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放鬆,真的是個好方法。以觀腿痛來說,雖然之前嘗試不生瞋恨厭離、保持平等心,但成功率不高。事實上每次腿痛來襲,即便強作鎮定,還是無法掩蓋內心對疼痛的恐懼。

  2. 2012年6月4日 · 助人到底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他人?. 《交心》帶我們反思什麼是慈悲心?. 慈悲與欲望有何不同?. 讓助人者做好自我照顧,破解助人的迷思,回歸助人的真心本意;並以禪法轉化、超越生命,讓煩惱心蛻變為真正的慈悲心,從自我中心出發的有限助 ...

  3. 一般社會大眾. 報名時間. 2024-03-04,10:00 ~ 2024-08-03,13:30. 活動場次. 第一場講座 : 5/4【如何做一個快樂的成功者?】 (幸福職場) 報名中 前往報名. 第二場講座 : 5/11【價值觀現形記】 (認識自我) 報名中 前往報名. 第三場講座 : 5/25【從家庭關係中創造幸福】 (家庭關係) 報名中 前往報名. 第四場講座 : 6/8【禪心.創新】 (科技與幸福) 報名中 前往報名. 第五場講座 : 6/22 【如何做時間的主人】 (時間管理) 報名中 前往報名. 第六場講座 : 7/6【新媒體發現心視野】 (媒體與數位工具) 報名中 前往報名. 第七場.

  4. 放大心胸的寬度,才能放大事業的格局,聖嚴法師勉勵我們隨緣自在,成為放得下也提得起的人。《放下禪》除了提供多種化解自我執著方法,並分享如何放下自己、包容別人,讓心變得柔軟無礙,能夠自在溝通,更能廣結人緣。

  5. 綜合起來,約有八種:1.成為佛的弟子,2.是受戒的基礎,3.減輕業障,4.能積廣大的福德,5.不墮惡趣,6.人與非人均不能嬈亂,7.一切好事都會成功,8.能成佛道。

  6. 2015年8月17日 · 法師告訴我們,金剛經的總體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是「無住生心」。. 我們要明白:「我們只是一位旅客而已,暫時住在此生和此身。. 」如果真正瞭解暫時住在「此生和此身」的深刻內涵,把每一天當成今生的最後一天來過,透過練習捨掉 ...

  7. 2019年9月12日 · 1)如何用觀、照、提的方法來讓自己的心攝在呼吸上,一旦覺照即將掉入昏沉,就能把心提起來,回到方法上。 2)藉由無相禮拜的方法,如何練習從有相到無相,解釋什麼是小我到大我,再到無我。 禪修的過程,就是從了解小我開始,到肯定自我,而小我會隨著這了解與肯定的過程中慢慢成長。 平常若處於散心的狀態下,我們是不容易了解自我的。 唯有透過禪修的方法,我們就能體驗到肯定自我後,信心的增加;唯有知道與肯定了自我,我們才能消融自我而漸漸達到無我的狀態。 總護法師每天的大堂分享,使用重點提要的說法,讓大家能不斷的薰習其中的內容。 禪七的第六天,聖嚴法師的影片開示提醒與鼓勵禪眾繼續用功而不懈怠,也強調漢傳禪法的大悲心、菩提心與感恩心,以苦、空、無常、無我為指導,時時刻刻不斷地體驗自己的身心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