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6月8日 · 1.我選擇安靜下來,潛水到心海去. 我不衡量世界是否還記得我,我只專心的忘掉世界。 潛水的時候,下去、上來,我都慢慢來,循序漸進,這是最高原則,任性不得。 因為快進快出的節奏,已經讓我過於疲憊。 所有憂鬱症都夾帶疲勞症狀。 我的家很大? 我的家很小? 我的家不管是大是小,都夠自己在家裡完成環遊世界的壯舉。 我不會對寂靜感到害怕,因為家裡最安全,我只要好好檢查我對自己擁有的世界還可以完成多少想像? 好好關注一下我可以完全掌握的家,在不花錢的原則下,整理清潔、變換擺設、調度家具,大可因此確定自己有個巨人的肩膀與巨人的腳掌,頂得住天,壓得住地。 1 2 3. 老爸的人生退場:離開的那個人,總是用自己的方式跟身旁的人告別. 頂大生接連自殺,青年憂鬱症:最燦爛的年華,最心痛的損失.

  2. 2019年10月16日 · 在台灣身陷憂鬱症前期的憂鬱情緒有500多萬人等於每4人中就有1人憂鬱幾乎成了一場全民運動…※更多完整報導請見我們與憂鬱的距離數位專輯 當你心裡滋生一些暗黑情緒,你是否總習慣性地質疑與指責自己?

  3. 2020年6月4日 · 49798. 憂鬱並非少數人才有的情緒! 根據統計,每年約有40萬人因為憂鬱情緒而就醫,會有憂鬱的情緒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和抗壓性是沒關係的!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活著好累,連呼吸的力氣都沒有...... 熱愛工作的Ann,好不容易在職場上嶄露頭角,卻在這個節骨眼罹患乳癌。 不想改變工作節奏的她,先尋求中醫治療,但沒想到腫瘤並沒有好轉,她只好轉向西醫治療,卻需要長期住院。 雖然老闆想幫忙,提出調整分工的建議,但是Ann不想讓同事知道病情,因此決定辭去工作。 在家人與男友的陪伴下,Ann接受了乳房切除手術,並開始進行化療。 化療期間按表操課的生活讓她找不到重心,往返醫院及家,只剩下了治療、吃飯、睡覺⋯⋯以前喜歡聽的音樂、喜歡吃的美食,對她都漸漸失去吸引力。

  4. 2018年9月27日 · 很多人把當下心情的好壞短暫的情緒低落都歸咎於憂鬱症」,憂鬱也並非是傳統觀念中的不夠堅強才會發生事實上它是一種病會影響到一個人的思考感覺與行為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2020 年全世界有三大疾病需要重視憂鬱症便是其中之一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院統計憂鬱症平均發病年齡是32歲正值工作黃金期。 但憂鬱症可能侵襲任何年齡層 ,董氏基金會資料指出,人際關係單薄、慣用單一角度思考、自我要求太高等性格的人較易得憂鬱症。 而老年人因孤單、慢性病、過度用藥,更是高危險群。 憂鬱症的風險就在於,它經常是未被注意、而且沒有接受適當的治療。 照護者常常未能將疲累、頭痛、疼痛、或是失眠這些生理症狀和憂鬱症聯想在一起。

  5. 2001年9月1日 · 作者/莫乃健 | 2001-09-01. 瀏覽數. 23349. 你是否總是帶著兩張不同的面具?工作時鬥志高昂下班後卻情緒陡降無緣由的憂鬱?. 在追求成就時也要找到壓力與情緒的出口千萬別讓自己迷失在憂鬱的黑森林裡。. 圖片來源:王竹君. 星期二中午,仁愛 ...

  6. 2005年1月1日 · 一般醫學診斷要有先決條件再加上以上9項變化符合4項條件以上然後變化時間連續維持兩個星期以上醫師才會判斷這個人是不是有憂鬱症。 情緒治療. 如果只是有情緒低落問題上班族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直覺懷疑自己是不是患有憂鬱症因為上班有很多是例行性工作每經過一段時間自然會出現疲乏狀態因此上班族還是要深入了解本身情緒狀況才能判斷自己是否有憂鬱症接下來再進行下一步治療動作。 管道1:藥物治療. 歸納來看,憂鬱症有3個主要成因,首先是體質影響,也許是家族遺傳,這部份,醫師通常會比較著重藥物治療,藉由藥物改善腦內某些物質,讓患者比較不會出現負面情緒。 管道2:認知行為治療. 第二個原因是本身人格特質,大部份自我要求高的人,容易給自己壓力,也容易產生憂鬱現象。

  7. 2020年11月13日 · 當眼睜睜看著朋友親人逃脫不出黑暗時身為陪伴者的人或是徘徊或是刻意保持距離,「我知道她的狀況但我不敢問,」林郁馨化名說起一度深陷憂鬱的朋友,「因為我不在她的身邊怕挖了卻承擔不起不知道該如何幫她。 (看伴侶心聲: 「做了這些我還是留不住她憂鬱症陪伴者的告白 ) 1 2 3 4 5 6 7 8. 幾乎每個人,都能說出自己有朋友正承受這樣的痛苦,然而直到面臨死別,才知道這個已籠罩全台兩百萬人、一年帶走數千條寶貴生命的疾病,我們仍然陌生。 去年,一所頂大短時間內4名學生自殺;台大諮商人次破萬;2018年自殺通報人次3萬多件創新高,以職場上升期的青壯年最多,台灣預估一年恐為憂鬱症付出1500億元代價,96%都是生產力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