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7日 · 照顧自己憂鬱情緒是會傳染的,要讓自己輕鬆一下,例如外出訪友,去度假,去喘息一下。 4. 當焦慮、擔心、惱怒或挫折時懂得去找朋友傾吐或專業人員。

  2. 2023年10月21日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般精神科主任詹佳真提出真實憂鬱症案例,提醒憂鬱症的患者,不要停止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模式。 (圖片來源/Pixabay)

  3. 2023年7月31日 · 大. 憂鬱症近年來在世界各國都有年輕化趨勢,專家強調如何向外求助是現代人都必須建立的概念。. (圖片來源/freepik). 「憂鬱症」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21世紀人類健康頭號殺手之一,且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 根據2022年《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 ...

  4. 2021年7月4日 · 關於如何預防產後憂鬱症,除了盡可能保持規律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上運動之外,新手爸媽的自我覺察是首要任務,包含了解自身是否有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的病史,正視自己及伴侶在懷孕期間與產後的情緒變化,有狀況儘早就醫,尋求更多協助。

  5. 2021年10月25日 · 有時候譫妄症發生表現出來的樣子,可能像是憂鬱症或是精神病,會讓團隊比較難去區分是否是因感染的恐懼,或是因住院隔離之後的害怕憤怒,導致出現心理適應的問題。 他指出,譫妄症的特點就是意識混亂、注意力不集中,患者腦部功能無法像平常正常人一樣,「精神科在治療時會先去區分到底患者是心理適應上的困難,還是感染造成的腦部功能失調,若是感染造成的腦部功能失調,一般來說只要在身體的感染控制下來、機能逐漸恢復後,即使不用藥物的治療,通常也會自然改善。 陳宜明表示,若患者身體僵硬或躁動問題比較明顯,甚至可能造成患者自身的危險,像是容易跌倒、全身緊繃導致肌肉發炎的情況,這種狀況下會使用藥物輔助治療,「一般情況來說用藥物效果還滿顯著的,大概1-2週的時間都可以獲得改善。 本身有憂鬱症又染疫...家庭、學校支持同樣重要

  6. 2022年7月10日 · 對我來說,我自己經歷的是先有憂鬱傾向、接著生病,然後是接受治療並慢慢找到與憂鬱症共處的方式,相處相處著就習慣了,結果各種症狀也變得越來越輕微,到現在是康復到幾乎跟生病前一樣健康。

  7. 2020年9月28日 · 8成女性可能都有「產後憂鬱」. 提到產後憂鬱的發生率,張家銘指出,一般而言,可能有3成到8成不等的女性會出現一些輕微的產後情緒低落,不過大部分都是短暫輕微的,「比較嚴重、持續的可能到產後憂鬱症的,則接近快1成。. 林口長庚精神科 ...