時自我檢測的習慣,了解身體狀況。 例如: 運動前的血糖指數應在4-14度之內,太低的血糖指數顯示身體沒有足夠的血糖來維持正常的功能. 相反,太高的血糖指數則反映身體能正常運用血糖. 若遇上身體不適,血糖的控制也可能受到影響. 患者在以上的情況下運動,會容易引起低血糖症候群,所以不宜進行運動訓練。 腳部受損. 部份患者會因為腳部感覺神經受損而喪失痛楚的感覺,減低患者對腳部創傷的警惕,從而增加腳部受感染的機會。 故此,糖尿病患者切勿赤腳做運動,做運動時應穿着棉襪和透氣的密頭鞋保護腳部,減低損傷的機會。

  2. www.diabetes-hk.org › news › 203香港糖尿聯會

    2024年4月23日 · 香港糖尿聯會明白病友需有基本防護裝備 (特別是口罩),以用作醫院或診所等高危地方覆診和取藥,故一直以不同渠道向善長尋求捐助。 聯會於3月12日首輪電話登記索取口罩後,登記名額火速爆滿。 幸現續獲善心機構提供 1,925個口罩,有關《 轉贈口罩行動 (第二輪)》 的登記方法如下: 對象(首輪成功登記人士,能再次登記,一經發現,將視作無效) 香港糖尿聯會病友會員 (由即日至5月份內須到醫院覆診的糖友) 派發數量. 總共385份(每份5個),每人只限一份,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登記詳情. 登記日期: 4 月 9 日 (星期四) 登記時間:下午 1 時 30 分 - 4 時 30分. 登記電話:2723 2087 (每次登記只限一份申請) 需提供以下資料作登記. 1. 會員姓名. 2.

  3. www.diabetes-hk.org › page › ch香港糖尿聯會

    2024年4月23日 · 成因: 1) 胰島素分泌不足. 胰臟β-細胞能分泌胰島素 ,或分泌的胰島素過少。. 多見於 一型糖尿病 或病齡較長的 二型糖尿病 患者。. 胰島素分泌不足時,血糖能進入肝臟、肌肉和脂肪等細胞,導致血糖過高,並由小便排出,造成糖尿。. 嚴重可致酮 ...

  4. www.diabetes-hk.org › en › page香港糖尿聯會

    2024年4月23日 · 活動相簿:. 與糖尿病共處 > 藥到病除. 糖尿病藥物治療. 糖尿病普遍分為一型和二型。. 一型糖尿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缺乏而形成;二型糖尿則是因為身體對胰島素出現抗拒,使肝臟、肌肉、和脂肪等組織能對胰島素產生反應,而造成胰島素 ...

  5. 30. 香港糖尿聯會成立於一九九六年九月,是香港政府註冊慈善組織。. 我們的宗旨是為糖尿病患者服務,促進各界人士對糖尿病的認識和關注,以期加強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理。. Diabetes Hongkong (DHK) was founded in September 1996 as a charitable voluntary organization. Our Mission is to ...

  6. www.diabetes-hk.org › ch › page香港糖尿聯會

    處理方法: 若發現血糖過高的徵狀出現時,應測試是否有血糖過高情況。 儘量補充水份。 若血糖高於25mmol/l,應儘早找醫護人員診治。 若血糖高於15mmol/l,患者亦應測試尿液有否酮體出現。 若尿液出現酮體,必須儘早找醫護人員診治。 引致高血糖的原因: 忘記服食口服降血糖藥或注射胰島素。 服用或注射藥量不足、或因儲存胰島素葯物不當而引致失效 。 飲食過量。 嚴重急性疾病如感染、外傷等。 預防方法: 飲食定時定量。 定時監察血糖。 切記定時服藥。 若患病時食慾不振,切勿自行減藥。 應增加測試血糖次數,以準確知道血糖會否因患病而引致過高;或因食慾不振而引致血糖偏低,以對症處理。 同時亦可考慮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湯麵等。 低血糖昏迷症.

  7. www.diabetes-hk.org › ch › page香港糖尿聯會

    肥胖及不良的飲食習慣是患上糖尿病的其中兩大風險因素。 其實不少糖尿病徵初現的人,他們早就患病好幾年,但因為病徵未現而疏忽,如果能早在血糖『責界』或糖尿病前期時就好好控制飲食,定能減輕病情,甚至可助你遠離糖尿病。 要控飲食截糖尿,方法十分簡單,每日謹記七大「去糖」秘方,自然能與糖尿絕緣。 秘方一:謹守上限 (另見文章: 自我制定碳水化合物份量)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消化後會轉成糖份,需要靠胰臟分泌的胰島素來運送及供給身體各器官使用,以穩定血糖水平。 當你血糖『責界』,而飲食中再毫不節制地加入糖份,便會加重胰臟的工作量,胰島素遲早罷工,到時糖尿病就會出現。 要預防病發或改善病情,謹記進入身體的糖份是有上限,所以要緊握控制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即澱粉質及糖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