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8年8月23日 · 開始去看自己是不是有上面所言的症狀」,而自己也好像很符合憂鬱症狀」,常常遇到了一些挫折就心情不好吃不下睡不著煩惱到很難做決定想著事情會解決不了似乎沒什麼希望的感覺。 其實,憂鬱的情緒人人有,大多來自生活上的壓力事件,很多人也處理得不錯。 然而,在醫學上,對憂鬱症的標準會嚴格一些。 除了「憂鬱的心情」之外,還擴及「憂鬱的思考」、「憂鬱的行為」、「憂鬱的生理」等,加上時間拖得比較久,同時造成臨床上重大痛苦,影響到一個人的能力或其社會角色時,才叫「憂鬱症」。 其中,要小心某些原因導致的「憂鬱症狀」,特別是生理因素直接影響腦部中樞神經,例如:腦中風、甲狀腺功能異常、長期使用酒精而引發的症狀,此時建議就醫診治,經由醫師適當的評估處理解決病症。

  2. 2021年4月22日 · 捷思身心醫學診所院長李旻珊在臉書粉專「 身心科 李旻珊 」發影片說明憂鬱情緒是指出現異常疲倦心情持續低落甚至胸悶心悸等狀態若未仔細照顧可能會演化成憂鬱症建議平時可透過好的人際關係培養心裡韌性與及時就醫才能預防憂鬱症復發憂鬱症引發症狀多 頭暈、失眠、想自我了斷. 1情緒症狀: 心情持續低落、提不起勁、悶悶不樂、焦慮煩躁、容易起口角爭執、生活沒樂趣、失去活下來的動力。 2、思考症狀: 強烈負面思考、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強烈的罪惡感、拖累別人、自我否定、出現活著很累、自我了斷的想法、也常常會被自己自我了斷的想法嚇到。 3、動力症狀: 食慾方面: 暴飲暴食、沒有胃口、什麼都吃不下、體重減輕。 睡眠方面: 怎麼都睡不飽、沒精神、異常疲倦、想睡卻睡不著造成失眠。

  3. 2023年1月6日 · 心理師指出當我們碰到壓力或挫折時難免會有心情憂鬱的時候但這都屬於正常反應還不至於影響日常生活圖為情境照。 (圖取自photoAC)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許多人會覺得幾天下來心情都很鬱卒就是患有憂鬱症其實兩者間還是有些微差異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心理師余佳容說明憂鬱症是一種持續的情緒障礙尤其若超過2週嚴重的影響生活很可能就是。 另外,她也分享面對憂鬱症有4招,包括諮詢心理師、攝取天然藥物、補充營養素及養成運動習慣。 余佳容在臉書專頁「 芬妮愛禪繞§余佳容心理師 」指出,當我們碰到壓力或挫折時,難免會有心情憂鬱的時候,但這都屬於正常反應,不至於影響日常生活。 而憂鬱症則是一種持續的情緒障礙,尤其是「超過2週」嚴重的影響生活,很可能就是憂鬱症。 面對憂鬱症 4治療方法.

  4. 2022年10月5日 · 中醫師陸孝宸表示在身心科的診斷中持續性憂鬱症須符合以下2項條件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覺得心情憂鬱且成人持續2年以上孩童及青少年持續1年以上憂鬱時同時出現2種以上下列症狀食慾變差或大增嗜睡或失眠無精打采疲勞自卑絕望感專注力差或難以決定。 中醫師陸孝宸在臉書粉專「 偶爾畫畫的中醫師 陸孝宸 」發文表示,很多人或許不到憂鬱症的診斷標準,但憂鬱感是十分主觀的一件事情,在長期生活壓力大、感情不穩、家人、婆媳等各式各樣的因素參雜下,許多人的情緒其實一直處在亞健康狀態。 他也提到了身心科對符合持續性憂鬱症的2項條件: 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覺心情憂鬱,且成人持續2年以上,孩童及青少年持續1年以上。

  5. 2024年1月18日 · 2024/01/18 15:55. 中醫師表示不要想克服憂鬱症因為它不是一種選擇這是不可控的除了臨床積極治療外自助治療是非常重要圖為情境照。 (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憂鬱症是由大腦化學失衡引起易影響思想感覺行為和各種身體健康彰濱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醫師邱伯恩表示不要想克服憂鬱症因為它不是一種選擇這是不可控的除了臨床積極治療外自助治療是非常重要像是按壓神門,可改善焦慮及失眠;勞宮能提神醒腦、改善心神。 另,當親友有憂鬱症時,應掌握不鼓勵、不責備、不駁斥等原則,避免當成壓力來源。

  6. 2023年7月24日 · 難以專注憂鬱症患者可能發現自己難以集中注意力記憶力下降和做出決策的困難。 他們可能感到思緒紊亂,無法有效地處理日常任務。 身體不適: 出現身體不適的症狀,如頭痛、胃部不適、肌肉痛或緊張。 這些身體症狀可能沒有明顯的生理原因而是由憂鬱症影響身心健康所致。 余佳容提醒,這些症狀和經驗在憂鬱症患者之間可能有所不同,且程度也會有所差異。 如果你或你身邊的人正在經歷這些症狀,真的不要輕忽,務必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和治療支持!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 粉絲頁 。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 自由健康網 。

  7. 2015年1月7日 · 5症狀勿輕忽. 2015/01/07 06:00. 文/柯俊銘. 憂鬱症的防治觀念雖較過去普及可是在辨識上並不如想像中單純一般人誤以為憂鬱症的外顯症狀為鬱悶愁苦做事無精打采動不動就哭嚴重的話還有自殺死亡意念其實憂鬱症呈現的樣貌多元影響範圍包括思考情緒行為身體等部分憂鬱症的症狀因看似無關緊要因此容易被忽略進而導致延遲或未能接受妥善治療需特別留心5個易被輕忽的症狀: 體重變化:短期內變得食慾不振,用餐次數與食量銳減,造成體重明顯下降。 也有個案是食慾增加,完全不忌口,整個人突然暴肥。 暴躁易怒:脾氣無端變得火爆,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對旁人也常隨意遷怒,看什麼都不順眼,好像吃了炸藥般。 此情形出現在男性與青少年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